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情诗可以说是南北朝时期乐府民歌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爱情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南北朝乐府民歌中都有所表现,在中国古代爱情文学领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受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社会生活、政治经济以及风俗习惯的影响,南北朝乐府民歌中的爱情诗存在明显的不同;但是又因为南北朝文化学术的交流、融合,南北朝乐府民歌中的爱情诗也并不是壁垒分明的有南北之分。用两句话来概括就是"一份相思两地情","两地明月一份情"。  相似文献   

2.
现存南北朝乐府民歌劳动歌数量不多,但它是南北朝乐府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民歌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当时采桑和养蚕、织布、水上劳动以及畜牧等多方面的劳动情境。劳动和爱情相结合是这部分民歌的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3.
南北朝时代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周代民歌、汉代乐府民歌以后,又一次民歌繁荣灿烂的时代。南北朝民歌似繁星高映诗坛,闪耀着绚烂的光辉。绚丽芳菲的南北朝民歌,启迪和滋润了当时及后代的文人墨客,推动着唐代诗歌的繁荣和发展,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南北朝长期对峙,经济基础的悬殊、政治环境的差异,以及地理、风俗习惯的有别,形成了南北朝民歌迥然不同的特色,南歌蕴藉婉转、清新活泼,北歌粗犷豪放、刚健质朴。北朝民歌在数量上远不及南朝民歌,然而反映生活的面却非常广阔,在文学价值上则可与南朝民歌并驾齐驱。它还弥补了这时期北方文坛寂寞贫乏的缺憾,学术界一贯重视对北朝民歌的思想内容、艺术风格、南北民歌的比较、以及它对汉乐府的继承和发展的探究,这是十分必要的,但对其突出的民族特性则不甚注意。本文就北朝部分民歌的族别和民族特点,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南北朝时代是我国文学史上乐府民歌又一次繁荣灿烂的时代.其上承《诗经》和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下启唐代及以后的新乐府创作,尤其在形式主义文风泛滥的南北朝时期,这种"口出天然,刚健清新"的民歌的出现显得特别可贵,可谓是一种新的力量、新的血液.要研究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轨迹,把握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脉搏,就不能不研究南北朝乐府民歌.  相似文献   

5.
南北朝民歌是我国民歌史上一笔宝贵的财富,一般来说它篇幅短小,抒情多于叙事,作品中十之八九反映的是男女婚恋的内容,这样大规模的情爱题材集合,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少见的。本文按照婚恋状况的不同将南北朝民歌中的女性分为三类:即婚恋状况中的少女类型,少妇类型,弃妇类型。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南北朝乐府民歌进行了对比式的论述,指出南北朝民歌因社会政治、经济、生活、民族风俗、自然环境的差别而风格迥异,然而它们在彼此民族文化的渗透、融合中也表现出潜隐的相似、相通之处。这在我国文学史上是一种重要的文学现象,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与南北朝乐府不同 ,明代北方民歌除了在初始时期对南方民歌具有导引的作用外 ,其后便很少受到人们的关注 ,而且南、北方民歌的分野 ,不是十分明显。但是 ,李梦阳“真诗在民间”的理论 ,离不开“汴省时曲”的启发 ;广为人知的《挂枝儿》等吴歌 ,也原是“北人长技”。事实上 ,在“人情”的共同作用下 ,南、北方民歌步调一致地对旧传统发起了强烈的冲击  相似文献   

8.
南北朝乐府歌辞在中国古代民歌史上具有独特的魅力.论文在参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运用对比的方法,对南北朝乐府歌辞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梳理,意在探讨其各自的源流及在当时的活跃状况.北朝乐府数量较少且音乐承袭前朝,乐器多为中原特色,歌辞基本为鲜卑等少数民族的创作;南朝乐府数量繁多,皆由民间徒歌披之管弦进而发展成熟,吴歌、西曲从其发生地吴越和荆楚扩展至朝廷上下.南北朝乐府因其独特的地域特色而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9.
南北朝时代,中央政府的乐府机关亦跟汉代相似;搜集民歌,配合音乐演唱.《敕勒歌》是北朝乐府民歌.它保存在《乐府诗集》“杂歌谣辞”里.北朝民歌流传至今的作品,绝大部分均在“梁鼓角横吹曲”内,只有少数几首收在“杂曲歌辞”和“杂歌谣辞”内,一共计约七十首.《乐府诗集》中有这样一段话:“《乐府广题》曰:‘北齐神武(高欢)攻周玉  相似文献   

10.
南北朝乐府民歌在我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们虽然产生于同一时代,但风格迥然不同。本文从感情表现、语言风格、反映内容方面分析了它们的差异;并从地理环境、社会政治文化背景、社会风气、人的性格等四个方面的不同,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中国疆域阔大,南北方无论是在自然环境还是在社会环境等方面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而且在历史上南北的地域分界也多次成为政权的分疆。这些因素造成了南北文学艺术在风貌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中南北朝民歌尤为突出。南歌感情细腻、缠绵委婉、清新自然;北歌词义贞刚、粗犷豪迈、质朴爽直。这种不同风格是由于南北朝不同的社会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合力铸就了不同审美意识在诗歌上的表现。忽视其任何一面,都是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古代以爱情婚姻为题材的诗,有恋歌、思妇、闺怨、嫁娶、婚别、弃妇、寄赠、悼亡等项,习惯上统称为爱情诗。汉魏六朝爱情诗,包括汉代与南北朝乐府民歌中的作品、从汉至隋文人的创作。本文拟结合概况的介绍,谈谈它们主要异同之处,简要说明其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三、对我国汉族文学的影响佛教曾在我国与儒、道成鼎足之势,流行了近两千年。其间,虽然发生过几次佛教徒称为“法难”的灭佛事件,但时间大都不长。在我国几乎整个封建社会的漫长岁月中,佛教及其文学对我国汉族的文学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1.对文学体裁、文学题材的影响我国文学以古代神话为最早,继有诗经、先秦散文、楚辞、秦汉词赋、汉代传记文学和乐府民歌。至魏晋南北朝时代,在建安文学、陶诗、南北朝乐府民歌和骈文兴起的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8月22-27日,借中华艺术金马奖在蒙古国颁奖之机,有幸领略了蒙古国美丽的草原风光,也感受到了蒙古国人民勤劳、朴素、善良和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一路跋涉,纵马驰骋于茫茫草原,金黄的麦浪,悠扬的马头琴声,喷香的奶茶,漫山遍野的牛羊,质朴高亢的蒙古民歌,热情好客的蒙古国人民,青草,碧水,蓝天,形成了一幅如南北朝  相似文献   

15.
《木兰诗》是我国文学史上一篇著名的叙事诗。它大概产生、流传于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在漫长的封建社会,这首民歌,传唱于艺人之口,润色于文人之手,音韵铿锵,歌词优美,为广大人民所喜爱,它曾被改编为各种说唱材料。现代,我们所熟悉的豫剧《花木兰》,就是以《木兰诗》为底本改编的剧本。豫剧《花木兰》,塑造了一个足智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中古时期的南北朝时代,南朝的社会环境相对安定,经济亦较繁荣,“缀文之士,无乏于时”。刘宋时的民歌和声乐也很盛行:“家竞新哇,人尚谣俗”。但南朝许多帝王和士族官僚大地主日益沈溺声色,加上门阀等级制度森严,这不仅渗透到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影响到文学创作。鲍照及其优秀作品,虽“取湮当代”,其“俊逸”的艺术风格,博得后世许多作家和  相似文献   

17.
南北朝时期南北语言差异很大,这种现象从南北朝时期就有学者关注,直到今天也一直是汉语史学家所研究的重大课题。该研究从南北朝时期南北方言词语的角度对这一重大课题进行探讨,以期为揭示南北朝语言差异提供某些资料。  相似文献   

18.
为了深化对南北朝儒学思想困境的认识,运用文献索引与诠释的方法,阐述了南北朝易学思想对儒家礼学与礼制的决定意义。结论认为:汉代易学的气化宇宙观,使气质之性成为南北朝礼学的天道根据;在历史动荡中,《易传》思想被片面把握,乾德的理想不明。这些都使南北朝礼制追逐于外在规范的构建。南北朝儒学在礼学的繁荣背后是精神的滑坡,将心灵的地盘交给了佛道信仰。  相似文献   

19.
流传在赤峰巴林草原的民歌,由于受地域、民族杂居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在演唱上主要有纯蒙古语演唱的民歌;也有蒙语、汉语演唱的民歌等。巴林民歌从音乐的特点与风格来讲,主要有两种,即长调民歌与短调民歌。在赤峰地区的蒙古族民歌是以巴林草原民歌为代表,巴林民歌在旋律上富有蒙古族韵律与蒙古特征的民歌。  相似文献   

20.
炎陵民歌内容丰富,异彩纷呈,具体可以分为“革命民歌”“劳动民歌”“风俗民歌”“苦难民歌”“爱情民歌”和“处世民歌”6类。这些内容丰富多彩的民歌歌词,呈现出情感真挚、朴实自然、爱憎分明的审美特点。炎陵民歌丰富多彩的内容以及由此而呈现的审美特点,是我们了解炎陵历史、社会和生活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