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和西医是分别根植于东方和西方文化中所产生的医学理论体系,两种医学理论对世界医学影响的不同,暗示着医学背后的两种文化对世界影响力的差异.从医学人类学的发展历史入手,站在医学人类学的角度对中医的文化性、西医的生物性加以探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从共时性的角度展现两种医学文化的多元化,为进一步理解中西医的处境以及未来的发展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1930年代,南京中医界倡导中医学革命,强调以中医为本位、中医药并重、中西医两种学术体系平行、可平等对话,号召中医担负“会通”责任,建立中西医比较观,实现中西医融会贯通。此外,南京中医界正视中医理论之不足,主动吸收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希望用科学方法整理中医学术体系,使中医成为独一无二的医学。这是南京中医界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西与西医的交锋对抗中,既立足传统,又寻求合作的一种文化调适。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学差异起源的历史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百年来,自从西方医学在传教士的帮助下进入中国,由于中西医学之间理论和技术的差异,引起了科学界、医学界、哲学界、政治界的纷争和较量,中医药因此而数次陷入生存与发展的困境。在人类的发展需要多种文化、多种学科支撑的今天,这种简单的存废讨论似乎有些太过极端。面对中西医学的矛盾和差异,应该从源头加以消解,剖析其中西医差异形成的历史脉络.比较和分析地域及人文环境因素和思维与语言环境因素在其中发生的重要影响.从而从根源上认识差异,消除差异,实现中西医学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中医现状的分析,认为中医对于疾病的认知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医学文化水平的需要,提出了中医理论的创新是中医发展的基础和主要动力.针对中医的发展趋势,将中医的发展分为4个阶段,即中西医整合阶段、中西医结合阶段、中医现代化阶段和现代化中医阶段(新医学).并提出了中医完整的诊疗体系--病下辨证理论及证候研究的层次论和阶段论.  相似文献   

5.
近代中西医的并存、冲突、交流、互补构成了中国医学发展的一条主线.通过梳理近代中西医论战中的思想流派,可以发现医学论战深层地体现出了玄学与科学、传统与创造的对立,彰显了文化异质的冲突.中医在面对西医的冲击中表现出鲜明的特色性、民族性、主体性以及文化自觉.在全球化的今天,反观中西医论战,承认不同科学与文化之间的差异,用对话代替对抗,有利于构建现代性的医疗体系,实现中医的文化自觉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的中医药发展思想受中国传统文化及其思维方式的影响,并在个人对中医药临床实践的经历和革命与建设实践对中医药的需要中得到深化。毛泽东的中医药发展思想集中表现在中西医关系上:在卫生事业的重要性上,确立“团结中西医”的卫生工作方针;在临床应用上,提出“中西医结合”;在科学性上,主张中西医并驾齐驱。毛泽东的中医药发展思想对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提高中西医结合水平、让中医药走向世界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之争不止是医学上的学术争论,而是中西两种文化碰撞与遭遇的典型符号;数百年里,两者的关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华夷心态、中西并行、新旧之争,从中西医学彼此的称呼变迁,可以看出中西文化关系的嬗变。  相似文献   

8.
从中西医交流史的一个片段 ,论述了中西医学各自特有的独立性 ,不能将其中一种医学体系纳入另一个医学体系中去理解。在现代科学发展的基础之上 ,中西医的独立性和交叉性又是辩证的。  相似文献   

9.
实话中医--中医学及其发展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不是自然科学的分支 ,它一直与中国古代哲学交融在一起 ,没有分离。中医学有着自己对生命本体的认识 ,有着自己特定的思维方式与思维过程。而在对中医学发展的研究中 ,常常将中医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分支 ,对中医学与其它自然科学、西医学和药学作同样的要求 ,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西医学的方法和药学的方法对中医学进行研究 ,这就出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用“实话”将其简单化些 ,让中西医两个医学范式自然地以本来面貌发展下去 ,实在是一个简单而又需要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医学和西医学存在着显著差异,从认识论到治疗观,贯穿在医学的方方面面。通过对中医学和西医学多层面的对比分析,包括对人的认识、对健康的认识及思维方式等角度,比较了中医学和西医学在核心价值观上的异同,认为二者不仅仅是治疗方法或诊断疾病上存在差异,而是思维模式和文化内涵上存在着根本差异,为更深入认识两种医学各自的内涵及差异提供理论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亚欧大陆在文化和技术上是一个历史的整体。在此背景下,西方古典医学和印度、藏古典医学在理论、内容上存在着广泛的联系。继承了印度古典医学知识的藏医学与西方古典医学在体液病理学说、病原学说、疾病诊疗、生理认识等方面存在很多共性。这种联系不是纯偶然性的,我们可以找到不少两种古典医学直接或间接发生联系的证据,值得继续关注。  相似文献   

12.
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是两种不同的管理方式,两者各有其长处,也各有其缺陷,具有较强的互补性。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既需要科学合理、健全完善的制度管理,也需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意识,体现人文关怀的文化管理。因此,在科学规划、健全制度管理的同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文化管理,使两种管理方式形成一种合力,共同推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工业革命以来,教育领域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分裂对立问题引发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而这两种文化的对立性早已根植于人类在探索自然和规训自身过程中物性与灵性的分野。百年来,中外学界一直努力探寻弥合两种文化的方式及第三种文化可能存在的形式,并从学科建设角度讨论两种文化的沟通连接方式以消除两种文化的隔阂。21世纪数字技术特别是元宇宙、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创造了“第三种文化”的雏形。数字技术将人类社会的人文信息与自然物质要素在数字空间相连,形成实现人文与科学协同共进的新型空间,建构了实现学科融合的现实路径。未来如何在数字文化语境中实现两种文化的对话和融合将是新文科建设的突破口。文化产业既是文化与科技发展交叉的典型领域,也是数字文化应用的前沿,可作为新文科建设的试验田来探索未来新文科建设的基本样态和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4.
西医和中医根源于不同的哲学体系和思维方式,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医学文化。西医以还原论分析思维为特点,而中医以整体性意象思维为特征;西医旨在治"人的病",而中医旨在治"病的人";西医药善于"治标"而具有单一性和精确性,中医药追求"治本"而具有多样性与模糊性;西医药学对药与非药界定清晰,中医药学对药与非药辨证施用;西医重在"治已病",中医推崇"治未病"。西方现代医学是一种"生物医学模式",它立足机械还原论而把人当做机器,忽视人的整体性,随着资本侵入该领域,西方的医药已成为资本增殖的手段。对待西医,应该用"生物—社会—心理—环境"相统一的医学模式来超越"生物医学模式",并强调"医者仁心"的伦理道德。中医中药是一种辨证施治的医学模式,它以"天人合一"为哲学基础,以望闻问切为诊疗方法,从整体上把握人的生命机制,在辨明阴阳的基础上看病施药。发展中国医学事业,应该摒弃"中医西医化"、"中西医结合"等错误认知,承认医学界西医、中医两个医学世界和两个医疗系统并存的现实,同时坚持在医学医药领域走中国自己的道路,复兴中华医学。只有让二者相互竞争、相互促进和补充,通过开放性整合创造出新的医学模式,才能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医学是古代自然科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近来有人声称要废除中医,这是对历史的无知。中医学是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生产力性质的文化遗产,它是不会消失的,“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并重”可望成为医学发展的大趋势。新世纪在中医学面临机遇与挑战的背景下,高等医学教育(尤其是中医院校)要重视中医文化的传承和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丰富的文化素质、健康的身心素质、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提高医学教育的质量,才能真正认识中医,传播中医,促进医学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赛珍珠对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启蒙有她自己的独立思考。在作品中,她描写到三种启蒙方式:宗教启蒙、革命启蒙和文化教育启蒙。她否定了前两种诉诸文化霸权和暴力变革的启蒙方式,而是欣赏以文化教育来达到渐进改革的启蒙方式。她的意见在今天也仍然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7.
《疾病解说者》是裘帕·拉希莉的第一部小说集。文章试图在社会建构论的观照下,从比较视域对主流医学与补充医学两种话语进行对比研究,试图揭示西方的理性文明对印度本土文化而言是一种灾难,通过印度补充医学市场中的以帕西为代表的市场医学形象的塑造,颂扬了印度文化中的生命文化与爱文化的主题。  相似文献   

18.
“翻译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把一种语言为载体的内容转换为另一种语言形式的字面翻译,二是把一种语言为载体的文化转换为另一种文化形式的文化翻译。”犤1犦比较而言,文化翻译比字面翻译界限更广,难度更深,因为文化内涵的准确传达除了单纯的语言能力之外,还需要极其重要的一种能动阐释,即要从本土文化的视角对另一种文化进行准确的重新整合和解释。中西文化是两种根本不同类型的文化,属于平行发展、互不冲突、各有偏重、各具特色的两大文化体系。它们不同的渊源和发展道路决定了语言不同的选择方式和不同的组合方式。以中国古典文学的…  相似文献   

19.
试论中医药文化内涵的界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药所处的文化地位、蕴含的人文精神、表现的文化形态、体现的价值观念以及运用的思维方式等,显示的都是文化内涵而不单是医学理论和临床技术.由此可以这样界定:中医药文化是包含和超越中医药本身的一种文化形态.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其他形态融为一体,并渗透到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当中.中医药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20.
在科学社会学视野下,医学和人类学具有同源性,只是缘于自然环境、宗教和图腾等的差异,分化出了中医和西医两大不同医疗模式的医学流派.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东、西方在医学方面一直有交流,特别是在近代西医东进的过程中,西医逐渐成为了中国主流社会认可的治疗方式,而中医有赖于其强大的文化生命力在中国继续存在.然而中、西医在理论、技术、评价体系等方面的差异却很难在短时间内弥合.在当今世界医学西医化的大趋势下,中医、中药学的传统魅力依然闪耀,它所保留和传达出的远古人类社会对于天(大自然)人关系的理解,仍然会成为人类医学的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