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传统艺术理论片面强调内容决定形式而忽视形式对内容的决定支配作用及其原因作了分析批评,提出了艺术形式的完整内涵应包括形式的深层要素、形式的表层要素和形式的手段要素,进而论述了艺术形式在艺术创作中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超越“雕塑”这一常规公共艺术品形式,首先阐述了具有交往空间的公共艺术品是能为人们提供交流场所的公共艺术形式;其次从精神和物质层面阐述了这种公共艺术品中人与人、人与公共艺术品、公共艺术品与所处场地的互动方式;再次介绍了这种公共艺术品兼顾座椅、公共车站、移动厕所、游乐场甚至文化走廊的设计可能;最后提出这种公共艺术品应该借鉴建筑空间理论、环境心理学和人体工程学的相关讨论,并建议应关注大地艺术和装置艺术中值得借鉴和参考的形式和内容.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连方将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要素及其基本元素组合与打散的过程,展示给人们以变化的乐趣和思维的训练过程。说明了组合后的连方展示的静态美,运用在产品设计中,可以从其外形、结构、文化等方面作为创意,结合现代技术进行新的设计创作,其独特的形式包容着大量的信息,既是装置又非一般装置,既是艺术品又非一般概念之中的艺术品,是一种生发于技术又超越于技术而直达艺术之域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人物创造、语言艺术和讽刺与幽默等五个方面,论述了老舍的文艺思想:认为“美即真实,真实即美”是老舍现实主义文艺思想的美学基础;老舍在人物创造方面主要受《水浒传》和《红楼梦》的影响;其语言艺术方面的众多论述丰富了现代文学理论;其幽默与讽刺的独到见解至今仍有启发和指导意义;老舍的文艺思想以抗战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注重“好不好”,后期注重“对不对”,即从重艺术技巧发展到重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马克·肖莱尔(MarkSchorer)曾在《作为发现的技巧》(TechniqueasDiscovery)中说:“现代批评已经证明,只谈内容就根本不是谈艺术,而是谈经验;只有当我们谈完成了的内容,即形式,即作为艺术品的艺术品时,我们才是作为批评家在说话。内容即经验与完成了的内容即艺术之间的差别,就在技巧。”①这是对“技巧”的一段较为经典的论述。它一反人们长期以来重内容轻形式的态度,肯定了技巧对于内容的重要性。而技巧的最基础的层面即是语言。具有魅力的语言技巧,使作品通过语言的媒介联系起作者与读者的传…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风格即人”、艺术品是创作主体的人格精神的对象化和感性显现这一美学基本原理,由毛泽东诗词而展示毛泽东光辉灿烂的人格之美,如:理想信念之壮美、哲学智慧之精美、关爱民众之醇美、胸襟魄力的雄浑之美、神情气度的潇洒之美、风格境界的朴素之美,等等。  相似文献   

7.
蔡仪认为,"美是典型".美在本质上与人无关.这些观点与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有关"美的规律"、"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化自然"等论述是不一致的.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美既要符合"物种的尺度",也要符合"内在的尺度"即人的尺度.因此,美无法排除人的因素.从这个角度说,"美是典型"这一命题应修改为"美是符合人的尺度的典型".  相似文献   

8.
庄子和柏拉图是中西方美学的代表人物。他们的音乐美学观体现了中西方音乐文化的融会贯通和差异所在。两人分别把"道"和"理念"作为音乐的本质和来源,但是二者产生的途径、存在的形式等都具有差异性。在论述"美"与"善"的关系时,两人都引入了"真"这一范畴,但是"真"的含义却不尽相同。同时,庄子认为善在美中,而柏拉图则认为美在善中。两人都把"自然"作为音乐的标准之一,但是论及音乐的最终标准时,庄子主张最好的音乐是"无乐",而柏拉图则认为音乐应该反映"善"。两人都注重音乐对于人身心的陶冶作用,分别提出了"近道说"和"净化说"。两人的音乐美学观中所体现出来的对自由和善的向往对于当代音乐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关于真理的结构问题,学术界多数主张真理两要素结构说,即认为真理由真理的内容和真理的形式两个要素构成。我们认为,除了这两个要素外,还有真理界限这一要素。因此,我们主张真理三要素结构说,即真理由真理的内容、真理的形式、真理的界限三个要素构成。下面我们对这三个要素作些简要分析。真理的内容任何真理都有内容,其内容就是客体对象的主体化,即客体对象在主体思想中的再现。列宁称它为客体对象的“主观表现”。真理的内容构成真理的第一个要素。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人的活动”就是人存在和发展的方式,它是由目的、途径、手段、准则四要素构成。四要素及其内在有机联系规定着“人的活动”的基本内容和程序。本文还就“人的活动”的基本特征、根本目的、基本原则和规律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残缺美”是个老话题了,有不少人已经写文章论述过。但对于“残缺美”是否存在、“残缺美”的本质及其范畴是什么等问题,还没有形成大致相同的看法。因此,笔者不揣孤陋,把对“残缺美”的探索写出来就教于大家。为了探讨“残缺美”的一般规律,本文所说的艺术品的残缺,包括由于主、客观种种复杂原因而使原来完好无损的艺术品产生的残缺和文学艺术家在文艺作品中所再现的事物本身具象的残缺两种情况。  相似文献   

12.
艺术形象     
艺术总是以它的主观和客观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的有机整体呈现于读者和观众面前。有人说,在艺术的成果中,其内容和形式之间是没有区别的。或者说,除了思索的时候而外(即除了对艺术作品进行艺术批评、作抽象分析的时候而外),内容和形式之间是没有界线可分的。这话具有部分道理。在一件完美的艺术品中,其内容似乎已经完全转化为形式、隐没于形式之中;其形式似乎已经完全被内容所浸透、所融化。……内容和形式似乎是一个东西。当你欣赏某件艺术品的时候,你不可能弃其内容而单取形式,也不可能越过形式而直接单独把握内容。你所得到的,必定是内容和形式合二而一的富有魅力的完美整体。例如,你读长  相似文献   

13.
社会生活及艺术品中的美,作为人类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体现了真善美的统一,内容意义比较明显。自然美则比较偏重于形式,更与自然物的属性密切相关,内容意义表现得就不那么明显和直接。于是有人说自然美是一种自然现象,美在物的属性,并以此证明有些美可以不依赖于人,美的本质也就并非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我们说问题的实质恰与此相反。  相似文献   

14.
文章针对北京大学叶朗教授在《美学原理》中提出的"美在意象"理论展开论述,在充分肯定其理论建构的意义与价值的基础上,指出了该理论的缺陷和问题。笔者一方面系统梳理了意象在中国古代美学中的相关研究,另一方面对西方美学与文化的发展历史作了梳理。在中西文化与美学的比较视域中,指出了"美在意象"理论的双重困局,即要么固守中国古典美学的立场而无法涵盖西方的美,要么将意象泛化,只保留其情与景作为艺术品存在的基本条件,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局。  相似文献   

15.
象似性的发展为诗歌的可译性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象似性认为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二者是可以论证的,是有理可据的。象似性普遍存在于文学语言中,在诗歌语言中体现得更为明显。本文以李清照诗词翻译为例,运用象似性的一些典型原则探讨象似性在诗歌翻译中的作用,认为象似性凸显形式在诗词翻译中的重要作用,有助于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达到"形美"和"意美"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16.
文学作为以人为主体、以语言为载体、以形象思维为特征的活动,它以美为对象、内容、形式和最终目的。本文从文学的对象的美、内容的美、形式的美、目的的美四个方面讨论了文学是美这一命题。  相似文献   

17.
论科学美     
尽管在美的本质以及美学研究对象上始终存在着不同学派的论争,但是,有一点似乎还比较一致,即人们大多认为自然美和艺术美是美的基本内容,是两种基本的美。本文想说的是,在人类实践活动中还有一种美应当引起人们更多的重视,这就是科学美。科学美与艺术美一样建筑于自然美的基础之上,是美的一种高级形式,是人类美的创造成果。在内容与形式上,科学美同艺术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随着人类科学活动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水平日益提高,科学美将为更多的人们所感受、认识和评价,而对科学美的追求,又将促使更多的科学工作者潜心于科学的创造。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原始人的陶器何以会变成现代人藏玩的珍品"为引,浅析原始陶器被现代人视为艺术品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浅议"艺术品的价值",以期对美的本质作语义上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分析了克莱夫·贝尔《艺术》一书的论证过程,认为"有意味的形式"的提出把艺术品的形式置于最高的位置,使形式在理论上具有了尺度的意义;其次,通过分析论证,指出贝尔把艺术品形式之外的因素完全剔除,这样既不符合艺术创作的现实状况,又在学理论证上走向极端。  相似文献   

20.
<正> 内容和形式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之一。王鹏令同志在《中国社会科学》1983年第6期上,发表了《内容和形式范畴新议》一文,对这一范畴提出了自己的新的见解。我认为,王鹏令同志的观点是需要进一步讨论的。本文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以与王鹏令同志商榷。(一) 按照通常的解释,作为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之一的“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内在要素的总和,而“形式”则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和表现内容的方式(内部形式)。我是赞成这种解释的。我认为,所谓“内容”和“形式”,是人们在观察和分析事物时,在思维中把事物分解成所内含的东西以及这些内含的东西的存在形式、表现形式这么两个侧面,并进而探究这两个侧面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一对范畴。对于内容和形式范畴的含义,应当、也只能作出如上的规定。可是,王鹏令同志却不同意这种规定。他认为,按照这种规定,在分析有机化学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