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供求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始终是困扰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的主要瓶颈,这与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是分不开的.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提出农村信用社要适时开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以解决农民的"贷款难"问题,农户小额信贷经历了近8年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建立供求模型的基础上,分别从农信社、农户及供求结构矛盾方面来分析我国小额信贷供求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根据我国小额信贷机构实际运营状况,系统分析了影响机构绩效的关键因素,针对小额信贷机构双重绩效目标,建立了多层次综合绩效评价模型,构建了模型中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灰色综合评价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确定指标权值并构建绩效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对江苏省睢宁县337个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Heckman广义三阶段回归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现阶段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户的信贷约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农户信贷需求缺口以及正规金融机构的小额信贷对缓解农户信贷约束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样本地区1/3以上的农户受到了信贷约束,其中信用等级评定的农户还款能力、信用社对担保人的要求等因素对农户信贷约束具有显著影响,正规金融机构(农信社)小额信贷的实施显著减少了农户(除最低收入农户)受到信贷约束的可能性,因此,欠发达地区实行的小额信贷对缓解农户的信贷约束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摘要]论文运用Likert五级量表以及层次分析法,对南充、广元贫困县26个乡镇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小额信贷对贫困地区农户收入以及农户受教育程度的改善具有较强的支持力度,80%的农户认为小额信贷能提高收入水平以及教育程度,而小额信贷对农户社会资本的支持较弱,只有53%的农户认为小额信贷对人际关系的维持有帮助。从小额信贷对贫困地区农户民生脆弱性影响的指标体系看,无量纲化处理后的综合评价指数为49.71,表明小额信贷对农户民生脆弱性改善具有明显效应,当农户再次面临资金困境时,小额信贷可能作为首选的筹资手段。  相似文献   

5.
利用2009年杨凌区三家农村信用社的实地调研资料进行了农户小额信贷信用风险评估的实证研究,对指标变量分别进行正态性检验、差异性检验和多重共线性检验,利用MATLAB7.0软件建立了8—14—1结构的BP神经网络农户信用风险评估模型。模型对训练集样本的总体判别正确率为100%,对测试集样本违约类农户的预测正确率达90%,总体正确率达84.09%。准确度较高,能够为农村信用社识别农户信用风险提供较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CHFS数据库所包含的农户家庭金融数据,分析了农户参与涉农小额信贷的影响因素,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研究了其对农户家庭消费的影响,并进一步利用固定效应模型测算了其对农户幸福感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中青年、家庭资产丰厚、金融知识丰富的农户更倾向于参与涉农小额信贷;涉农小额信贷能够明显促进家庭总消费,尤其是生产性消费;涉农小额信贷本身与其促进的消费行为均能明显提升农户幸福感,经过方差分解发现通过消费渠道提升的效应占主要部分。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屏南县的调研,介绍了以小额信贷促进会为核心的屏南县农户小额信贷的运行模式和主要实践经验,分析了屏南县农户小额信贷促进会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促进屏南县农户小额信贷发展的对策建议,包括:推动以促进会为龙头的小额信贷运作模式推广与应用,强化促进会人才队伍建设与运行机制创新,完善促进会以公益性为原则的制度设计,推动促进会更多小额信贷反担保产品开发,加大有助于小额信贷机构与业务发展的制度建设以及拓宽促进会农户小额信贷担保资金来源渠道等。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社会转型时期,传统型农户和市场化农户有着不同的信贷需求特征,与之相对应,二者的信贷供给安排也有所不同。当前应构建一个包括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合作金融、小额信贷等在内的多元化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9.
对小额金融信贷的定义、背景及发展原因进行概述,并通过对中国农户小额金融信贷发放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全面分析了小额金融信贷在中国初步实施的绩效及问题所在,就完善中国农户小额金融信贷机制和提高农户信贷可获得性的对策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0.
从农村信用社和农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入手,构建博弈模型来分析农村信用社在向农户提供贷款时出现的4种均衡结果,即信贷市场部分成功的合并均衡、信贷市场完全成功的分开均衡、信贷市场完全失败的合并均衡以及信贷市场接近失败的混合策略均衡。分析了农村信用社在向农户贷款时惧贷、惜贷的原因,同时提出了实行市场利率,完善信用制度,引进贷款代理人制度等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陕西泾阳、洛川县农户资金借贷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陕西洛川县和泾阳县219个农户借贷行为的问卷调查,以及渭北地区"公司+农户"产业化组织模式中的农户融资状况的实地考察,发现陕西典型农业区域的农户借贷需求强烈,借贷资金更多地投资于资金量较大的家庭消费项目、投资回报率较高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农户所需的借贷资金供给主要来自民间借贷,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性金融机构及合作金融机构不能满足农户的借贷资金需求。针对农户资金借贷需求和供给状况以及其中的问题和成因,为促进陕西典型农业区域农业结构转换与产业升级,政府必须以完善农村信贷机制为主,健全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和优化农村金融环境,切实发挥政策性农业银行、商业银行的政策导向效应,强化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服务功能,规范民间信贷等非正规金融活动行为。  相似文献   

12.
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改革的推进,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框架随之深化,但仍不完善,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文结合农信社工作实际,通过对农信社法人治理结构现状及形成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就如何深化、细化农信社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优化股权结构,提高社员参与意识,真正做到所有者到位;逐步淡化政府“行政干预”,完善农信社市场主体地位;省联社明确自身定位,让权于基层农信社;设置科学的激励约束契约,消除和限制各级经营者的“逆向选择”;完善农信社内外信息披露制度。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一直存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双失灵"问题,而目前小额贷款公司、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思路都难以对改善农村金融市场状况奏效。鉴于农村金融市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只有建立以政策扶持为先导、面向金融机构全面开放的市场竞争格局,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农村金融市场有序、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采用调查法、资料分析法对哈尔滨市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采用访谈法、资料分析法对哈尔滨市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发展存在的问题展开了深入剖析;提出了哈尔滨市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农村信用社经过多年的改革许多省份都选择了省联社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的农村信用社有许多缺点。为了避免这些缺点,许多人建议将农村信用社改组为农村商业银行。但如果再建立省级农村商业银行容易使农村地区更难得到贷款的支持,所以建议在农村信用社下一步的改革中设立两级的农村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16.
山西农村小额信贷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额信贷是一种有效的扶贫方式,在世界范围内主要有四种发展模式,我国引进小额信贷模式之后大致有三种组织方式。山西省小额信贷的发展主要由各级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试点公司和邮政储蓄等机构进行,为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其中还存在一些风险与问题,防范风险及解决这些问题是当前山西省小额信贷发展中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在改革中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效,但其在旧体制下积压的深层次矛盾不断出现,农村金融服务供需失衡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着农村信贷业务的发展,已经影响到农村金融体系的安全。农村信用社所面临的风险不仅有自身制度的缺陷还有盈利性目标与政策性目标冲突,行业内部体制管理混乱,破产失灵与道德风险,信贷管理落后等,化解这些风险需要通过改善农村金融环境,调整贷款的比例以及结构,建立市场化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以及健全监管制度,完善信贷风险管理内控机制等手段抑制风险,以利于农村信用社稳步健康发展,实现农村经济和农村信用社持续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18.
金融支持对农户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证研究表明,信贷资金对农户投资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农村长期的金融抑制使得农户投资缺乏金融支持。为了加强对农户投资的金融支持,应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步伐、放松对非正规金融的管制、大力发展小额信贷以及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职能。  相似文献   

19.
农村信用社农民满意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管理必须立足于农民,而我国农村信用社服务对象错位,忽略农民主体作用,导致农民对信用社依存度低和信用社信贷资产不良。文章在对农村信用社经营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农村信用社满意度的模型,对农村信用社的产品和服务进行评价,从而为农村信用改善绩效提出了理论指导。文章同时指出进行农村信用社满意度分析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赊欠交易在农村社会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借鉴"嵌入性"理论,从社会学视角以"总体社会事实"的方法对安徽ZX镇绿园商店赊欠现象进行深入剖析。研究表明,农村赊欠紧密嵌入于农村市场、关系网络和赊欠文化之中。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市场转型诱使赊欠由"支配型"向"共谋型"转变;人际信任、信任差序格局和信誉再生产是赊欠运行的现实逻辑;"去耻辱感"、赊欠"善举"和象征资本的赊欠文化是赊欠成风的人文背景。赊欠在农村具有牢固的合法性和正当性的基础,需要淡化其"问题"的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