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综合、系统地分析和阐述了影响问题解决的三大因素,问题构成特点、问题解决环境和问题解决者,其中问题构成特点和问题解决环境均以问题解决者为中介影响问题解决。问题构成特点影响问题解决分为问题表现方式和问题空隙两个方面;问题解决环境影响问题解决分为现场环境和非现场环境两个方面;问题解决者以其心理特点影响问题解决,心理特点包括背景性命题、定势、问题解决策略、智慧发展水平和智慧水平、动机、人格特征共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教育研究中的问题意识,是人们在教育研究和实践活动中,以专门的教育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逐步形成的认识教育问题的实质和类型、发现并提出需要研究解决的教育问题的意向和能力。教育问题是指反映到人们大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教育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教育问题的类型,一般有常识问题与未决问题、表象问题与实质问题、"大"问题和"小"问题;教育问题的发现,主要有实践归纳、文献综述和理论演绎等基本途径;教育问题的提出,有"科学式"、"价值性"、"发散性"和质疑式"等。  相似文献   

3.
范式视阈下的库恩问题观包含范式和问题的关系、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路径、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库恩的问题观重视问题在认识中的作用、问题的创新导向和问题的主体性,对于深化对认识矛盾的理解,培养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更新思维方式和视阈,进行理论创新,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公共问题意味着社会公众的共同期望不能转化为现实,公共价值和公共利益遭受威胁,社会发展受到影响。公共问题管理就是在公共问题发展到危机之前,公共权力主体作出决策,改变公共问题的发展进程,维护公共价值和公共利益,实现社会和谐。公共问题的成功管理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公共问题生命周期由问题起源、扩散影响、问题成熟、公共焦点四个阶段组成。公共问题管理程序实质上就是公共政策过程,包括问题初识、问题分析、作出决策和决策实施等阶段。有效地管理公共问题必须运用适当的策略和遵循正确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自2004年初试点以来,奖励扶助对象资格确认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人户分离问题、半个农户问题、抱养子女问题、再婚家庭问题、双女户问题、年龄界定问题、隐瞒实情问题、制度放宽问题和退出问题.进一步做好奖励扶助对象的资格确认工作,应适当调整对奖励扶助对象的界定,积极做好补救和日常管理工作,并合理规定奖励扶助制度的终止时间.  相似文献   

6.
小说家的身份问题既是历史问题,也是现实问题;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中外小说家和小说家群体,他们的历史地位和现实身份、社会使命和主体自觉、顺应秩序与远离秩序等问题,构成了小说境遇和小说家身份问题的基本构架。  相似文献   

7.
一、另一个角度看"三农"问题对农村问题的理解,首先要有一个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问题,其次是运用立场、观点、方法和实践相结合的问题。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上,自然就会有不同的改造世界的观点和方法,这是一个哲学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我们过去常讲,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来解决问题,要联系的、发展的、辨证的对待事物发展过程,不要静止的、孤立的和形  相似文献   

8.
国企前20年的改革仅仅解决了浅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其中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刚刚开始接触.大量的、基本的问题还远远没有解决.这里涉及到大量的理论问题、法律问题、政策问题和实际操作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面临着老年人口问题加剧和养老资源非常有限的双重困境。文章根据老年人口需求和解决老年人口问题所需资源,将老年人口问题分为四类:物质问题、照料服务问题、精神慰藉问题和社会参与问题。分析表明,2000年到2030年,我国老年人口问题以物质问题和社会参与尤其是劳动参与问题为主;2030年到2050年,以照料服务问题和精神慰藉问题为主;2050年到2100年是全面提高老年人口的物质、照料服务、精神慰藉和社会参与水平的时期。并简要分析了这一演变对解决老年人口问题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问题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文章从社会问题的界定和分类入手,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结构性社会问题、变迁性社会问题、越轨性社会问题和社会心理性社会问题等四类问题进行了总结,探讨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问题研究的理论视角、资料选取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1.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它通过时代哲学的主要问题和哲学派别的中心问题表现出来 ,是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在坚持哲学基本问题的基础上勇敢地去解决时代哲学的主要问题 ,以克服简单化、教条化和否定哲学基本问题的倾向。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中国教育需要求解的10道难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1世纪 ,中国教育需要求解 10道教育难题 :教育与社会的相互适应问题和教育的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 ;中国教育科学体系的建立问题和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问题 ;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与科学化问题和大力开展教育评论问题 ;教育的个性化与共性化问题和教育的培养目标问题 ;教育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和教育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高等教育的终身化、通识化问题和知识、能力、素质的教育策略问题 ;教师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问题 ;教育体制的多元化问题与教育管理的弹性化问题 ;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的关系问题 ;高等教育的二元结构建立问题与高等教育国家化与私立化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人口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人口问题实质上是个经济问题人口问题是极其复杂的,就其广泛性来说,涉及生物生理、地理环境、社会道德、政治思想、经济发展等自然领域和社会领域的问题,而就人口本身状况来说,又涉及人口数量、质量、构成、密度、分布和增减速度等问题。涉及面如此广泛的人口问题,究竟实质上是个什么问题?如果我们对它认识不清,抓不住实质,那么我们对人口问题的研究就不会有任何科学的结论,也不可能找到人口的运动规律。因此,弄清这个问题是研究人口问题的出发点和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结合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实际,分析了当前研究生扩招后影响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些问题,比如硬件建设问题、制度建设问题、课程设置问题、师资问题、教学质量评价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以下相应的建议确定优先发展思想;规范和完善制度建设;改进和完善研究生教学体系结构;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进和完善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当前国内外外语学习策略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包括术语问题、分类问题、效度和信度问题、研究内容问题、研究方法问题和代表性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问题意识与学术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应突出问题意识,强调学术创新。问题是研究的起点和着眼点,也是学科发展的生长点。首先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分析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根据问题的变化和处理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正,以切实地解决问题。学术研究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实证技术与方法研究、实际应用研究等,既要研究学术思想、学术方法,总结学术史的演进,又要从学术的角度发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把握时代脉搏,贴近社会现实,洞察、思考和回答社会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既要充分注意宏观的战略性、全局性问题,也要密切关注微观层面的具体实际问题。研究需要有前瞻性、系统性、针对性,视角要全面、多维、开放,研究方法和结论应具有创新性、可操作性、可检验性,由此促进学术繁荣和理论创新。问题意识是学术研究的立足点,学术创新代表着学术研究的生命力。一些学者以敏锐的眼光、批判的精神,从多重视角指出了学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努力寻求解决之道。为此,本刊推出“问题意识与学术创新”专题研究栏目。  相似文献   

17.
问题的特征可以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进行考察。问题的微观特征,即单个问题所具有的普遍特征。每一个真问题都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客观性、主体性、三维性和语境依赖性。对问题的三维性,即问题的心理学维度、认识论维度和语言学维度,应着重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在不同时期面临着不同形式的跨界民族问题,主要有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土司归属和边界划分问题、以"藏独"和"疆独"为代表的分裂活动、跨界民族的大规模境外移民问题、跨界民族群体性事件问题、跨界民族的跨国犯罪问题等.要充分认识多民族的国情和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和重要性,高度重视跨界民族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冷静应对复杂局面,创新处理跨界民族问题的方式方法;推行睦邻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区域安全合作机制,为处理国内跨界民族问题创造良好的外部安全环境;大力加强跨界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力度,增强中华民族的亲和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根除跨界民族问题危害国家安全的社会基础;加强边界管理和边防建设,建立防控跨界民族问题滋生蔓延的长效机制,构筑保卫祖国的铜墙铁壁.  相似文献   

19.
社会变革为当代妇女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带来了欣喜,也带来了困惑。妇女地位的提高不仅是法律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观念问题、经济问题。它得益于社会的发展,更取决于妇女自身的觉悟和努力。当今妇女发展中面临着多重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妇女角色定位问题、劳动就业问题和女性的现代化标准问题。  相似文献   

20.
政治经济学热衷研究的许多问题是假问题,不是真问题。真问题是针对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提出问题,而且,对问题的理论关注具有广泛的社会福利含义。假问题是对尚不存在、而研究者希望出现的现象进行研究,或是在对现行的政策和制度的辩护中提出问题。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社会主义经济核算、国企改革等是真问题。先进的生产关系和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社会主义经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等是假问题。繁荣政治经济学的现实途径是更多地研究真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