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共决策是指公共管理机构为实现公共利益就公共性问题做出的决策。它是公共管理的首要环节,贯穿于整个公共管理过程的始终。公共决策的本质是满足公众的利益,必然要求在公共决策过程中吸纳公众参与、符合公众的利益诉求。公民参与公共决策是保证满足公众的利益,实现公共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的突破口和重要途径。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  相似文献   

2.
尹文嘉 《领导科学》2012,(27):12-13
在现代政治活动中,通过代议制民主制度参与公共活动已经无法满足公众参与意识日益增长的需要。政治与行政二分的模式被打破,公众参与不再被囿于政治层面,而是扩展到行政领域,表现为公众对公共行政尤其是公共决策活动的直接参与。公众通过参与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和利益诉求,于公众而言,可以培养公众的道德品格,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和归属感;于政府而言,可以提高公共决策的质量,促进公共决策的执行,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对公共需求回应的灵敏  相似文献   

3.
在重大行政决策中,政府不仅需要确保决策信息的公开透明,而且需要使公众更大范围、更大程度地参与决策制定中。推进政务公开与公众参与的有机结合,有利于规范政府权力的行使和运用,促进公共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政策执行力。通过建立主动及时、全面权威、方式多样的政务公开机制,科学设计公民参与的参与主体、参与目的和参与方式,同时将政务公开贯穿到公众参与的事前协商、事中决策、事后反馈的全过程,从而实现公共决策中政府与公众的良性互动与合作。  相似文献   

4.
行政决策中的公众参与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卫星 《领导科学》2006,(22):32-33
决策是行政管理活动的先导,决策的效率和质量直接关系到与之相关的一系列行政管理活动的正确开展和顺利实施,关系到政府工作绩效的高低和公众满意度的高低。由于现代行政权力的不断增强,扩大公众参与、推动行政决策的民主化逐渐成为当代民主政治发展的客观要求。在我国,伴随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执政规律认识的不断加深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深化和扩大各级政府行政决策中的公众参与已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因此,在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稳步推进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的公共行政环境中,鼓励、引导和规范行政决策中的…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公共决策过程中公民的参与范式并没能体现真正的民主精神,在当前全球行政民主化大趋势影响下,互动型行政是实现行政决策民主最有效的途径。本文提出公共决策应在互动型行政范式下制定这一观点,并分析构建互动型行政范式下的公共决策路径。  相似文献   

6.
公众参与已成为政府决策者需要审慎处理的重要影响因素,与长期以来决策者习惯于在封闭环境中做出决策相比,目前决策者日益面临着如何在公众参与的环境下有效进行决策的挑战。决策阶段对公众参与的排斥往往会引发随后抵制性的公众参与最终导致决策流产,因此,需要发展出一套管理公众参与的策略来帮助决策者提高其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7.
程静 《决策咨询通讯》2007,(6):35-36,53
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公众参与是实现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关键环节。明确公众参与在决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寻求扩大公众参与的有效路径,构建政府与社会良性互动的公众参与型政府决策模式。  相似文献   

8.
<正>政府回应已成为当前政府公共管理中的一个热门话题,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政府回应与政府信息公开和公共决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关系政府公共决策与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与法制化;另一方面,在政府回应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政府回应的滞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改革和发展既催生了多元化利益主体,又增强了民众的法制观念和权利意识,民众开始由"臣民"向"公民"转变,逐渐形成了参与公共生活的意识.但由于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渠道不畅通,公众的参与诉求无法有效输入政治体系,从而使政治体系的运行出现断裂,大量的公众诉求被排斥并聚集在政治体系之外.当偶发性事件出现时,这些被聚集的公共诉求必然会通过非制度化的群体集会和抗议表达出来,如贵州瓮安事件、湖北石首事件等.近年来,群体性事件数量急剧增长,规模不断扩大,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稳定与发展.因此,如何使公众通过制度化的渠道参与公共决策,保护公民的权益,是我国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郝继明 《领导科学》2012,(27):14-15
公众参与是指公民在政治运行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意图和利益以影响国家政治决策和国家行为的种种活动。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认为:"公众参与就是平民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众参与公共决策机制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多种原因的相互交织与影响,目前公众参与公共决策的程序和机制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参与渠道较少,参与的制度化程度较低,参与的理性化和主动性程度不高。公众缺乏热情和理性又反过来滋长了某些政府部门和官员的  相似文献   

11.
推进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强调了"公众的有序参与",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已成为必然趋势。作为"三位一体"的杭州,综合考评注重公众诉求表达,发展覆盖社会各阶层的大样本的参评代表,建立多渠道、宽领域的公众参与机制,注重公众诉求回应机制的建设,是中国特色政府绩效管理的现实路径的典型代表。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中国政府绩效管理应始终坚持"顾客导向",进一步打造贴近民生的服务型政府,健立健全公民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渠道,出台公众制度化参与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2.
何杰  覃娜 《决策与信息》2011,(2):151-152
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政策制定不公能提高政策的民主性和社会接受度,而且能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非政府组织法律体系不完善,资金匮乏,专职人员素质较低,政策参与渠道不通畅等问题严重阻碍了非政府组织有效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通过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加强非政府组织筹款能力,改善专职人员的薪资系统并加强培训同时拓宽参与渠道等多方面努力,推进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饶洪涛 《决策探索》2008,(16):24-25
公共决策中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涉及到公共政策领域社会公众与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或公共组织的利益重新组合与分配的问题,是公共政策选择领域最重要的思想认识和容易造成突发性公共危机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公共决策科学性和民主性的理论建构角度探讨政策决策过程中公众与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如何实现利益的正和博弈.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政治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公共决策如何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当前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从公共选择理论的视角出发,通过分析政治市场的各方利益主体其对公共选择的影响,认为"政府失灵"是公共选择的必然结果,同时分析了造成政府失灵的各项原因,进而提出了其对我国公共决策民主化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县级政府是中央与基层、城镇与乡村、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如何应对复杂的行政生态,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是县级政府需要回应的一个重大问题。公共协商作为一种新的民主理论,将多方协商作为决策的基本形式,把与公共政策相关的利益群体吸纳到政府决策中来,通过自由平等的信息交流和协商辩论,形成政策共识,维护公共利益。公共协商为我们优化县级政府决策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和路径,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政治与行政》所阐释的政治行政二分法将政府(广义)职能分为国家意志表达职能(政治)与国家意志执行职能(行政).着重于国家机构内部职能的区分与管理忽略了政治行政与社会民众的关系;新公共行政强调政治与行政的连续性,将道德价值概念注入行政过程,将社会公平注入传统的经济与效率目标;强调政府公平,对公众需要负责而不是对公共机构负责,以及公共项目应当对决策和执行负责.我国由最开始的管理型政府到经济建设型政府到现代的公共服务型政府的不断转型与升级,说明了我国政府职能重心由政治统治职能到社会管理职能,由全面社会管理职能转变为如今的公共服务.说明了政治行政二分法与新公共行政理论对我国政府转型升级、职能进步的重要影响,且不同时期影响的程度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7.
正应对公共危机事件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而公共危机决策则是政府危机管理的起点和基本手段。危机决策影响面大,一旦决策失误,就会引发更大的危机。各级政府领导作为公共事务管理者,是公共危机决策的主体力量,但由于公共危机决策属于非程序性决策,危机决策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政府领导者,更受社会和公众有序参与的影响。这就要求领导对社会和公众的要求给予及时有效的回应。因此,研究领导危机决策的回应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目前公众参与政策制定的途径流于形式。政府要拓宽渠道保障公众有效参与,要真正认识到公众参与决策制定的重要性,明确召开座谈会、听证会需注意的要点。公众要有效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不能仅仅靠行政运作,更多的还需要充分发挥政治参与的作用,比如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公众参与政策制定的有效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公众参与政策制定的途径流于形式。政府要拓宽渠道保障公众有效参与,要真正认识到公众参与决策制定的重要性,明确召开座谈会、听证会需注意的要点。公众要有效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不能仅仅靠行政运作,更多的还需要充分发挥政治参与的作用,比如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公共行政既包括国家行政,也包括社会公行政。公共行政范式对行政法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其中行政相对人的地位不断提高。从行政主体方面来说,行政理念或模式由“管理”转变为“服务”,相对人由被管理者变身为服务接受者;与此相关联的,从行政相对人来说,参与行政也是其地位提高的表现和途径。和谐社会的构建正需要和促进这样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