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灰土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工程实际进行了单桩、三桩复合地基静载荷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桩顶应力、桩间土应力随板底应力的增大而增大,并且应力逐渐向桩顶集中;距离桩边不同位置处的桩间土应力沿桩径方向呈非线性分布;相同的板底应力条件下,单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大于三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该结论可为类似复合地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土木工程的建设得到飞速的进步,地基处理也碰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特别是最近二十年的工程实践,各种不同类型的针对软弱地基的处理方式层出不穷,许多新的复合地基处理技术如真空预压法、锚杆静压法、孔内夯扩碎石桩法、低强度桩复合地基法、刚性桩复合地基法等的大量涌现与实践,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本文针对其中的刚性桩复合地基进行简要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结合石家庄市制酒厂住宅楼工程复合地基施工。主要介绍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设计原理和施工工艺,重点阐述通过静载荷试验确定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标准值和变形模量。以验证复合地基设计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4.
通过压灌桩复合地基处理在某高层建筑的成功应用,阐述了深孔压灌桩复合地基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并结合工程实践介绍了该地基处理法的施工特点和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5.
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确定,目前常用的方法是现场载荷试验,并被公认为是比较可靠的方法。结合工程实测资料,讨论了用该法确定水泥土极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取值问题,提出用相对变形S认的取值是合理的。同时通过一定数量的水泥土单桩静载荷试验、单极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和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对比分析,说明用一组极和桩间土所组成的单元作进行承载力试验,更接近实际复合地基的受力性状和承载机理。  相似文献   

6.
推导出了水平地震时单CFG桩身的内力和变形的解析式。通过实例分析,得出了其变化规律,对CFG桩复合地基的动力分析和抗震设计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京沪高速铁路某铺轨基地,地基承载力不足,且部分地方存在软弱土夹层,而钢轨的平顺性要求又较高。为了满足刚度和强度要求,采用CFG桩对该地基进行了地基处理。给出了CFG桩的地基处理方案,计算了复合地基承载力和各台座处的沉降值,对强度和刚度进行了验算,各方面均满足要求。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结合现场试验,研究了高速公路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随路基高度及时间的变化规律。在路基填筑期间,桩土应力比并非常数,基本上在1.0~2.0之间变化。在荷载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时间的增长,桩土应力比随之增大,但变化幅度较小。该成果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深层搅拌桩用于软土地基的处理而与桩间土组成复合地基,在我国软土地区得到广泛且成功的应用.但实际工程应用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并影响其应用前景.为此,本文深入地进行了深层搅拌桩的室内实验、现场测试及复合地基现场测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两个工程实例的介绍,分析影响水泥土桩经济性的因素,总结出在一般情况下,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比灌注桩基础经济,水泥土桩低面积置换率比高面积置换率经济的结论。并探讨水泥土桩在什么样的地基土质中,具有明显的经济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柔性桩和刚性桩各有优缺点,根据弹塑性力学的增量理论,对CFG桩体、水泥土桩体和土体采用Druker-Prager屈服准则,建立了刚柔组合桩复合地基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基于FEPG有限元自动生成系统,编制了有限元程序,并结合工程实例对刚柔组合桩复合地基的应力场、位移场和破坏规律进行了数值分析.  相似文献   

12.
布袋注浆桩在铁路工程施工中首次应用,是一项新的软土地基加固技术。布袋可以形成排水通道,加速了土体的固结。布袋的隔离作用使得浆液体得以通过膨胀布袋达到压密土体的目的,并形成较规则的注浆体。注浆布袋桩起到加筋土体的作用,在软弱地层中,注浆布袋桩增加了土体的稳定性,在软硬互层的软土地基处理中,加固效果更加明显。结合甬台温铁路工程软基处理实例,详细介绍了布袋注浆桩的机理,以及成孔和注浆施工工艺,对推广该技术的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瞬态瑞雷波法基本原理及其在评价复合地基中的应用,通过测试桩及桩间土的瑞雷波速,可获得复合地基的应力比,进而求取其容许承载力。  相似文献   

14.
路基CFG桩首次在武广客运专线上大规模采用,施工前进行了该类桩的成桩工艺试验,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对桩身进行完整性检测,采用静载法对复合地基承载力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该试验段CFG成桩工艺可以达到设计要求,为后续施工提供了参数。  相似文献   

15.
建立桩网结构路基的离散元模型,从散粒体和微观角度研究了桩网结构路基中的土拱效应。结果表明:土拱效应随着桩间土的沉降而发展变化,桩间土发生较大的沉降后土拱效应才能达到极限状态。桩顶平面上方1.67倍桩净间距范围内土体的密实度受土拱效应的影响,土体孔隙率的变化与土拱效应发展保持一致。土拱效应发展过程中土体的竖向位移远大于水平向位移,桩顶上方竖向位移小于桩间土上方竖向位移,等沉面的高度位于2.7倍的桩净间距处。土体中竖向应力的影响范围与密实度的影响范围相同,土拱高度为该影响范围的上限,在该范围内土压力系数随土拱  相似文献   

16.
采用短钻杆分节钻进方法成孔,清孔后安放钢筋茏,然后下注浆管,投骨料后再用压力灌注水泥浆液.树根桩因压力注浆成桩,可使桩的外表面较为粗糙,使桩与地基土紧密结合而提高桩周土的摩阻力;另一方面,压力注浆可使水泥浆液充填到桩间土的孔隙中去,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适用于各类地基的处理与基础加固.  相似文献   

17.
我省湿陷性黄土分布较广,地基处理难度大、要求高。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围绕素土挤密桩法处理湿陷性黄土的整个过程,对素土挤密桩在处理湿陷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进行了总结分析,尤其从施工准备、施工技术要点及素土挤密桩对于地基处理的适用条件、优缺点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经削山填谷后的山区新填土区域,填土厚度变化大。若不进行合理的地基处理,其上方的建(构)筑物极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影响其使用。以十堰基地迁建项目为依托,对采用不同能级强夯+注浆+DJP桩加固新填土地基的变刚度复合地基处理技术在削山填谷区域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动力触探测试、单桩静载试验和平板载荷试验等试验数据对地基处理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有效降低地基整体沉降和差异沉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新组合、新工艺。本研究为山区建设中削山填谷区域地基处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经验。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小直径钢管排桩的受力特点,提出了一种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空间效应的平面刚架分析模型。将桩间岩土体以水平弹簧模拟,基于Winkler弹性地基梁理论,推导了钢管排桩的内力位移计算公式。以一滑坡治理现场堆载试验为例,对提出的计算方法与现场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对比,二者吻合良好,本计算方法的可靠性得到了验证。同时在此基础上,也进行了相关主要影响因子的分析,得出桩顶位移与桩长呈现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20.
在软黏土(黄土质粉质黏土、粉土和粉质黏土)地基上做了路基施工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重点探讨了在水泥搅拌桩法加固处理后地基的沉降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基底应力分布规律、地基加固效果等。得到如下结论: ①提出了水泥搅拌桩法加固处理地基离心模型试验的设计及模型制作方法。 ②由水泥搅拌桩加固处理的试验结果可知,水泥搅拌桩处理后的地基在施工期间可以完成大部分沉降,能够有效减少工后沉降,对工后沉降要求比较严格的工程而言,水泥搅拌桩法加固处理地基是一种有效的加固工法。 ③通过有限元计算,得出其结果可以作为在工程设计、施工时推导总沉降量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