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政府及其部门中,人们常常把领导者称为"领导",这是在我国特定环境下形成的,却导致在我们的理论研究中,学者们往往把"领导"当作领导者来表述。而从实质上分析,"领导"是一个动词,是作为一个合格的领导者所必须完成的"规定"动作,执行它的人则是领导者。另外,"领导"一词还出现在了管理学中,这就更增加了人们对"领导"一词的混淆理解。本文从"领导"在领导学和管理学中出现的历史渊源不同、"领导"的本质内涵不同、在领导学和管理学中的执行人不同三个方面阐述了"领导"一词在不同视域下不可混用,以为我国的领导学和管理学做一个基础性研究。  相似文献   

2.
为了快速、准确地实现领导目标,领导者需要率领部属步调一致,共同奋斗.然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比如任务重、时间紧、工作难度大的时候,有些领导者自然而然地会把注意力投向那些责任意识强、工作热情高、创新能力足的部属,把更多的担子和更重的任务交给他们,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鞭打快牛".应当肯定,在适宜的条件下,偶尔一两次"鞭打快牛",不失为保证领导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但在现实生活中,"鞭打快牛"次数多了,久而久之它就不再灵验,从而让领导者困惑,令部属茫然.  相似文献   

3.
王友富 《决策》2007,(1):60-60
一个要让组织信任、同志信服、群众信赖、后人信仰的领导者,最重要的一条是善于"推销自己". 当然,领导者"推销自己",不是为自己涂脂抹粉,不是为自己添油加醋,不是为自己歌功颂德,不是为自己树碑立传,更不是为自己肉麻吹捧,而是把自己正确的主张、思路、决策和行动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与上下左右主动接触和沟通,让其在了解的过程中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帮助修正和完善提高,进而取得共识,并在实施过程中全力支持、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4.
正理论上,集体决策是一种选择,就是在备选方案中选择一种。这种集体决策一般只有"通过"与"不通过"两种结果,不会产生新的方案,也不会有领导者提出保留个人意见。但是,在领导实践中,班子的集体决策,很少会遵循这个规则。因为领导活动是丰富多彩、随机应变的,而且必须事事体现"班长"的意志,所以大部分事情不宜采用"选择"来做决策。通常的做法是,有关职能部门根据"班长"的授意,拿出一个比较  相似文献   

5.
付倩倩 《决策》2012,(10):42-44
科学决策事前要关注目的,事后要关注结果。不仅决策的制定要注意民意表达,决策的执行同样不能忽略民意表达。"策要放,决要收"《决策》:毛泽东有一个著名的论断,决策和用人是领导工作的两件大事,那么究竟什么是"决策"呢?刘峰:关于决策我想做以下几个区分。首先,决策的"策",实际上是出主意,即所谓的建言献策,当然这个出主意可以是领导自己出,也可以是别人帮着出,"策"是可以外包的;而"决"是选主意,选主意一定要留给决策者、领导者。也就是说,"策"是言,"决"是行,"策"是务虚,  相似文献   

6.
当把系统论的观点引入现代的组织活动中时,我们就会发现要素、系统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客观地发生着变化,领导者所依附的组织可以作为相对中观的"系统",它生存和发展的内外情境都在发生变化.无论是作为"环境"的领导情境,还是作为"要素"的追随者,任何领导活动都是领导者和追随者双方在一定领导情境中的相互影响,这种情境既包括静态上的组织内外环境,又包括动态上的组织环境的发展走向,这种走向通常被概括为"势"."势"就是组织的领导者和追随者活动于其中的领导情境,可分为相对微观而静态的情势和比较宏观而动态的趋势.从逻辑上看,领导者需要在"识势"的基础上,既顺应趋势——"顺势",又制造情势——"造势".  相似文献   

7.
时下,不少党政机关在总结工作时往往把"一把手亲自抓"作为最重要的经验,在对下部署工作时也反复强调"一把手要亲自抓".这一现象说明,"一把手亲自抓"在一些人的观念里已经成为一种定式,似乎无论什么工作,只要"一把手亲自抓",就说明"领导重视",工作就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成效.对于这一定式的正确性,笔者有诸多疑问.  相似文献   

8.
"学生"和"考生",一字之差.却天渊之别!家长是人,教师是人,学生是什么? 学生也是人."人" 是高山大海,"分数" 只是小丘小溪;"人" 是蓝大苍穹,"成绩" 仅是天上的一星一辰;"人" 是一部伟大的史诗,"排名" 不过是其中的一个标点一个符号.所以,我们不能将学生异化为考生.要教育他们做一个大写的人,做一个双脚踏地而永远向上的人.  相似文献   

9.
正一、值得关注的问题:领导决策"宜家效应"领导者在决策过程中往往会陷入一种付出得越多、爱得越深就越难以自拔的"宜家效应",致使笨拙的领导决策频频出现,让事业蒙受重创。领导决策"宜家效应"即是指,领导者在某项决策上花的时间越多、费的精力越大,就越难以改变当初做出的决策的现象,即使这样  相似文献   

10.
柴继锋 《决策探索》2006,(12):12-13
一、整合行业资源,深化专业化改革,突出内部自困之围 任何一个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构成企业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但劣势部分却往往决定着整个企业的水平.企业就像一只"木桶",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这就是"短板理论".问题是"最短的部分"是企业中一个有用的部分,我们不能把扔掉,否则你会一点水也装不了!劣势决定优势,劣势决定生死,这是市场竞争的残酷法则.企业领导者要做的首要问题就是迅速找出"最短的一块",尽快把它补起来.  相似文献   

11.
盛李锐 《决策》2007,(9):18-20
蒋国星在睢宁所走的改革之路并不平坦. 不平坦不仅仅因为他是"苏南干部下苏北",更在于"他的理念太超前了".睢宁当地官员的评价是,"他做任何事都有办法"、"好像在他面前没有困难",对于睢宁的施政团队而言,蒋国星是一位领跑者、传播者,有时候也是谈判人、救火员.睢宁人对于蒋国星两年来在睢宁治政的评价则是各异,有一片喝彩,也有议论纷纷.  相似文献   

12.
"亚服从",是指对领导的决定、指示、要求不认同,迫于压力或纪律不得不服从,或者部分服从的一种状态。通俗地讲,"亚服从"是口服心不服。"亚服从"的状态对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程度的损害,当这种损害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将会导致被领导者对领导者思想、言语甚至行为上的反抗。这种状态不利于工作的开展,不利于效率的提高,更不利于单位内部的和谐。基于此,领导者要高度重视部属的"亚服从"状态,不断改善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以便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改善部属的"亚服从"状态,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13.
一、抓好办文、办会、办事"三个点" 1.办文力求精品力作.在办文上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好公文起草,既注重"文以载道",克服文稿"硬伤",严把政策关,引用政策原汁原味,结合实际入情入理;又讲究"成文之法",避免文稿"软伤",严把文字关,追求文字表达"准、实、新".办公室工作人员要做到身在兵位、胸为帅谋,从领导平常谈话中琢磨其思路,从领导每次改稿中领会其风格,力求文稿思路清,贴近领导决策;高度够,站到领导层面;表达准,体现领导意图;特点明,彰显领导风格.  相似文献   

14.
领导干部在行使权力、实施领导的过程中具有多种"两重性",认识并把握好这些"两重性",有利于提高领导效力. 履职之初的角色定位,明确其领导与管理的"两重性".领导者的职责是决定做正确的事,管理者的职责是正确地做事.  相似文献   

15.
转型发展的当下,"为官而不为"的"庸官"应被彻底淘汰出局。治"庸",应提升领导者绩效评价标准,"无为"就"无位";完善领导者行为结果认定,"无功"就"问责";严格领导者管理能力考核,"无思"就"让贤";强化领导者行为过程监督,"无求"就"让位";注重领导者思维认知更新,"无欲"就"退出"。  相似文献   

16.
王敬瑞 《决策》2007,(2):59-59
"斧子",敢用"斧子"是领导作风果断的象征.一个领导者没有魄力,就拿不起斧子,就果断不起来.一个没有胆量的领导,就是手中缺把斧子.斧子是处理急事、难事不可缺少的工具.用斧子来处理矛盾,不仅表现出领导者的果断,也表现出领导者的力量和权威.  相似文献   

17.
话说"闲杀"     
对于人才的扼杀,我们平时听得最多的是"捧杀"与"棒杀"两种所谓"捧杀",就是一旦发现你是个人才,就纷纷伸出"热情"之手,在你的头上戴上五彩斑斓的"帽子",把你捧人云里雾里,让你不辨东南西北,昏昏然,飘飘然,然后再把那"热情"之手悄然抽回,让你重重地摔下,"非死即伤";所谓"棒杀",就是一旦发现你是个人才,就对你吹毛求疵、挥动大棒,于一阵阵"吆喝"声中,让你"非聋即哑"."捧杀"与"棒杀"都是可怕的,其实,在这两种扼杀之外,还有一种更可怕的扼杀,我把它称之为"闲杀".  相似文献   

18.
领导者和下属长期相处,下属对其处世态度、行事风格、工作方法、脾气性格等都了如指掌,就可能导致下属对其失去新鲜感,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审美疲劳".下属对领导者的"审美疲劳"会不同程度地削弱领导者的亲和力、号召力和单位的凝聚力.因此,领导者如何在下属面前保持恒久的人格魅力、影响力和号召力.是一个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谢锋 《领导科学》2002,(15):30-31
决策,是领导者的重要职能,是领导工作的起点和核心内容.决策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决策执行效率的高低和所决策问题的解决程度.然而,在决策实践中,在一些领导班子的决策会议上,却存在着一种不正常的"求同存异"现象.  相似文献   

20.
下属单位或有关部门召开会议,总希望领导到会讲话,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其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为了使领导尽快进入"角色",会议组织者大都会提供一份讲话稿,并请领导秘书把关修改.因此,跟随领导的秘书都可能不期而至地遇上一些由下属单位或有关部门提供基础稿让你"把关修改"的文字活,我们称之为"来料加工".这种"把关"与领导核稿有很大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