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需重新认识教案的地位,明确教案对课件的指导作用。而明确设计背景、分析教学内容与优化教学方法、更新教案编写格式,是电子教案制作的三个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教案由详到简是教学改革的大趋势,中职教案简化问题应主动汇入此种趋势之中。应正确认识教案的内涵仅是教学计划,外延也相应只涉及教师独特方法与语言的简约表现。因此采用启研法、自学辅导法较为恰当;要明确重点难点,以详略得当地合理处理教材;还要利用符号的简约引路作用。教案简化的主要优点在于精炼简捷、条理清晰、容易引起注意,方便教师灵活组织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3.
同伴教育方法在大学生开展生殖健康教育中的本土化应用非常必要。在设计了本土化教案后,将所有参加实验的学生以班为单位分成对照组、通用教案组、本土化教案组,三组之间进行比较,认为:(1)对照组和通用教案组、本土教案组在性态度、观念、艾滋病常识、行为意向方面有显著差异,证明同伴教育对大学生生殖健康教育行之有效;(2)通用教案组和本土化教案组在学生的态度、观念、知识等方面的效果没有显著差异,但在行为意向方面,本土化教案效果显著优于通用教案。说明本土化设计更有利于对学生的行为指引,在应用同伴教育这一外来方法时,应该结合本地具体情况做必要的修改。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界对近代中国教案史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整体而言,教案史的研究集中于四个研究重点,即个体及区域教案研究、文化层面的教案研究、不同利益群体与教案研究以及宏观教案研究。就视角而言,主要有法律及政府、中外及古近比较、谣言及大众传媒、少数民族、区域差异及战争等五个视角。研究的不足主要表现在重要的概念未达成共识;新视角研究应当继续深入;个体教案研究流于叙述,革命史观印记犹存,宏观论述减少;教案发生、减少的原因以及教案中的民众论述不充分;资料整理出版有待加强,海外的资料尚未得到有效利用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关于自主式教案书写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教案书写中因统一要求而导致的抄袭、低创造性等问题,为了避免教案书写的格式化,提高教师素质,激发学生思维,提出转变教案书写观念,更新教案管理观念,依据教师授课方法的不同和课程教材课时安排的不同,因地制宜地书写自主式教案.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近代历史研究中,教案史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而地区性教案的研究又是近代中国教案研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内蒙古地区因其在清朝独特的地位和清政府对此地区有别于内地的管理方式,其教案的发生又有其特殊性,因此对于内蒙古地区教案研究将更具典型意义。通过对内蒙古地区教案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希望以此为基础为日后内蒙古地区教案问题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教会医院与晚清教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传斌 《南都学坛》2007,27(5):25-29
教会医院与晚清教案发生了较多联系。除一些教案对教会医院产生影响外,教会医院有时还引发教案。因为教会医院所传播的基督教和西医与中国的文化、习俗完全不同,它们之间往往会发生冲突。这种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案的发生。列强的侵略也是教会医院引起教案的重要原因之一。除以上二者之外,中外利益冲突也是值得注意的。在上述诸多因素中,有时是一种原因,有时则是由多种原因共同作用导致了教案的发生。需要指出的是,教会医院并不必然引发教案。  相似文献   

8.
叙述了20世纪初发生于陕西的三个典型教案,即:燕子砭教案(1900年)、三边教案(1900年)、平利洛河教案(1903年),阐明了这些教案的发生根源于基督教传教事业的殖民性与中国民众民族自卫意识之间的尖锐矛盾。20世纪初陕西三大教案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民族自卫意识,打击了殖民压迫势力,是近代陕西人民民主、民族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1958年以来有代表性的40份体育实践课教案的分析,发现几十年以来教案的格式、结构、教学方案设计基本不变,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了应重视开发"教案资源",把单一化、公式化、封闭性的教案设计向多样化、个性化、智力化的教案设计转变,以高效利用"教案资源"。  相似文献   

10.
义和团运动后教案特点的量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运用量化分析的方法,归纳出义和团运动后教案的三个特点:教案性质发生变化、教案数量急剧减少、基督教与中国儒学和宗教习俗矛盾斗争类教案影响减弱,并探讨了上述特点的成因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了基督教会与中法战争相关的三个问题:一、天主教会与中越跨国教案。这是史学研究的空白,笔者分析了此类教案的起因及其与中国国内教案的差异。二、张之洞与广东教案。笔者认为张之洞驱逐,监视教士,放任群众反教。三、中国境内教案特点。笔者指出此期教案除学者们已论述的特点外,还有成为第二个反教高峰,大都由法国侵略和天主教会不法行径引发,以及与众不同的交战区中法教案结局三个更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12.
反映高校教师教学水准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编写教案的水平,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英语教师,就要掌握一定的编写教案的艺术。目前,大学英语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存在许多的问题,为此,大学英语教师应强化编写教案艺术的培养,采取有效策略做好教案的编写工作。  相似文献   

13.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备课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写出比较完善的教案。关于教案的写作,几乎所有授课老师都很重视,但是很少有人具体谈及教案写作方面的内容。更很少有人深入研究这个问题。电信工程系在95~96学年第一学期举办了一个教案展览,通过对这个教案展览的参观学习,结合自己在教案写作方面的经验教训,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点关于写作教案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多媒体电子教案的特点、制作环境、以及 Power Point97在制作电子教案中的优势 ,讲述了作者利用 Power Point97制作多媒体电子教案辅助外语教学的过程及使用体会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体育课教案(以下简称教案)备写中存在问题的揭示及分析,旨在引起广大青年体育教师对备写教案的高度重视,使之全面提高教案的质量。从而使青年教师尽快适应高校体育教学的需要,过好教学关,促进体育教学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首先要明确教学的目标,注重过程性评价,认真备课,编写 好教案;优选教学方法与手段,讲究教学的语言艺术,做好示范动作;成功的体育教学教师 要注重教学情感,要有良好的教学心态,还应具有优雅的仪表风度。  相似文献   

17.
连州教案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0 5年 10月 2 8日 ,连州发生了清末广东“最大基督教教案”———连州教案 ,五名美国传教士被杀 ,所有在连州的美国教堂、医院被焚烧。事件惊动了总理衙门以及美国总教会、美国政府 ,此间 ,西方的报纸对连州教案的起因也众说纷纭 ,在中国驻美大臣梁诚的斡旋下 ,历时一年两个月十六天 ,该案才最终得以了结。连州教案的大体情形怎样 ,它的主要起因是什么 ,有关各方对该案处理的态度以及连州教案对当地社会影响如何 ,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加以梳理和论述  相似文献   

18.
清朝末期,陕西爆发了一系列反对帝国主义教会势力的斗争(亦称“教案”)见于历史记载的就有近20起。其中影响较大的有:1897年7月发生的南郑县八角山教案;1900年7月的宁强县燕子砭教案;1900年8月的陕北三边(靖边、定边、安边)教案;1902年的略阳烟洞沟教案;1903年6月的平利县洛河教案;1911年10月的西安南关教案与宝鸡教案。对于清末与民国初年陕西教案中的某些问题,笔者作过一些研究和论述。本文拟再就清末陕西人民反洋教斗争的几个问题略述己见。由于教会势力的残酷欺压,迫使群众掀起反洋教斗争,是陕西教案发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9.
1876年江北教案,非"衅起教民拷掠平民",乃平民有计划、有预谋的制造,"梁沱事件"只是借口。教案的善后,经年累月,枝节丛生,官员难辞其咎。其本身已很严重,又引发邻封一系列教案,并对以后一些反教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1862年(同治元年)发生的湘潭衡州教案,是湖南近代史上最早的一次教案,也是近代中国较早的教案之一,时间仅略迟于贵州贵阳教案和江西南昌教案。它具有如下几个鲜明特征:(一)人民群众(包括青年学生)是斗争的主体,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性质;(二)绅士从反侵略和维护“圣道”出发,进行了大量的反教宣传活动,成为斗争的主要动员、组织者;(三)地方官意存观望、纵容,并造成案件交涉处理的曲折性和长期性。这些,在近代中国早期教案史上很具有典型意义,值得深入剖析。然而,过往一些中国教案史著作,由于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