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诠释了"臭秽"一词的意义, 重点探讨了该词在汉译佛经中的特定含义及其语源, 纠正了个别辞书释义的错误, 并结合中土文献补充了辞书漏收的义项.  相似文献   

2.
所谓“内部参校法”,就是利用辞书内部的信息,进行相互参照、比勘,以期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订补修正。该方法能有效提高辞书编修的效率,较大程度地减少辞书的失误,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文章结合《汉语大词典》的“水”部修订工作,介绍了这一方法的操作过程,并探讨了其在辞书编纂、修订中的巨大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由阮元、王念孙、王引之所编辞书入手,从三个侧面描述和评价了扬州学派辞书编纂的理论和实践。《经籍籑诂》的前期准备工作,拟定了详细的凡例,选择了学有专长的编纂人员。《广雅疏证》的释义颇具特色:引证丰富,举例精当;穷本溯源,探索由来;因声求义,触类旁通。《经传释词》对虚词的分类包括了古汉语各类虚词的大部:副词、关联词、指代词、语助词、叹词、词头和词尾等。他们的宝贵经验为今天辞书编纂实践和辞书理论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迄今各种语文辞书不下数千种,但经过修订的却很少,究其原因是靠手工修订,学术水平难有大的提高。当前计算机技术和电子语料库已完全能满足语文辞书编纂修订的需要,积极探讨和推进辞书编纂修订手段的现代化,亟待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1915年出版的《中华大字典》和《辞源》 ,开创了中国现代辞书发展的新纪元。虽然两书堪称本世纪初汉语语文性辞书的双璧 ,但学术界的毁誉却大为迥异。《辞源》因其性质及影响而受到较多重视与评价 (虽也有“‘辞源’非‘源’”之讥 ) ,而《中华大字典》却因其义项收列繁滥而受到较多非议。本文从辞书编纂史及学术发展史的角度对之作了历史考察 ,认为该书的释义方式及其历史贡献是不容掩没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据辞书的种属关系,运用概念缩小法,把辞书的客观属性作了三个层次的理论概括:1.辞书与普通图书共同的本质属性;2.辞书与一般工具书共同的本质属性;3.辞书独特的本质属性。本文还对当前辞书质量的讨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移动技术为汉语辞书发展提供了新的驱动力,汉语国际传播为移动辞书提供了新的应用领域,移动网络和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决定了移动电子辞书建设的发展方向和必要性。面向汉语国际教育的移动掌上辞书在内容、表达和体验上有其独特的特征。移动电子辞书给汉语学习模式带来了创新,有利于促进汉语的国际传播。  相似文献   

8.
以现代语言学为宏观审视点,对古辞书进行开拓性探究,从中系统概括古文献语言的特征和规律,是殷孟伦先生古辞书研究的个性特色。其重要成果有:从"词本位"角度研究古辞书,承认传统语言学是独立学科;古辞书社会功能是规范语言与指导生活;为古辞书开了"分类之端";辞书应展示语词纵横历史轨迹;以语义为核心,从语言探语义,辞书义项应具高度概括性。殷氏古辞书论,是建国初期我国现代词典学初步形成阶段的主干部分。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词典学的角度出发,从辞书编纂史、辞书批评、辞书类型学及词典的应用等四个方面简要阐述了辞书理论研究的形成、发展及其成就,同时就语言学和词典学的关系以及语言学对辞书理论研究的影响作了进一步阐述。  相似文献   

10.
论辞书的客观属性──也谈辞书特性和质量标准黄孝德本文据辞书的种属关系,运用概念缩小法,把辞书的客观属性作了三个层次的理论概括:1.辞书与普通图书共同的本质属性;2.辞书与一般工具书共同的本质属性;3.辞书独特的本质属性。本文还对当前辞书质量的讨论,提...  相似文献   

11.
语海钩沉     
无出其右 意为论成就谁也超不过他,对他的业绩给予极高的评价。辞书未收。  相似文献   

12.
辞书与书证     
辞书与书证王光汉关键词:辞书,书证,释义,立目辞书使用书证,主要作用有二:一是用作释义的证明,二是用作立目的依据。从辞书科学化的角度讲,书证的使用对于有的辞书,诸如语词辞书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没有它,释义和立目似乎就有了某种随意性,没有东西可以证...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永乐大典》在同一种辞书间单字的排列顺序问题。在同一种辞书内部,《永乐大典》所引《洪武正韵》与八十韵本《洪武正韵》的韵序、字序完全相同。《永乐大典》在引用《说文》、《集韵》、《龙龛手鉴》、《五音类聚》时,单字的排列并非是按照所引辞书的前后次序加以排列。  相似文献   

14.
我国悠久的辞书编纂实践留存了大量的有关辞书编纂的文献。对这些辞书编纂实践和留存文献作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深入考察,可以看到我国辞书编纂中关于辞书社会功能的阐发不仅早已存在,而且较为全面。辞书不仅是历代统治者观照民风民俗制定国策的依据,也是振兴和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工具。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对于我们这个历史悠久、地域广袤的国家来说,辞书广泛收录字、词并对其释义,更能沟通古今方俚,规范和方便语言教学,这对于提高整个民族的语言素养和文字表达,乃至国民文化水平都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古代辞书向现代辞书的转变高兴关键词辞书,过渡阶段,释义,转变,检索从我国现存著录最早的辞书(史籍篇)的问世到今天,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笔者根据徐祖友、沈益先生编纂的(中国工具书大辞典)粗略作一统计,从先秦到19世纪末,我国约有各种辞书440多部...  相似文献   

16.
果树类词语在汉语辞书中占据重要地位,然汉语辞书在义项的设立和排列上大多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类型学视野下,运用对比方法考察了汉语辞书果树类词语义项的设立和排列,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引用语大辞典》是我国辞书界一部填补空白的大辞典。该辞典以其独特的方式,展示了汉语引用语语源及其涵义的历史衍化规律。辞典中所蕴含的辞书编纂法,不仅可向包括引用语辞书在内的各类辞书编纂提供有益的镜鉴,同时也因其具有的理论价值,必将成为当代词典学研究的对象。  相似文献   

18.
清代出现了数量众多的具有辞书性质的俗语专书,在俗语的收集、考释以及辞书编纂等方面呈现出新的局面。与中国传统工具书编纂的字本位观念相对比,清代俗语辞书是以词和语为训释对象的,特别是双字词语和各类熟语成为收录的重点,说明在清代学者心目中它们已经是语言运用中一种现成的单位了。俗语辞书收录单字数量非常少,而且绝大部分是作为词汇性单位而非纯粹的文字性单位收录。辞书的编纂和收目反映了清代学者词语意识的发展,清代十二部主要俗语辞书所收双字组合的性质以及产生时代表明清人已经具有了朦胧的词的意识。  相似文献   

19.
金桂飘香的10月,江城武汉迎来了第二届全国辞书学研讨会的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38人,多是我国辞书界的专家和学者。他们相聚武昌,就辞书学的各种理论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这次学术研讨会是由湖北大学辞书室、湖北辞书出版社和上海辞书出版社三家联合举办的。1989年10月12日上午举行了会议开幕式,16日会议结束。这次研讨会的主要议题有以下四个方面:(一)辞书编纂的规范和创新;(二)单语和双语语文词典的理论研究;(三)辞书  相似文献   

20.
在长达千余年的实践和理论探索中,佛经汉译走过了一条漫长的历史道路,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这些经验对当今的中国典籍英译具有启示作用。文章通过考察佛经汉译中原典概念体系的建构过程和评价《一切经音义》及《翻译名义集》等辞书的理论贡献后得出结论:(1)典籍翻译中概念体系的建构是个历史过程,概念术语的翻译有继承性;(2)适时编写相应辞书对概念术语英译进行理论总结,形成一些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