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6 毫秒
1.
教师资源不均衡是制约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设计及其实践探索,形成了可资完善发展的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师资水平均衡提升的方向及空间。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师资水平的均衡提升,客观上要求完善三级师范教育体系,注重师资的内培与外引,不断推进县域内"人走关系走"的教师全员周期性流动制度。  相似文献   

2.
"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当前我国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而县域间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则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方面的基本国情。要改变这一局面,实现义务教育的县域均衡发展,首先必须建构一套具有内在价值理性和现实参照意义的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标体系。鉴于此,从县域均衡发展的改革诉求着手构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标体系在当下县域县域内政决策权,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相对均衡,差距较小。因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河南省2009—2012年财政统计数据为依据,运用均值、标准差、极差、变异系数等工具,分析了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在地市间与县域间的总体均衡水平。通过对这些财政数据的多维度分析发现,义务教育财政在县域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问题,不仅县域间的差距大于地市间的差距,而且这种不均衡有加剧趋势,已经达标的基本均衡县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低水平均衡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是义务教育财政资源总体供给不充足,投资体制的路径依赖过重,投资主体过低等。据此,提出提高义务教育投资比例,扩大义务教育财政供给总量;倚重生均经费标准,打破义务教育财政拨款惯性;完善省市财政转移制度,提高义务教育投资重心等政策建议。为推动义务教育财政均衡,进而推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河北省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通过阐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含义,论析了河北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所面临的困境,提出了突破河北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困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地区的教育均衡则是当前我国民族教育发展和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也是促进民族地区人民美好生活实现的重要内容。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已有相关研究的文献分析,发现当前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研究存在着理论多套用非民族地区的研究成果、将民族地区等同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缺失、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现状研究选取的多为个案等问题。鉴于此,在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背景下,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研究应重视民族文化对教育均衡发展的影响,关注民族地区县域内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制定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且构建民族地区差异化教育均衡理论。只有如此,才能有效促进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本体论域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指义务教育的平衡发展,具体是指我国不同地区之间、同一地区不同学校之间、同一学校不同群体之间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它的主要特性包括:强制性、公平性和补偿性.义务教育由非均衡向均衡的发展转变,本质上体现了实现教育平等、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以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和谐社会之价值诉求.我们应摈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认识误区,保持理性限度看待它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但是与此相伴随的却是村级学校数量的持续减少。 文章试图对这种“因改善而消亡冶的现象做出解释,通过对中央政策和县域实践的考察,揭示教育均衡政策与农村小规模学校生存困境之间的关联。 在县域的政策实践中,标准化建设成为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路径,自上而下的考核压力强化了县级政府在政策执行中的“目标替代冶,产生了政策扭曲,其结果是村级学校的局部改善与整体边缘化,在客观上加剧了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生存危机。 文章对教育发展政策中的“硬件偏好冶与“投入导向冶作出反思,引入教育生态的概念,强调树立整体性的政策观,以重建教育生态为核心政策目标,推动农村小规模学校整体发展环境的实质性改善。  相似文献   

8.
均衡化是当前基础教育发展的主题。就我国国情而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心在农村的义务教育。面对城乡教育发展严重不均衡的现实,如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城乡教育相对均衡发展,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建设标准化学校是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可持续发展,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路径。笔者就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建设标准化学校的内涵、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对标准化学校的标准体系作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建设标准化学校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公平性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义务教育的强制性促进了教育公平的进程,但往往会导致另一种意义上的教育不公平。因此,正确理解义务教育公平性的内涵及特征,充分分析我国义务教育公平性的实施现状及不足,提出如何构建与完善我国义务教育公平性的法律保障体系,可以使我们更深入地体会义务教育公平性,从而促使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0.
师资均衡配置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影响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的阻碍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师待遇差异问题,又有配置政策问题;既受配置制度的阻隔,又受配置方式的掣肘;既牵涉教师管理矛盾,又涉及文化观念。分析县域内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的阻碍因素是极其必要的,有利于科学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城乡师资队伍的差距成为影响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分析江苏B县教师队伍流动现状,找寻城乡中小学教师不对称性流动的原因,提出促进城乡中小学教师合理流动策略:正确认识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动现象,建立有利于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教师流动政策导向,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的保障政策与机制,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地区从教。  相似文献   

12.
河南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最难解决的问题是城乡师资力量的不均衡,高校教师教育正是为义务教育培育后备师资和职后培训的中坚力量。本文将针对河南农村义务教育师资数量匮乏、质量不高、稳定性差三方面,提出高校教师教育可从加强学生师德教育,协助开展"双培计划",联合成立"河南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专家工作组",促进河南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进入新世纪以来,均衡发展逐步成为我国义务教育的基本政策。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发展进入了从"效率优先"到"保障公平",从"人人有学上"到"人人上好学"的新阶段。徐州是江苏教育大市,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1779所,在校生168.3万人,其中义务教育学校1101所,在校生90万人。徐州地处苏北,县域经济薄弱,教育体量较大,一直用全省1/12的财力支撑占全省1/7的基础教育,教育投入相对不足。近年来,我们把现代化和均衡化作为教育发展的主旋律,改革体制,创新机制,建立健全各项保障措施,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4.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途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本途径与方法。义务教育公平是最基本的教育公平,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公平最根本的途径是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在对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内涵和基本内容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导致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推进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区域均衡发展是近几年研究的重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涉及公平教育。教育公平性保证受教育者得到公平发展的机会。河北省义务教育阶段外语教学水平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外语初学时间、教育经费投入、师资水平以及师资结构等都是影响外语教育均衡发展的因素。外语教学研究者应找出问题症结所在,提出相关策略,努力实现河北外语教学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已经基本普及义务教育的情况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对非均衡发展的表现及成因进行分析,完善义务教育投资体制,实施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师资交流机制,以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教育公平、社会公平至关重要。截至2016年全国仍有37.6%的县尚未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 要在2020年基本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仍有相当难度。以西部地区典型城市———重庆市为个案, 探析了“攻坚段”和“深水区”时期制约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困境, 提出有关对策建议:重点攻坚未达标县的薄弱环节; 落实县级“政府”主体责任制, 加强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督导; 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财政投入, 完善教育经费保障制度; 实施“差别化绩效考核”等措施解决农村教师问题; 全面落实学校标准化建设; 科学规划城乡学校建设, 适应学生流动新常态。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质量保障的现实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已经基本实现了保证人民群众有学上的目标。在此前提下,进一步的公平和质量要求成为义务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其重要性一方面表现为,如何保证全体国民享受公平的教育,平等地享有教育资源;另一方面表现为,如何使全体国民实现上好学的目标。笔者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和质量保障入手,探讨了二者的关系和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关乎国民的基本素质,关乎国民基本社会能力的培育与提升,关乎国民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程度。为国民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均衡的义务教育保障是现代政府肩负的基本责任。而实现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均等化则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与关键。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体制优势,依靠各级政府来平衡教育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实现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均等化是实现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化的必由之路。政府必须保障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水平与等质化程度;合理设定义务教育服务半径;完善义务教育师资保障制度,解决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均等化问题;为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提供同质教育资源保障。积极履行义务教育资源均等化这一责任成为各级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过程中履行其所肩负的政治责任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关系社会公平、实现教育发展长远目标的战略性任务,健全和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统筹规划机制、投入保障机制、项目拉动机制、师资配置机制、资源共享机制、管理运行机制,是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保障,也是推进基础教育深化综合改革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