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严诚是乾隆时期浙江杭州文人,与当时朝鲜著名学者洪大容结下深厚的友谊,在韩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在国内文献中,至今不见严诚任何著述流传。最近,笔者在韩国发现一部内容丰富而又完整的严诚遗著--《铁桥全集》抄本,包罗了严诚生平全部著作。《铁桥全集》中的《日下题襟集》收录了严诚保存的与朝鲜友人交往的诗文尺牍,以及严诚之兄严果、严诚之友朱文藻给朝鲜友人洪大容的书信,为研究清代中韩文化交流提供了宝贵的新资料。同时,《铁桥全集》也是浙江地方史、文化史研究的有价值的文献。  相似文献   

2.
黄河兰州段湿地作为湿地的一种特殊类型,不一定具有典型湿地水文生态系统的所有功能,但对于黄河中上游及其沿岸的生态系统来说,黄河湿地具有特殊的功能与生态价值,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对黄河兰州段湿地生态旅游进行开发的目的,旨在探索实现经济、社会、美学价值的同时,达到适宜的旅游效益和环境资源价值维护的统一,并在保持自然资源完整性、基本生态过程、生物多样性、生命维持系统正常的情况下开发湿地生态旅游产品,最终明确黄河兰州段湿地生态旅游的性质是以环境良好的方式开发的旅游。  相似文献   

3.
景观形成某种主题的过程,可称为景观文化过程,观看与书写活动是其中重要环节。兰州作为黄河与城市共生的代表,其黄河景观具有承袭自明代边疆要塞的景观实体;清代政治精英通过限定观河视角及题咏文体控制景观的观看与书写活动,使早已深居版图腹心的黄河景观主题长期保持边疆性。晚清民国时期,观看环节中日益多样化的观河视角以及新工具照相机的引入,消弭了兰州黄河景观边疆性的视觉基础;书写环节中“照片+白话”的书写方式挖掘出水车与皮筏,并通过报刊传播成为公众熟知的黄河上游典型景观要素;与近代水土保持事业关系密切的沿河荒山绿化,赋予兰州黄河景观主题以流域性的整体意义。虽然景观实体更新有限,近代兰州黄河景观主题仍实现由“边塞”向“上游”的转移,近代化要素主要在观看与书写环节中起到推动作用。透过景观文化过程各环节,历史景观所承载的丰富信息得以在微观层面充分而明晰地呈现,或可为景观史研究提供某种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2009年2月19日晚7时50分,兰州市公安局110接到报警电话:有人在安宁黄河大桥上跳河了。兰州市公安局水上派出所民警立即赶往事发现场,经过1个多小时搜寻,没有找到落水者。2月21日。兰州新华路派出所走进一个神情落奠、头发花自的男子,“我把儿子扔进黄河了,我是来自首的”。  相似文献   

5.
兰州音变略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州位于我国地理中心,自古就是祖国西北的重镇。它是我国人民与亚、非、欧三洲人民友好往来的交通孔道。中外闻名的“丝绸之路”,西汉大行张骞、东汉大将班超出使西域,十三世纪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来我国旅行,都曾从这里经过。如果把黄河比作挂在祖国母亲胸前的一条项练,那末兰州就是这条项练上璀灿的珍珠之一。①随着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日益发展,兰州的地位将越来越显得重要。从方言分区来看,兰州方言属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兰州-白银城市整合发展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发展与环境的平衡作为包括城市在内的各类区域发展的中心要点,贯穿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整体协调之中。文章通过研究兰州和白银的发展现状,认为行政区经济、产业同构和资源型城市经济运行的孤岛性是制约两市整合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兰州—白银城市整合发展构想。具体包括整合要素资源构建区域双核辐射中心;整合城市空间构建合理地域空间结构;整合优势产业构建黄河上游经济带产业高地。最后,提出兰州—白银城市整合发展的对策措施。包括实施空间与产业双重整合;构建统一的网络化基础设施体系;确立城市区域空间优化发展的战略意识;促进区域统一市场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正雕刻葫芦:80后女大学生接过家传手艺故事得从两千多年前说起,魏晋时期丝路盛兴,东西商业往来不断,金城兰州正是位于丝绸之路咽喉重地,胡商聚集,各国商人荟萃。胡商从和田带来盛水用的巨型葫芦,兰州工匠将民间诗画刻于之上,便是最早的兰州刻葫芦。两千多年后,位于黄河之滨,白塔山下,兰州金城关传习所内,阮氏第四代传承人阮熙越坐在案前,一手刻刀,  相似文献   

8.
<正>1949年4月21日,毛主席、朱总司令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向大西北挺进,势如破竹,所向披靡。8月4日,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遵照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的指示,发布了解放兰州、进军青海的作战命令。时任国民党西北军政长官的马步芳一面向兰州调兵遣将,一面在积石山大河家至永靖黄河北岸沿线部署了新编步兵军马全义部的三个团的兵力,企图与人民解放军决战,死保青海。  相似文献   

9.
西夏占据兰州、定西,以马衔山为界,构筑兰州—定西防区。历史时期马啣山有四个关口通道,西夏控制时期,主要通过汝遮谷通道连接熙州(今临洮)与兰州、定西。汝遮谷通道分为凡川会、龛谷关两个关隘,对相关关城、堡寨遗址进行实地考察,确定其地理坐标,对于研究西夏在兰州、定西盆地的防御具有重要价值,对于复原西夏西寿保泰监军司的边防体系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台北故宫博物院被曝出曾故意裁切馆藏清代文物《黄河兰州浮桥图》以致文物损毁,此事引发广泛关注。据多家媒体报道,这幅绘制于清朝的《黄河兰州浮桥图》曾被中国台湾当局指定为“重要古物”。而在2012年台北故宫博物院筹办展览的过程中,由于展示柜台尺寸过小,无法装下画作,一位工作人员曾要求把画作“原装裱”的“花绫”左右两侧各裁切一部分,以使画作能够被装呈在展示柜台中。时任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在获报此事后选择隐瞒消息,  相似文献   

11.
陈启文的长篇报告文学《大河上下》以玛多、刘家峡、三门峡、花园口等对黄河有着特殊意义的点勾勒了黄河的整体图景,并通过实地采访、历史档案资料查阅等方式,整合了千百年来华夏文明中黄河的琐碎片段,立体化地呈现出黄河的历史情态,为黄河立传、写史,构建黄河的集体记忆,在功与过、是与非、天灾与人祸的比较性叙述中,为黄河的命运乃至中华文明的命运发出悲情呐喊。  相似文献   

12.
公元794年,南诏北击吐蕃并夺取滇西北铁桥地区,吐蕃势力由此退到金沙江以北.铁桥之战使原迁徙到滇西北地区的吐蕃移民北移,战后南诏又采取强制手段将一些民族部落迁出、迁入滇西北地区,使这一地区民族分布出现了重大变化.与滇西北一样,在唐代,整个藏彝走廊南端的民族迁徙活动的主要原因是唐、吐蕃、南诏长期的政治、军事角力.  相似文献   

13.
柳林孟门镇是黄河岸边的一个小镇,历史悠久,古代曾设县置郡,为一方的中心地区。通过历史资料、实地考证,可以清楚地勾勒出孟门古镇的历史演变,为研究传承黄河中游黄土高原腹地文化,开发孟门古镇文化旅游资源提供历史依据。  相似文献   

14.
徐州地处历史黄河流经区,受到其频繁决溢和泛滥的影响,水患严重.频发的黄河水灾严重地破坏了当地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系统,导致人口流徙,城市淹没,交通受阻,社会混乱等.本文回顾了徐州地区黄河水灾的相关史料,旨在分析徐州历史上黄河水灾的规律与特征,揭示黄河水系变迁对当地社会系统的影响,以期为研究本区域人一地作用关系,制定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5.
九月的兰州,秋高气爽,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四十余人,聚会于黄河之滨,皋兰山下,中国中亚文化研究协会1988年学术讨论会于9月20日在西北民族学院正式开幕了。中亚学是一门国际性学科,是国外东方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我国关于中亚的历史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的《穆天子传》和《山海经》诸书,从《史记.大宛列传》到历代正史中的《西域传》,以至众多的游记、行记,构成了中亚学研究的汉文献资料系列,一直受到  相似文献   

16.
张超宇  张大为 《淮海文汇》2007,(3):F0004-F0004
市政协文史委领导视察故黄河风光带建设 4月10日.市政协高之均副主席带领文史委部分政协委员20人.视察故黄河风光带建设。市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毕于瑞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陪同。委员们先后视察了故黄河公园、故黄河河道整治、河平广场建设、显红岛改造等工程项目。  相似文献   

17.
兰州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信用担保发展的历史分析 ,讨论了我国发展信用担保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提出了兰州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发展的对策研究。强调提出兰州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发展 ,是兰州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推动兰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8.
郑旭  崔靖芳 《21世纪》2013,(12):38-42
49.18亩土地,1102名原告,14宗行政诉讼案。 如果不是那场备受关注的“民告官”官司,宋家滩村——这座位于兰州城北、黄河岸边的普通城中村,或许并不为外界知晓,村民们也本该安静地享受着城镇化带来的繁荣与喧嚣。  相似文献   

19.
“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二将军率部“兵谏”,逼蒋抗日,早已家喻户晓。然而,很多人还不知道,为配合这次震惊中外的特大行动,东北军五十一军军长兼地方省政府主席于学忠,还在西北重镇“金城”发动了“兰州事变”,留下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1936年12月,张学良由陕西来到甘肃,与东北军五十一军军长兼地方省政府主席于学忠商讨了局势。回陕西后,便于12月12日凌晨,发动了“西安事变”。 与此同时,一封张学良将军亲署的特急密电发到兰州,命令驻甘东北军五十一军立即采取行动,配合“西安事变”。兰州地处甘肃中部,跨黄河两岸,它东接陇原,西控阳关,南临巴蜀,北扼朔方,地势险要,是西陲重镇、历  相似文献   

20.
西北国际通道是抗战时期经中国西北地区运输外国援华物资、援华人员和中国易货物资的重要国际通道,西北国际通道的开辟与运行对于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发挥了极为重要的历史作用。学界对西北国际通道研究十分关注,现有研究对其基本概念如名称、路线、里程认识并不一致。文章依据通道地理位置及运输状况将其定名为西北国际通道;通过梳理抗战时期报纸、期刊、书籍等资料,分析得出通道有三条线路,公路线起自今哈萨克斯坦萨雷奥泽克车站,终于兰州,航空线为阿拉木图至兰州,驿运线为印度列城至中国新疆叶城;以修建维护通道的新疆公路局、西北公路局等机构资料为依据,考订西北国际通道公路线里程为2 934公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