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翻译研究中,翻译补偿一直处于边缘地位。本文将从理论上对翻译补偿的定义及必要性作出具体的阐述,将翻译补偿的理论运用于具体的翻译文本,即研究鲁迅《呐喊》中的翻译补偿。该研究将从语言、文化、风格三方面探究《呐喊》英译本中翻译补偿是如何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丰乳肥臀》从面世以来就备受争议,但是不可否认它是一部描写家族苦难的史诗性著作。文章选取了文学永恒的主题之一——苦难,并以此为出发点,从物质苦难和精神苦难两个方面分析《丰乳肥臀》的苦难主题意蕴,进而探析莫言苦难主题创作的成因以及由此折射出的作家的民间关怀意识。  相似文献   

3.
莫言在《丰乳肥臀》中塑造的上官金童这个人物曾经引发了当代文学史上的一起公案,也影响到对该作品的价值认定。如果从小说叙事的角度来看,作家实际上是选择了金童这个奇特的人物作为整部作品的意识支点,间接地表现二十世纪乡土中国怎样被现代化的历程。不同寻常的眼光可以洞穿理性化思维的盲区,使人们得以对现代性进行深度反思。钱钟书先生对史书中小说笔法的评讲打通了现代小说叙事学的核心问题,为厘清小说人物与叙事的关系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莫言不断地尝试新的小说写作技巧,《丰乳肥臀》便是其创作上标新立异的结果之一.其多层次的陌生化手法全方位地冲击着读者的期待视域,多样化的叙述手段极大地拓展了小说的叙述空间,多场景的蒙太奇式拼接使小说自由穿梭于不同的时空.诸多创作技巧的融合赋予了小说《丰乳肥臀》亦庄亦谐、亦真亦幻的魔幻魅力.  相似文献   

5.
葛浩文对莫言代表作《丰乳肥臀》的英译使其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同时,译本也为我们研究译者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其翻译策略主要受到其双语文化意识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决定着语言最深层次的内涵,二者密不可分。而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以传达语义为主要目的的语言交际活动。文章重点探讨了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并提出系列解决设想。  相似文献   

7.
文学作品中的叙述频率强调事件与被叙述次数之间的数字关系。如用同样的词汇、语块、句式乃至语篇表现不断重复的故事场景和故事情节,就是单一回指叙述。作为对《马太受难记》音乐叙述方式的文学模仿,《许三观卖血记》的最大文体特点是单一回指叙述方式,然而一经翻译,其英译本的读者反映与原作的读者反映相去甚远,原因在于翻译策略未考虑叙述方式的文体表征特点,故需借此重新定位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8.
从译者惯习角度,以葛浩文翻译的莫言作品《酒国》和《蛙》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作品中的语言变异及其翻译策略:通过对词汇变异、语义变异、语法变异三方面进行考察,得出葛浩文翻译《酒国》中语言变异时,采取直译和意译相协调的策略,而翻译《蛙》中语言变异时,更倾向于直译;描述葛浩文在翻译两部作品期间的译者惯习变化,进而分析“译者惯习”“翻译场域”“译者资本”对翻译策略的影响,指出《蛙》比《酒国》更倾向于直译可归因于葛浩文日渐形塑的译者惯习、态势良好的中国当代文学翻译场域以及不断积累的译者资本。  相似文献   

9.
翻译补偿研究现状分析及不同层面的翻译补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诸多如语言、文化、翻译目的、读者及译者主体性等主、客观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决定了翻译文本相对于原文而言某个或多个层面损失的必然性。为了降低损失对译文价值及译文读者理解的影响,达到预期的翻译目的,就有必要根据某些特定的标准对损失进行补偿。目前,国内外译界学者已经开始意识到翻译补偿的重要性,并对翻译补偿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但其研究主要局限于文化、审美等层面,缺乏全面与系统的认识。本文从目前翻译补偿研究的现状出发,指出翻译补偿研究存在的不足,并通过一些英汉互译实例,分别从语言、文化以及审美三个层面分析翻译补偿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并给出可能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0.
11.
语境因素是认知语用推理发生的条件,是认知语境的来源,是认知语境的补充。译者在翻译时不得不根据译语读者的认知语境情况,做必要的翻译补偿。  相似文献   

12.
以《寻隐者不遇》为例,从叙事视角、叙事方式、叙事结构、叙事策略和叙事意象等方面来考查原文的叙事要素和叙事特征,在对比Witter Bynner,Burton Watson,吴钧陶,王大濂,孙大雨,万昌盛、王僴中,许渊冲等译者的七个英译文本叙事翻译质量的基础上,进行叙事翻译补偿。  相似文献   

13.
以霍桑的《好小伙布朗》中的人名翻译为分析文本,通过演绎和归纳方法的综合应用,讨论翻译中的信息缺失、其成因以及补偿方法,在总结各种补偿方法的基础上引入了"以创补失"和影视翻译中的建设性观点,从新的角度探索信息缺失的弥补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丰乳肥臀》把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以“极左”来概括,半个世纪以来没有正义崇高可言,这种描写违背了起码的历史真实与艺术家应有的良知。作品格外引人注目地进行了人性批判,却只看到了历史进步所付出的昂贵代价,而从根本上否定了历史进步本身。作者虽屡言“丰乳象征母亲”,而作品的实际描写却是象征“性”;如果真如作者所幻想的那样———“乳房成为世界第一高峰,太阳和月亮围绕它团团转”,则社会将重新陷入野蛮与蒙昧。小说在结构上杂乱臃肿,根源在于观念的失误  相似文献   

15.
苏轼诗词寓意丰富,用词精炼,有些诗词中还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因此重现诗歌的美学价值是翻译苏轼诗词所必须考虑的。但由于中英文语言结构以及文化思维等方面存在差异,在翻译的过程中不管是语言形式还是审美价值难免有所损失。针对苏轼诗词的美学特点,以等功能补偿原则为基础,对诗词语言美和意境美两个层面的美学损失进行补偿研究,揭示了苏轼诗词翻译过程中不同层面的补偿策略。  相似文献   

16.
译者认为本国的文化处于优势地位,因此在文本的选择和翻译中倾向于用"改写"的翻译策略,挪用自身的文化对原文本进行改造。这是一种建立在文化优越性基础上的翻译策略,不利于不同民族文化间的交流与合作,容易造成目标语读者对他者文化的误读。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回顾隐喻、翻译和认知关系的基础上,以英译《围城》文本中的隐喻翻译为例做了重点讨论,并分析了其中隐喻翻译的优劣,作者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比了《围城》中汉英隐喻的不同,从而揭示了翻译不仅仅是语言问题,更是思维问题。  相似文献   

18.
莫言的叙“史”小说依托中国20世纪的历史,还原裹挟于历史洪流中的民间生存本相,让读者在荒诞中品味到庄严。在《丰乳肥臀》中,作者借助一个患有“恋乳癖”的主人公——上官金童的独特视角对民间历史进行回望,开创了独具一格的历史叙事诗学。研究探讨小说文本的历史化叙事指向,分析其基于“人学”的平民史观以及历史叙事模式背后的文化隐喻,期冀让读者了解复杂、多维的历史语境与症结,更准确地把握莫言的历史价值观与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19.
《丰乳肥臀》站在叙述的制高点上,以全知全觉的角度,立体地全方位地切入人物和故事,家事国事天下事层叠交映的戏剧情境,高潮迭起的戏剧冲突,达到了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人线和事线纵横交错的网络渗透着凝重的历史反思。  相似文献   

20.
翻译补偿研究明显滞后于翻译领域其他理论的研究,实施补偿的理论及实践研究仍处于边缘地位,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欠缺。笔者从翻译补偿的前提入手,分析了汉英/英汉翻译在语言、文化和审美层面存在的各类损失,进而研究译作在各层面的补偿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