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服务型政府是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生态文明包含着制度层面对工业文明的的超越。生态文明视阈内服务型政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保持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平衡,并保证人与自然在社会中的和谐发展。目前我国在构建服务型政府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必须从加强政府提供环境公共产品的职能、完善生态型制度建设、改变政府生态治理方式等方面探寻构建服务型政府的生态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
张碧文  孙秀 《决策与信息》2011,(10):79-79,194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工业文明在走向辉煌的同时,伴随而来的是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气候变暖等一系列问题,危及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破解这些难题,需要人类确立新的生态文明观,构建新的生态文明理念和发展方略。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是当今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掌握着公共资源和公共权力的政府及政府官员,理当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担当起更多的责任,理当在政策导向、绿色GDP考核体制、环保制度创新等方面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曼坚实更具体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江楠 《领导科学》2012,(29):40-41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各级政府应明确自身肩负的生态责任,对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主导作用.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各级政府应因地制宜地制定和完善环境保护的规章制度,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积极提倡节能减排,促进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利用政治、经济、法律、宣传教育等多种措施,积极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一步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我国是传统工业文明的迟到者,因此绝不能在生态工业文明的路上再次落后.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是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发展工业循环经济生态园区是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的重要途径,但目前福建省的园区建设尚存在一些障碍。该文通过分析福建省工业循环经济生态园区的建设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园区建设的突破路径,以期为福建省工业循环经济生态园区建设提供可借鉴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科学咨询》2009,(3):25-25
答:理解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明确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其次,要明确建设生态文明是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形成的认识成果,也是在建设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实践成果。建设生态文明不是否定工业文明,而是强调先进的工业文明必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们在享有现代物质文明成果的同时,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和生态危机的持续显现,使自然环境这一人类生命支持系统已经脆弱到不堪重负的境地,也使人们开始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十二五"将"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纳入未来五年中国发展目标,说明政府已经对此有了高度的重视。政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是加强其生态责任。而当今生态问题的一个主要根源便是政府生态责任的缺失,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在于政府决策中的生态自觉。本文将从经济建设中政府生态责任的意义、政府生态责任的缺失以及强化政府生态责任的对策这三个方面来详细论述经济发展中政府的生态责任。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和新追求,生态学和人类生态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科学基础。理性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人类历史上不同文明形态发展阶段都贯穿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考和社会实践选择,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继承、批判与提高。生态建设为生态文明打基础,生态文明为生态建设指明方向;寓生态文明于生态建设之中,并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生态建设层次,发展生态文明的文化和理念,推进生态文明社会实践,是符合国情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出了以人为本和生态经济伦理要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是要求在现代性生态危机困扰着人类的背景下,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扬弃工业文明时代社会发展的片面工具理性模式,主动选择能够实现人、自然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如何正确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答:理解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明确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其次,要明确建设生态文明是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形成的认识成果,也是在建设物质文明过程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中,这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城市的创建是当前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其首要任务就是80%的乡镇必须通过生态乡镇条件考核,这是一项艰难而巨大的工程.该文总结了三明市创建生态乡镇过程中出现的主要困难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创建生态文明乡镇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建设从政府单一化的管理模式向各主体的合作治理模式转变,是不断实践的成果。现阶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主要是政府主导的单一中心治理模式,不利于合作治理各主体之间的长期发展。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柔性合作治理的主要路径有:强调第三部门的"本体论承诺",加强企业管理伦理建设,构建以第三部门为主导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广泛研究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从政府利益障碍的独特视角去研究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地方政府的利益是阻碍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障碍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文明的一种高级形态,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生态文明,破解生态环境恶化的难题,最重要的是从“治本”入手。这个“本”就是深藏于公众内心的以生态道德意识为核心的生态文明意识。只有在全社会树立起生态文明的意识,才能真正把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奋斗目标落到实处,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部委声音     
《领导决策信息》2009,(22):M0002-M0002
周生贤 环境保护部部长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修正工业文明弊端,把环保理念和要求全面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从再生产全过程制定环境经济政策,将环保理念贯穿于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各个环节,将环保要求体现在工业、农业、服务等各个领域,落实到政府机关、学校、社区和家庭等社会组织。  相似文献   

16.
《领导决策信息》2013,(29):2-18
生态文明贵阳会议自2009年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四届,目前已经成为政府、企业、专家、学者等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探索和经验交流的重要平台。2013年1月,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外交部批准,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升格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这是我国目前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全球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进  相似文献   

17.
《领导决策信息》2014,(23):16-17
正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系国家未来的长远计划。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处的必然选择,同时是建设特色社会主义中国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凸显了政府加快污染防治的坚强决心,指明了严格防治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路径。继2013年福建省获国务院支持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之后,6月5日,《贵州省  相似文献   

18.
正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文明的一种高级形态,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生态文明,破解生态环境恶化的难题,最重要的是从"治本"入手。这个"本"就是深藏于公众内心的以生态道德意识为核心的生态文明意识。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分析四川省旅游产业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从政府、旅游者、企业以及社会等方面提出了推进该省旅游产业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些建议,以期为其他地区发展生态旅游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生活,关乎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建设总布局,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兴,文明兴;生态衰,文明衰。”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下决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省委、省政府确立了“绿色决定生死”的理念,省十次党代会把生态文明作为“文明湖北”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明确提出“支持十堰打造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