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更多的学者将目光转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学者们主要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内涵、建设主体、服务模式、运行机制、评价体系、路径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为进一步推进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梳理和总结了十八大以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取得的成就,剖析了尚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参与式公共文化服务是一种新的机制,实现了农民参与、市场运行和政府引导之间的良性互动。其中,农民参与是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变革中的关键,这需要基层文化体制的改革和农民文化社团的发展为其提供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3.
以西部贫困地区为切入点,以重庆为主要案例,分析西部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价值,对西部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的特殊性进行探讨,提出推动西部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策略,以期破解特殊性的现实紧迫问题.  相似文献   

4.
尽管云南省在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无论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产品与服务供给、服务效能提升、体制机制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要实现云南边疆多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建设跨越式发展,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科学规划,逐步推进;加大政策倾斜与投入力度,加强标准化建设;以重点地区为突破,推进均等化实现;同时,整合资源,统筹推进社会化,并在服务效能提升、体制机制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相似文献   

5.
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课题组通过对湖北省Z县和X县的8个乡镇近400户农民的入户调查,了解到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普遍比较匮乏。而贫困县政府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还存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中的“大手笔”冲动,以及对现有公共文化设施管理不善、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建议贫困地区进一步加强建设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意义的认识,既要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也要提高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率,还要创新村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前,黑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效主要表现为:文化惠民工程发展良好,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成就初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失衡以及公共文化产品质量有待提高。因此,厘清黑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找出症结所在,并加以有针对性地解决,才能保障公众文化权益的实现,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三少”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较快,基本形成了以旗文化馆一镇文化站一村(嘎查)文化活动室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但“三少”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经费投入少、公共文化设施承载力不高、公共文化设施辐射半径小、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程度低、公共文化服务单一及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等问题。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本文就加快推进“三少”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央政府对农村文化工作的重视和投入力度的加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势头良好。但在资金投入、资源建设、队伍建设、服务职能、制度建设等主要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举措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对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模式的几点创新:一是,建立内生型多元互动公共文化治理模式。二是,提出了实现创新路径,即供给主体的创新,使公共文化服务建构主体多元化。三是,投入机制的创新,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四是,政府投入方式的创新。五是,运行机制的创新,即构建上下信息畅通,质量水平提升,互动参与度高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运行机制。此外,还对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创新保障机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增强国家文化自信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文化振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传统的"中心-边缘"政府治理结构往往将乡村社区视为文化建设的客体,而忽略其自主参与性和能动性。虽然以国家为主导的乡村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对改善乡村社区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颇有成效,但不能有效解决乡村公共文化物品供给不足、不均衡及不可持续性等问题。通过对闽东一个典型乡村社区公共文化建设个案的"兴盛—没落—重建"变化发展过程的分析可以发现,社区能力建设在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中能起主导性和关键性作用。因此,应从社区能力建设视角构建新的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框架,即以乡村社区为主体,通过对社区资源的利用和社区资源链接能力的提升,从而建设一个可持续的乡村社区公共文化供给和服务体系。由此形成的社区能力建设路径或许可以为我国乡村文化建设转型和文化振兴提供新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文化强省战略是推进省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战略.以安徽省为例,考察了文化强省建设的内涵与战略目标.在分析文化强省建设现实困境的问题上,重点分析了文化强省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财政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介绍国内外公共文化服务财政资助模式的基础上,以安徽省为例,分析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财政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公共文化服务的不断深入,可以有效地实现老年文化权益,最大限度地改善老年群体的“精神空心化”问题.基于湖北的调查,发现因供给模式、制度缺失、文化服务组织的虚化、老年主体地位的忽视、认识观念的落后等原因,致使在老年人群的文化权益保障上还存在诸多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创新运作机制,实行多元化支持模式;减少人为因素的渗透,保证制度的有效供给;积极培育文化服务组织,增强老年文化权益的承载能力;更新社会观念,构建合理的文化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在各级政府和农民自身高度重视下,虽 然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成效,但问题依然存在。通过分析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四不协调”,提出了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 的原则;确保制度建设,引领文化建设;挖掘文化资源,坚持多种文化活动形式;搞好科技服务,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摘要]民族传统文化是少数民族地区具有历史传承性的文化体系,是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建设过程中不可分离的部分,而作为民族文化的基本元素之一的宗教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拥有着特殊地位及其影响,因而在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如何吸纳宗教文化等民族传统文化的合理资源,进而实现二者的互动是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本文认为,民族传统文化需要借助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导入公共文化的价值理念以实现文化转换与创新,而民族传统文化更是公共文化的根基和源泉,公共文化也必须建基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才能获得持久深入的回应和精神共鸣。两者通过对接和互动而形成新的合力,必将实现民族地区农村文化大发展与大繁荣。  相似文献   

16.
乡村公共文化具有知识性、规范性和价值性,三者共同形塑出乡村公共文化的面孔。改革开放以来,乡村社会面临伦理与治理双重危机,不可逆地蔓延开来的消费主义,形塑出异化的社会性竞争形态,并导致乡村公共文化的式微与乡村公共文化危机。老年人社会处境的退化,是乡村公共文化危机在乡村社会中的直接表现。通过外部资源输入与内部组织运作的结合,农村老年人协会的建设与运作实现村庄内部社会文化资源的适度整合和村庄公共文化供给自主化,展现出乡村公共文化供给的"低消费、高福利"模式。乡村公共文化再造的社区主义,不仅为农村老年人供给文化公共品,而且有望实现农村文化公共品的集体化制造与乡村公共文化的可持续生产。  相似文献   

17.
农村公共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对苏北、苏中和苏南地区部分农村农户的调查,对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所取得的进展及目前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概念研究、基本特征研究,对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加强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对策与措施,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19.
围绕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就城乡居民对公共文化设施了解度、拥有情况和使用率、各地开展公共文化活动种类和居民公共文化需求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分析,从宣传、资金、人才、管理、服务等方面就如何推进河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长效运行机制建设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党中央文化惠农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农民素养、促进社区经济发展、维护社区稳定、增强社区整合的重要力量。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以乡镇带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文化惠农的重要措施。以安徽省繁昌县为例,对四个乡镇的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探索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镇公共文化服务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做到文化惠农。调查发现乡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供需错位、服务单调趋同、服务重硬轻软、整合社会力量的能力欠缺等问题。运用主成份分析法对农民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无法满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主要是政府引导建设不够、社会力量参与不足、个体自身条件限制因素的影响。基于此,乡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应加大财政投入、重视群团组织作用、提升农民文化素养、充分尊重农民主体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