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网络媒介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不同于传统的大众媒介,互联网媒介具有数字化、多媒体、超文本等技术特征,同时又具有开放性和交互性、丰富性和多元性、快捷性和全球性等文化传播特征。这些特性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产生了重要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遵循网络传播规律,重塑网络传播“把关人”;丰富教育内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延伸教育媒介,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多样化的形式和途径;关切媒介使用的社会影响,积极引导网络受众行为自律;注重网络媒介的深层影响,倡导健康的网络文化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化较大,不同阶层的成员由于经济地位、社会地位的差异,必定会有不同的政治要求、经济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选择也应符合现阶段阶层分化带来的一系列要求,不断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新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在新形势下得到最好的发挥。  相似文献   

3.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根本依据。”我想,同样也是政治思想工作的出发点。政治思想工作的对象不是抽象概念的“人”,而是具体的人,因此研究各种层次的人的思想意识和观念形态,是做好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前提。一方面由于每一个人在社会中所处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教育程度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其思想意识和观念形态也就各异;另一方面,尽管“人与人不同”,但却可以因共同的利益,共同的信念,共同的奋斗目标而形成统一的思想、统一的意志、相同的观念。因此,政治思想工作既要研究人的思想意识的“共性”,也要重视研究其“个性”,这样才可能把政治思想工作真正做到实处。  相似文献   

4.
农村弱势群体的媒介话语权非弱势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珊  莫兴伟 《天府新论》2013,(1):97-100
城乡二元式结构和社会阶层分化,使农村弱势群体在话语权分配模式中处于弱势地位。应发挥大众传媒社会公共平台传播职能,增强大众媒介的社会责任感,以构建农村弱势群体媒介话语的表达空间,杜绝媒介传播领域在强势群体领域的极化;应通过对农村弱势群体受众进行旨在提高其参与媒介传播的素养的教育,以拓展其政治参与能力,并加快农村弱势群体"个体化自媒体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5.
试论"潜意识"政治思想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思想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围绕政治思想的形成而实施的教育,称为政治思想教育。在中国的宣传和教育领域,政治思想教育一词被广泛使用。在国外,虽然并没有“政治思想教育”的名称和提法,但这方面的教育却搞得很有特色。以经济发达国家为例,虽然他们的政治思想教育与中国相比,在属性和教育内容上有很大不同,但在教育形式与途径等方面,一些“潜意识”教育的做法却值得研究借鉴。在教育途径上,经济发达国家政治教育注重“专家”、“活动”及“制度”的力量。如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他们主要通过依靠专家的非学术评议咨询、法制化的校纪…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全面普及与纵深发展,后真相时代的社会舆论场不断上演众声喧哗和剧情反转的新闻大戏,受众传播行为也逐渐从“网络围观”演化为“过度解读”,甚至形成一种大范围、规模化的社会现象。受众心理、新兴媒体、社会不良环境是制造与滋生异化行为的主要因素,并由此导致个体危机、媒介危机与社会文化危机。基于此,以受众自我规训搭配媒介素养教育;以坚守媒介伦理和新闻价值重构媒体威信;以政府防治为主,各界积极参与为辅的社会环境优化策略,此三者形成“三维一体”的战略体系,统筹共建,相辅相成,才是固本开新、去妄存真的破解之道。  相似文献   

7.
锡伯族受众选择信息的渠道、内容已经打破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经济状况的界线;锡伯族受众接触大众媒介的模式已经发生了变化;在媒介语种选择上,锡伯族受众以汉语媒介为主,锡伯语媒介为辅;获取国内外新闻,成为锡伯族受众接触媒介的首要目的。  相似文献   

8.
一从社会发展史上来看 ,将美育与德育、智育等结合起来 ,置于社会教育的重要位置 ,并以社会和阶级的整体力量实施包括德育、智育、美育在内的社会教育 ,是自有文字以来的各个社会形态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基本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指出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任何统治阶级 ,为了维护他们的统治地位 ,都坚持把他们的阶级意识、经济思想、政治观点、伦理观念、教育信念、审美理解等等 ,概而言之即意识形态置于“统治地位” ,并且利用阶级优势、政治能量、经济基础、文化教育影响、宣…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传媒接触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勃  樊国宝 《社会科学》2003,(12):68-74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 ,对老年人接触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及网络媒介的行为、动机、偏好及感受等进行的调查分析显示 ,传媒接触是大多数老年人闲暇生活的主导活动 ,是他们与社会互动的主要中介 ;老年人对不同媒介的接触程度有很大差异 ;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经济状况及健康状况等因素对老年人传媒接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老年人传媒接触的动机、偏好及感受具有值得关注的特点。改善传媒接触是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与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旭东 《贵州社会科学》2007,216(12):105-111
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变化最大、最深刻的是工人阶级.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的变化主要是通过其阶层的变化来体现的.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内部由于在经济、政治、职业地位等方面的差异,产生了不同的利益主体,出现了群体分化现象,形成了不同的阶层.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的普通工人阶层在经济、社会地位上与社会其他阶层差距越来越大,确立和维护这部分工人群体的权利,努力提高他们的经济、社会地位,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要求.  相似文献   

11.
由于贫富差距的扩大、自身的弱势地位、社会不正之风、群体内部利益分配不公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边缘群体在思想上存在着对社会认识的偏差,要做好边缘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键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帮助他们唤起自信,树立自强意识;与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多渠道做好边缘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2.
由于“李约瑟难题”的陈述本身存在问题,因此无法对之作出合理的解释。基于这一考虑,我们把“李约瑟难题”修改为“半李约瑟难题”和“广义李约瑟难题”,以便对之作出合乎逻辑的、统一的解释。这一解释表明,不同国家在科技、教育、政治、经济、学术等方面的差异盖由文化传统或文化基因的不同所导致。  相似文献   

13.
美国大众文化理论家约翰·菲斯克以媒介文本为载体,透过媒介受众和媒介体验,开创了质朴而审慎的研究进路,使媒介文化研究越来越成为从"精英话语"过渡到"大众话语",从臣民社会渐变为公民社会,从威权政治转化为平民政治的一个传媒镜像.他对媒介受众创造意义和体验快感的关注,改变了人们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模式.通过这个改变,人们找到了研究媒介文化的另一条途径和方法,把理论的触角伸向对普通大众和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形式创新的概念前提、内在动力、外在推力、理念表达、强化升级、现实需要、受众变化等是思想政治教育需面对的现实问题。在媒介融合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形式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教育形式;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呈现形式;普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服务形式;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传播形式;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共担形式。  相似文献   

15.
李娟 《江淮论坛》2013,(2):142-145
作为法国当代最重要的社会思想家之一,鲍德里亚不仅对以消费主义为特质的当今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作了深入的剖析,同时也对以电子媒介为代表的大众传媒的社会性后果进行了哲学上的批判性考察。虽然他的这种媒介批判理论具有很大的启发性,但是由于这种否定性批判割裂了符号逻辑与生产逻辑的内在关联性,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对马克思经典理论的合理吸收,因而走向了马尔库塞式的大拒绝思路。作为当代重要的文化景观,符号消费及商业广告显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受众也不是一击就倒、毫无辨别力的"靶子",相反,今天的受众对传媒的负面信息具有很强的地域能力,文章从这个视角出发,对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的相关理论进行了一些反思。  相似文献   

16.
凡是神智清醒的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观。但是,“‘人生观’……总是由他的现实生活决定的。”由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处的社会制度、经济政治地位、生活条件不同,人们的文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印度的两个不同但紧密相关的例证———将占星术作为“本土知识”纳入大学课程和让“原住民”接受教育———探讨了“本土知识”和“正规教育”的关系。将某部分知识确立为本土知识并纳入正规体制之中 (从而将其确定为合理合法的知识 ) ,靠的是宣称具有原住民地位的社会群体所享有的社会地位和权力 ,而不是知识的实际内容。吠陀占星术在印度大学教育课程中占据一席之地 ,是因为支持这种做法的“印度教权利”这一群体争取到了“原住民”地位 ,并且具有将他们的信仰转化为合法“知识”的政治权力。另一方面 ,原住民在政治上还没有发言权 ,因而他们的语言和知识体系仍处于边缘地位。所以 ,“本土知识”最终是一个政治和具体环境的概念 ,而不是具有实际内容的概念。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60年代美国女权运动后,女性在经济、政治、教育等方面的地位显著提高,社会平等意识增强,女权主义者更加关注各种与之相关的社会问题。而此时,由于科技的发展、人口的增多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环保运动兴起,女权主义者及知识女性开始关注与自身密切相关的环境生态问题,并且把生态问题中对自然的破坏与女性受男性压迫的社会现实联系起来,于是20世纪后期出现了生态女权主义。  相似文献   

19.
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理论及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残疾人在我们社会中是一个不小的群体,但是由于自身的缺陷和残疾人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的滞后,他们常常无法充分参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在社会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因此,有必要结合我国实际,构建残疾人社会工作理论体系,围绕“康复”这一核心内容开展残疾人社会工作,使他们享有同其他人一样的权利和同等的机会。  相似文献   

20.
“微时代”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信息时代,网络已渗透到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微时代”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近几年来,学者们对“微时代”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问题进行的研究,已取得一些成果.大家普遍认为,“微时代”产生了许多新元素,诸如微媒介、微语言等,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机遇,加快和易化了信息的传播,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为学生更好地参与教学、与教师互动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对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凸显了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给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问题.某些学者还分别从学校、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等方面提出了各种应对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