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俊浩 《领导文萃》2009,(11):52-54
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和麦凯恩之间的三场电视辩论,让不少中国观众大开眼界。其实,电视辩论在美国由来已久,逸闻趣事更是不少,本文选取两则,与广大读者朋友分享。  相似文献   

2.
美国总统大选辩论的缘起2004年11月3日,美国总统大选尘埃落定,克里承认败选,布什赢得连任。尽管总统大选已经过去,但是大选辩论还是值得人们回味的。回顾并探讨美国历史上辩论对大选的影响,显然有助于我们了解美国的政治运作。美国总统竞选辩论是现代电视时代的产物。两大政党的提名人是在1960年开始辩论的,当时共和党副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对抗来自马萨诸塞州年轻的参议员约翰·肯尼迪。尽管1960年的总统大选辩论在公众中引起了广泛反响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电视转播,但是总统大选辩论直到1976年才算正式粉墨登场。其中主要原因在于在职总统…  相似文献   

3.
邵乐韵  龙怡 《领导文萃》2012,(18):77-79
专家表示,有针对性的政治选举广告将会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选举形式。在美国总统大选中,广告,这个古老的商业载体,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天的竞选广告不仅比拼创意,更比拼财力。迄今为止,共和党候选人、前马萨诸塞州州长罗姆尼已豪掷5500万美元用于广告支出,是历届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之最。作为现任总统的奥巴马也毫不示弱,广告支出已高达6300万美元,这还没包括"超级  相似文献   

4.
美国的总统选举历来举世瞩目.2008年的总统大选时机特殊,竞争激烈,变数繁多.伊拉克战事的烂摊子,恐怖袭击的威胁,再加上目前美国正经历着自1933年以来最恶劣的经济环境,整个市场陷于崩溃边缘,消费者信心跌至新低,失业率小断增加,国债高达10万亿美元,这些因素使得此次大选成为美国当代史上最重要的一次,人们对这次大选充满了关注和期待.2008年11月5日,美国大选经过激烈的角逐,终于尘埃落定,民主党候选人巴拉克·奥巴马率先赢得297张选举人票,当选第45届美国总统,他也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洲裔黑人总统.  相似文献   

5.
李庆四 《领导科学》2004,(22):48-49
美国总统大选辩论的缘起 2004年11月3日,美国总统大选尘埃落定,克里承认败选,布什赢得连任.尽管总统大选已经过去,但是大选辩论还是值得人们回味的.回顾并探讨美国历史上辩论对大选的影响,显然有助于我们了解美国的政治运作.  相似文献   

6.
早在电视问世前,竞选对手之间的辩论就在美国大行其道。据说最早的竞选辩论是1858年在伊利诺依州为争夺参议院席位在民主党人道格拉斯与共和党人林肯之间展开的,结果主张废除奴隶制的后者“说败”了主张保留奴隶制的前者。 电视的问世使得政治家之间的竞选辩论更是深入到千家万户。毋庸讳言,电视辩论既带来了动力,也带来了误导,美国首次的“总统辩论”(指的是现任总统和竟选总统)始于1960年,由共和党的尼克松与民主党的肯尼迪对垒。电视给了两个人针锋相对、寸土不让的机会。事后的民意测验结果却颇富喜剧性:收音机听众大多觉得尼克松赢了,但电视观众大多认为肯尼迪占了上风。此次辩论奠定了电视辩论的基础。 后来,有人主张竞选辩论事先应规定辩论范围,这恰恰正合里  相似文献   

7.
未名 《领导文萃》2013,(8):60-63
八年了,直到现在还有人会拿约翰·克里当年参加美国总统大选的经历开玩笑。峰回路转,2012年12月21日,总统奥巴马正式提名69岁的克里出任下一任国务卿。"贵族"底色、外交世家、反战先锋、参院领袖、总统候选人,一系列炫目的头衔后,作为"第二选择"的克里,达到了他政治生  相似文献   

8.
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伊利诺伊州国会参议员贝拉克·奥巴马在11月4日美国总统选举中获胜,当选美国第56届总统,并将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非洲裔总统。  相似文献   

9.
1960:尼克松与肯尼迪首次荧屏斗法 1960年9月26日晚,全美国有6000万台电视机在收看同一频道的节目。CBS电视网正在芝加哥现场直播第35届美国总统宝座的争夺者尼克松和肯尼迪的电视辩论大战。这是美国政治史上第一次将两党候选人引  相似文献   

10.
日前,美国总统竞选已经尘埃落定,共和党候选人布什以微弱优势击败民主党候选人克里,在2004年11月2日的总统选举投票中获胜,得以连任美国总统。 美国大选本不关中国人的事,但由于美国大选影响到美国未来对华政策及中美关系,因此受到中国的关注也在情理之中。自1972年以来,美国大选是中美关系周期性波动的一个重要因  相似文献   

11.
当前,俄罗斯正处于新一轮选举周期中.2007年12月2日举行的俄第五届国家杜马选举刚刚落下帷幕,各政党提名的候选人又将在2008年3月的总统选举中展开新的角逐.本文拟对俄罗斯总统选举作一简单回顾与展望.  相似文献   

12.
相面识总统     
2008年11月5日.美国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赢得大选,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本文梳理了历任美国总统的血缘及外貌特征。为你揭秘鲜为人知的选举秘密。  相似文献   

13.
美国爱做选举秀选举是美国政治的家常便饭,不仅选举频繁而且涉及面广,以至于选举成为政治围绕运转的核心及政客关注的焦点,其中总统大选尤为引人注目。作为惟一在全国范围内选举的领导,总统(及副总统)是美国最有权力的官员,当然也是竞争最为激烈的目标。美国大选是个令人难以捉摸的政治现象。通常,难以预料的选情很快就可以淘汰一名候选人,戏剧性事件在几天甚至几小时内就可能出现。口误和放松警惕很快就会毁掉计划周密的竞选战略。因此,参选者必须要有充足的资金和干练的班子及周全的战略,以随时应对突发事件。竞选决策者为充分利用媒体和…  相似文献   

14.
倪峰 《领导之友》2010,(2):46-47
2008年的美国大选是自二战结束以来为数不多的几场关键性选举之一。在这次选举中,民主党伊利诺伊州黑人参议员奥巴马高举“变革”的旗帜,击败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从而在美国实现了政权变更和政党轮替,成为第44任美国总统。  相似文献   

15.
2008年11月6日,美国第56届总统竞选揭晓,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顺利当选,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败北。选举揭晓后的当晚,奥巴马和麦凯恩分别发表了演讲。两篇演讲稿无论思想内涵还是语言表述,都耐人寻味,令人感慨万端、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16.
2004年11月初,美国总统大选总算是尘埃落定了。出乎众人的意料,中国女留学生黄娅成了这次大选中的一位引人注目的新闻人物,因为她在这次大选中巧妙地赚了270多万美元。《华盛顿邮报》以《巧借大选大赚钞票》为题,详细地报道了她在商海中的才华与智慧。2002年夏天,22岁的黄娅从武汉大学毕业,到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某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2004年春季,美国第55届总统竞选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共和党候选人布什和民主党候选人克里的竞选班子都在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地推波助澜。黄娅知道,历届总统大选都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关键是要从中找到耗资小且不耽…  相似文献   

17.
胡婷婷 《领导文萃》2012,(12):74-78
他们要对着国旗宣誓,还要学会当众作秀,甚至如何掩饰紧张美国总统大选的"戏",如今正越演越热闹。候选人全力在选民面前"表演",一会儿口若悬河,一会儿幽默风趣,但这些可不是"纯天然"的,而是经过长期训练打造出来的。参加各级选举的  相似文献   

18.
漫画     
正"在特朗普仇恨及分裂言论越说越多、气势越来越上冲之际,我们要提供给美国人机会,让他们被听见,以及加入行动。"美国多位重量级影星、作家及思想家,纷纷加入谴责美国总统大选共和党提名总统候选人特朗普的"停止仇恨,拉下川普"行动,表示这位声势压倒同党众对手的亿万地产大亨是对美国的威胁,要阻止特朗普入主白宫。  相似文献   

19.
当地时间2012年12月19日深夜,韩国总统大选尘埃落定,现执政党——新国家党候选人朴槿惠以51.6%对48%的优势,战胜最主要对手、民主统和党候选人文在寅,成为韩国第十八届当选总统,也是第一位女总统。当然,她也是东亚第一位女总统。朴槿惠的当选,在韩国引发两极化的反应:一些人热泪盈眶,欢呼"汉江奇迹"的重现可期,仿佛当选的不是一名60岁的女政治家,而是一名注定能给韩国带来美好未来的幸运人物;另  相似文献   

20.
本文落笔时 ,最近40年来 (或许还是美国宪法制度问世以来 )最激烈多变、最难分难解的美国总统选举仍在结局未定之际。这次美国总统选举之所以呈空前胶着状态 ,大致可以从三个层面来探寻原因 ,即总统候选人的个人形象和竞选策略 ,民主共和两党八年来的政绩、政策倾向和治国主张 ,再加上美国社会结构和政治文化方面的有关基本现状。缘于主题所限 ,本文将不论说此等原因 ,而只指出一桩已由这次大选表明的、关于美国公众当前价值取向的事实 ,那就是他们当中一般由共和党来反映的保守意向、狭隘民族主义情绪以及分别同汉密尔顿(Alexan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