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的理论品格与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关于和谐社会的思想和论述,从“矛盾分析方法”、“社会有机体理论”和“共产主义与人的全面发展”等角度作了整理和分析,得出社会和谐是“有差别的对立统一”、实现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主体的培育和重塑,人的需要和社会生产的全面性是和谐社会的实践基础等结论。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与全面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贺祥林 《江汉论坛》2006,1(1):24-26
提出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如同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样,都是从社会的整体或整体性的社会,而不是从社会的某一层面或领域来考虑的,因而对构建和谐社会应当作全面把握。马克思阐发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又是全面构建和谐社会最切近的理论基础之一。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系列中就已经蕴含着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初步精神,它们体现或展示着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基本构成内容。胡锦涛同志对于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的精辟概括及其展开论述,闪耀着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思想光辉,是我们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从哲学含义上来理解生产,形成了全面生产的理论。“生活的生产”处于基础地位。把物质的生产和人的生产作为其有机组成的生活的生产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矛盾运动的展开过程。“精神的生产”是以生活的生产、尤其是以其中的物质生产为基础的,同时又具有反作用。精神生产是非商品性和商品性的统一。“社会关系的生产”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应该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社会关系生产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4.
汪清  苗文玉 《学术探索》2005,46(3):44-4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已经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人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和活动主体,以人为着眼点,人类社会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由二者决定的人自身关系这三大领域。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人与社会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人自身的和谐则是实现这二者和谐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在马克思思想理论中具有独特性地位,是唯物史观的基本组成部分。马克思揭示了社会有机体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由诸多要素构成且要素间是互相联系、彼此制约、不可分割、协调发展的有机整体。笔者试图从社会有机体理论的思想渊源、发展轨迹和思想内涵三方面,全面认识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理论基础,科学理解和深刻探究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关于人的普遍性思想,在哲学史上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马克思通过系统、深入的分析、比较,对人的普遍性作出了科学的界定,认为人的普遍性源自生产实践,是人的本质规定性,从而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这一本质的直接现实。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基本内涵分四个层次 ;人的解放与人的全面发展观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开拓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视域中的"人的生产"概念是马克思考察"人的本质"问题的必然结论.人的生产是人的本质的内在规定性和生活方式,是整个人类的社会全面生产.这种社会全面生产是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统一、人的各种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的统一、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正确认识马克思哲学意义上的"人的生产"概念形成的思想轨迹及其深层次内涵,有助于澄清一些概念上的片面的甚至错误的认识,也有助于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现.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认为文化生产是生产的特殊方式,与物质生产的一定历史形式相联系,并能动地反映社会生活。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文化生产有着被资本纳入价值增殖过程、发展为文化工业的趋势,这会提高人的能力,但又异化了人。到共产主义社会,异化将被扬弃,文化生产真正成为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人会得到自由而全面发展。马克思的文化生产思想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当下中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必须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文化生产只有立足于为了人,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尊重人民的创造精神,才能真正实现文化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的思想前提是西方哲学的自由传统、黑格尔的"理性"原则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他的"人的解放"理论分为黑格尔理性思想影响时期、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影响时期、与唯物史观形成同时的成熟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时期.不同时期的内容虽各不相同,但"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则是其必然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其与马克思的人学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马克思所说的人并不是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而是现实的人;马克思人学的旨趣是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人学的核心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以"人本"思想为基础,他认为,"人本"是以劳动者为本;劳动的意义在于它使人的本质得以显现和发展;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劳动者的全面发展,是劳动者创造了社会财富.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就在于它是"以物为本",这就注定了它的发展结果,必然是对物崇拜的灭亡,对人本的复兴.  相似文献   

13.
14.
马琼 《社会科学家》2007,(5):154-157
具和谐之美与教化之用的音乐,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有着独特的价值和作用,她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物质文明建设和提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助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培育诚信友爱的社会公德、维护安定有序的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对人的发展的本质要求 ,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追求的目标。这一理论至今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社会有机体是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也是考察社会历史现象的重要理论工具.马克思关于社会有机体的理论为我们从文化与社会关系的角度,从社会有机体内部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之间相互关系的角度理解"文化"概念奠定了理论基石,为正确认识当代社会的种种文化矛盾与文化危机、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文化继承与创新、文化民族性与开放性的关系问题,提供了指导性线索."广义文化观"将"文化"等同于"社会",模糊了社会有机体中经济、政治与文化的界限,因而无法正确说明文化产生、发展的根源及文化变迁的规律,最终导致理论上的混乱.  相似文献   

17.
赵明 《理论界》2009,(1):44-45
构建和谐社会,其根本着眼点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所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互动共进、和谐统一的历史过程.在加快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过程中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理想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8.
论马克思关于社会有机体内容的基本构成及其现实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告诉我们,社会有机体是由前提性有机构成部分——自然环境和人口因素、基础性有机构成部分——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上层性有机构成部分——社会上层建筑、观念性有机构成部分——社会意识这四个方面所构成的物质的——制度的——精神的多维度有机整体。全面理解马克思关于社会有机体内容的基本构成,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也有助于我们深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董嫱嫱 《理论界》2007,3(8):41-42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尝试用各种方式探讨发展问题。但是作为一种自在的社会发展理论却是经典社会学家如托克维尔、孔德等人对于西方工业社会转型探讨的产物。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思想史上一切优秀成果,吸收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思想,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提出了科学的社会发展理论,找到了实现人的自由与解放的钥匙。在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坚持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全面准确地把握其精神实质,对于我们今天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0.
邱相君 《理论界》2006,2(6):18-20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充分必要的条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和谐互动、相互促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