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语第三人称代词"他"在双宾语句中作间接宾语时,语义指向有三种情况:实指、虚指、或实指或虚指.虚指的原因既跟双宾语句的结构有关,也跟认知有关,同时也与"他"本身的语义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语料的基础上,对英语中的第三人称单数代词“IT”和汉语的“它”在语篇中的指称功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1)“IT”与“它”都可回指,用法也基本相同;(2)在预指方面,“IT”在一些特定的句型中常用于预指,而“它”很少用于预指;(3)“IT”和“它”都用于泛指,但“它”指称的对象相对来说比较空泛,不如“IT”那么具体。另外,“IT”有时还可用来指称人,“它”则没有这种用法。  相似文献   

3.
零照应(Zero Anaphora)是指在语句的连接中,本应出现的指同表达却被省略了,它是反映汉语特点的一种指同手段.零照应在汉语中的广泛使用是与汉语的"意境性"和"暗示力"强的特点分不开的.它的使用频率与语体性质、指称对象的性质、指称对象在句子中所承担的语法作用以及指称的连续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相对于汉语,英语的逻辑性较强,因此在英汉互译时,应考虑到英语和汉语的不同特点,对一些指同表达做出相应的增加与删除.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中“自己”用法说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己"在现代汉语中具有三种作用照应、强调、类指.照应功能是"自己"的一个最基本的功能,可以分为"近距离照应"和"远距离照应"两种情况.起强调作用和类指作用的"自己"也能进行照应,但只能表现为"近距离照应".  相似文献   

5.
吕叔湘先生在《中国文法要略》中将汉语的"确定指称"分为"特指""承指"等类别。沾化方言中的"了(那)"就专用于承指,与吕先生对近代汉语的观察相合,而这种用法又在近代汉语晚期的作品——蒲松龄《聊斋俚曲集》中得到了印证。另,在沾化方言中"了(那)"逐渐虚化为定语和中心语间的联系项,在很大程度上担负起了结构助词"的"在北京话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考察汉语近指代词"兹"、"此"、"这"的历时更替过程后可以发现:春秋以前近指代词主要用"兹"来表达;西周开始,人们使用声近义通的"此"来代替"兹",春秋时期即完成了这一更替过程;唐代开始出现的"这",在宋代发展成熟,至迟在元代取代了"此"的主导地位并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7.
"深喉"在美国英语中本指一种性行为,并用于美国电影名;后来指水门事件里的"告密者"。汉语借入这个词,指熟知内情者、举报人等。本文指出这个词词义的发展演变是换喻和隐喻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解释了它在汉语中广泛使用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仪式是特定人群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具体表达形式,人们为达到某种特定而实用目的而举行。透过作为表象的仪式,有助于阐释特定文化的意义和本质。蒙古族传统"安代"仪式历史悠久,驱魔治病,整个仪式充满了指号意蕴。借助于皮尔士的指号理论,从象似、标指、象征三个维度分析仪式文本,蒙古族传统"安代"仪式隐喻性叙事中的文化动力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9.
黄志强在《"因明研究"指误》《评因明研究中的几个误区》二文中对因明研究中的七处"指误",混淆了属、种概念与属性概念、具体概念,对陈那因明的同、异品、因三相、九句因的涵义理解有误,对三支因明中的推理性质、推理规则等的看法也存在问题,有不少是黄文的自误。  相似文献   

10.
"复用"是指疑问代词在句子中重复出现两次以上的使用现象.笔者整理了近代汉语中疑问代词"多少"复用的主要格式,如"V1 多少 V2 多少"、"多少 N1 多少 N2"、"N1 多少 N2 多少".现代汉语中"多少"的复用在已有格式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产生了新的格式,如"多少 多少"、"多少 N 多少 量词"、"多少 量词 (N1) 多少 量词 (N2)".  相似文献   

11.
《墨子》中的"是"是一个高频词,最主要的用法是作为指代词以及连词语素,形容词、系词以及其他用法相对较少。在"是"作为指代词的用例中,绝大多数是回指用法;而在回指用例中,绝大多数是回指陈述用法。由《墨子》中指代词"是"中各种用法以及语法化的两个条件(语义适宜性和高频率)来看,现代汉语判断系词"是"很有可能是来自指代词"是"的回指陈述的功能。在回指陈述较为简单的句式中,代词"是"的回指功能不是必要的,又因"是"与后面的成分构成判断句,故代词"是"得以演变为系词。  相似文献   

12.
贾戈尔给出了处理英语反身代词回指照应问题的范畴类型逻辑系统LLC,但汉语反身代词的复杂性使得LLC并不能对其加以处理,为了弥补LLC在处理汉语反身代词回指照应中的缺陷我们才要对其进行修正,进而得到系统(Bi)LLC。汉语反身代词在回指照应问题上具有"长距离约束"、主语倾向性、"次统领约束"和先行语后置等特殊性,范畴类型逻辑系统(Bi)LLC可以处理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大海 《山西老年》2008,(10):33-33
现代汉语中的"千金"是指对女孩子的爱称。而它最早却是对男子的称呼。据《南史·谢诎传》记载,安徽当涂的谢诎,10岁时就能文善诗,被人称为神童。  相似文献   

14.
说秦汉“婴儿”称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秦汉时期文献所见"婴儿"称谓,涵义有所不同。或指"初生"儿,与今义接近。或指幼儿,与"大人"对应,义近今人所谓少年儿童。或说"女曰婴,男曰儿",自有性别区分。当时"婴儿"称谓指代对象的复杂,体现秦汉时期是汉语社会称谓形成和使用逐步确定化的历史阶段。其情形,或亦与"由上古汉语向中古汉语的过渡"有关。而未成年人的生活情境与社会地位,也可以通过相关现象得以反映。  相似文献   

15.
"如何"是近代汉语中"何"系疑问代词主语功能的代表,尽管其使用频率很高,但却只能出现在"如何+是/关系代词+Y"结构中。唐宋时期,疑问代词作主语功能比较单一,疑问代词能否出现于主语位置与其指别性特征密切相关。高指别性的疑问代词能够增加疑问代词的话题性,因而可以作主语;而低指别性的疑问代词如果充当主语则会引起语言内部诸多层面的矛盾。  相似文献   

16.
以往语言学界对中动结构的研究,主要局限于传统的静态分析,多数是从组合关系入手,在句法结构上将其分为典型的和非典型的。而从认知视角进行动态研究,由聚合关系入手,中动结构可区分为"类指"与"定指"两种类型,与之对应的语义变化、语用差异以及在隐含施事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定指"中动结构表述在特定语境下,具象的客体主语在动作过程中的属性或状态;只有"类指"中动结构才有类属性、规律性和普遍性的特征。此分类方法颠覆了国内大部分学者认为的中动结构的类属性特征以及表述普遍性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及其"中的"其"原本主要回指前面的语法单位,起到连贯前后并列项,使后一并列项从形式上由无定到有定,由泛指(generic)到专指(specific)的作用.但是,一定的语境,使得"其"的回指变得可有可无,或因汉语的省略定势与节律阻止回指说,直至不能说有.由有回指到可有可无,到不好说有,到没有回指的过程,就是"其"的化石化(fossilization)过程.  相似文献   

18.
赵朴初认为,"人间佛教"有三层本质意涵:一指佛教以人为本的根本立场,强调佛法持重人生安立问题,以人们的幸福诉求为终极关切;二指佛教"人间成佛,即人成佛"的成佛逻辑即"人学菩萨道"的教法,认为世出世间一体不二,成就圆满人格即成就佛果究竟;三指佛教的根本属性即社会性,强调佛教是施设于具体时空中的社会实体,必须合理契机地适应社会、利益人间。"人间佛教"这一概念是对佛教人本立场、利他精神、利生实践的总概括,与西方语境下的"宗教世俗化"没有内涵上的相通性,与汉语语境中打着佛教旗号的"庸俗商业化""市侩功利化"行为更没有理论和现实上的因果关联。  相似文献   

19.
梅祖麟先生1986年评吕著《近代汉语指代词》时提出一个观点:“近代汉语指代词的音变都不怎么合乎规律”.支撑这一论断的是所谓“合音”说.然“合音”说既有悖于汉语音韵传统,亦不获汉语方言学支持,更将假借字当“真”(本字),在近代汉语史上只说旧质承继,不见新质产生.近代汉语指代词的语音及其音变,是有其规律的,今普通话指代词系统的词形和语音,是近代汉语历史演进、各大方言“准通语”相互激荡而成的自然结果,毋须动辄以“非汉语影响”来说事.  相似文献   

20.
"琵琶"是汉语中典型的联绵字,构成这一联绵字的两个词都是有意义的。"琵琶"写作"枇杷",是因为它属木制品;写作"批把",是因为它用手弹拨;写作"琵琶",则是因为它是琴弦类乐器。不论是那种写法,作为汉语中的两个词,分别从语音上表示了该乐器或上下或前后的弹拨方式的语义,并且与弹拨时发出的声音有密切的关系。只因这两个字共同表示了一种具体事物,加上字形的改变,使其不能再单用,也不能再与别的词组合运用而成为联绵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