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一直都崇拜姐姐,嫉妒弟弟。他们一个被父母委以重任,可以在任何事上有不小的发言权;一个可以无休止地冲父母撒娇,而不必担心招致他们的呵斥。而我挤在这两个得势得宠的家伙中间,每每都需要绞尽脑汁地想些歪主意,才会稍稍靠拢我一个又一个的小理想。这让我总是会恨母亲,为什么要把我生下来呢?在我的成长岁月里都一路让我头疼。不知道怎样做才能既不被人识破狡猾,又顺利达到目标,难道他们将我生下来,就是要给我呵斥和忽略的吗?  相似文献   

2.
出了校门,我才发现厚厚的云层遮住了月亮,整个世界变得朦朦胧胧,一切都模模糊糊的。校门前看不见一辆车,我心里越发埋怨老师,为什么拖堂,让我们放学这么晚。想到回去将面对爸爸妈妈的“过堂”:今天作业完成了没有?小测验得了多少分?你要不努力,考不上重点,就没有前途……越想我心里就越黯淡。难道考不上重点,我就真的没有希望了吗?可考不上的毕竟是大多数啊,我可能是金字塔尖上的幸运者吗?  相似文献   

3.
我发现,只有在为数不多的场合,我亮出博士身份才会起点作用,如订飞机票或订戏票,向高级饭店请求保留席位等。但是你们想过没有,除了我以上所讲的这些用处之外,你们花费大量时间接受高等教育的理由是什么?为什么那些教师要你们读书,要你们写文章,做读书笔记和学期论文呢?还有那些小测验、考试和无休止的提问。你们究竞为什么要让自己忍受这场折磨呢?  相似文献   

4.
司马南发言时哭了,司马平邦看电影时哭了,我面对那些壮烈的场面时,用《水浒》里的话说,“也落了几滴英雄泪”--大老爷们儿用词要讲究。除了英雄泪,我这儿还有困惑。我看电影和看完以后有个问题挥之不去:篇名叫《兰亭》,可片子里怎么见不到兰亭呢?这个问题我一直在想,到这会儿终于想明白了。兰亭实属“虚笔”--不在而在。这个虚笔未必是创作者的“主观故意”,但却是这部作品的客观效果。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就需讲清楚“兰亭”究竟是什么了。刚才进这间屋子,发现屋门口有副对联:“静坐多清趣,悠游快此生。”这就是兰亭,这就是中国文化中的兰亭:浪漫、闲适、超然、自在。多舒服啊,中国人人都这么舒服那就叫“太平盛世”,世界人人都这么舒服那就是“天下大同”。兰亭的舒服当然是一种比较高级的舒服,由魏晋时期包括王羲之在内的士绅阶级首先搞起来的。高级舒服、低级舒服都是舒服。舒服是什么?用今天的流行话说,就是一种“普世价值”,不但中国人喜欢舒服,哪国人都喜欢舒服,都追求高级的舒服。难怪影片中的日本姑娘心心念念非要见上兰亭一面呢,难怪姑娘的商人爹爹口口声声恳请中国的贸易伙伴帮闺女实现“兰亭梦”呢。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章史要略》出版了。我想借着这篇后记,谈谈文章史研究的三个问题:1.从事这样的学术研究有什么实际意义?2.我在这本书中提出了一些什么新的东西?3.我为什么要或者为什么会从事这项研究?对这些问题作个介绍,也许有助于读者理解这本书乃至一个学科建设的意义c从事这样的学术研究有什么实际意义呢?说得简单一点,就是为了帮助我们真正了解文章这种实用性、单篇性书面语言的特质,帮助我们搞好大学的写作教学。从60年代直到90年代,我们似乎随时都可听到提高实用写作能力的呼声。那么,什么是实用写作能力呢?实用写作能力的结…  相似文献   

6.
对于作文.有很多同学可能有这样一种感受:觉得作文写得不错,文从字顺,中心也明确,可总得不到一个让自己满意的评价,为什么呢?原因恐怕是多方面的。在这里我想就作文中应注意的“两美”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7.
有时候我坐在豪客来,想喊服务员但是服务员有很多个。有站在柜台里的忙着结账,有站在门口的忙着带客找座位。被视若无睹时我就想,为什么这些餐饮店老板不让服务员们统一穿球衣呢?前胸后背都有巨大的阿拉伯数字,这样叫起来更方便,那个,×号服务生,我的牛排不是说了不要意大利面条吗7我不是说了我要换成土豆泥?  相似文献   

8.
《新少年》2009,(9):14-15
我是一个追星族,我喜欢的明星是韩庚,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我的好朋友。没想到,第二天,这个朋友也喜欢韩庚了。我想不通,她为什么要跟我学呢?  相似文献   

9.
人在旅途     
假如,我是只小鸟,我会把树上害虫全部吃光,让大树枝繁叶茂,茁壮成长。假如,我是孙悟空,我会把世界上的坏人都抓起来,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居乐业。假如,我是一位神仙,我会让台湾回到祖国妈妈的怀抱,使祖国和平统一,繁荣富强。  相似文献   

10.
记得初上讲台时,我对作文教学常常是束手无策;而今,已指导学生在《小学生周报》《作文世界》等数十家刊物上发表习作225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进步?我想,主要是把握住了作文教学的三条成功法则。  相似文献   

11.
去年.我新接了一个班,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我发现这个班大部分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甚至惧怕,每次习作对于他们而言都如大难临头。收来一阅,更是让人担忧,文章空洞无物,条理不清的现象普遍存在,如何点燃他们对作文的兴趣,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呢?我认识到只有那些形式活泼、贴近学生生活和心理的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12.
读者调查表     
朋友来电话说,来看看我吧.想你了。 我说既然是你想我了,那为什么不亲自来看我呢?你已经“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了,有的是大把空闲时间。他呵呵地笑,说忙着照顾老父亲呢,他那病,须臾离不开人的。  相似文献   

13.
一次,在学习老舍的文章——《母鸡》时,我依照惯例让学生说说预习时的困惑,一个学生提到:老舍在文中说“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为什么用上“不敢”这个词呢?这是我在备课时疏忽的问题.仔细一想,在这篇文章中“不敢”一词的确值得推敲。于是.我决定舍弃我原来的教学设计.重整教学思路.以“不敢”作为连接老舍前后情感变化的纽带.  相似文献   

14.
偷偷读书     
于艾香 《社区》2012,(23):5-5
每个人的读书都与自己的独特经历有关。我读书就有令我自己都不解的特殊情结。我喜欢偷着读书。越是偷着读,我的兴趣越高。何谓偷着读?简言之,背着人读。不让人知道,悄悄地读,装作是没有读书地偷着读。这个偷字.真是涵盖了我读书的全部心态。为什么要偷着读呢?追溯起来.与我小时候的经历有关。  相似文献   

15.
真情无价     
读完这篇故事,有句话让我久久不能平静,当“他”发现古碗是赝品的时候,他自问:“为什么自己会看走眼呢,怪知识浅薄,还是学艺欠缺?好像都不是。”确实,那都不是——因为他对“收藏很有一番见地”。  相似文献   

16.
王佳欢 《新少年》2009,(1):86-86
有一天,妈妈叫我到超市去买透明胶带。买回来以后,我看到妈妈用它粘坏的东西或裂开的塑料布。 妈妈每次都用了很多,可还是用不完。我想:透明胶带到底有多长呢?这么小小—个圈儿圈儿,咋会这么禁用呢?我问妈妈,妈妈却不告诉我。我非常想弄个究竟。有一次,机会终于来了,妈妈又让我去超市买透明胶带。  相似文献   

17.
《人生与伴侣》2011,(6):50-50
据我认真观察,有些人脑子不好跟脑萎缩一点关系都没有。有段时间,我都开始怀疑我的大脑上有没有褶了,经常话说到半截,忽然忘了要说什么了,得站那想半天。有时候要拿件东西,挑帘栊的工夫,就给忘了,干呼“我那个那个那个哪儿去了?”有人搭茬儿,哪个啊?而我得从为什么会站在这儿开始倒着往前想。  相似文献   

18.
为什么每天都有许多人在看世界地图,而只有魏格纳得出大陆漂移说?有些人几乎天吞见到猫晒太阳,而只有斐塞司发现了日光疗法?可能我们都认为,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比别人付出足够多的努力。其实,在许多时候,天才和普通人的区别就在于天才能比别人多想一步。科学发现如此,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又何尝不如此呢?  相似文献   

19.
你要问丹麦为什么会被称为“童话王国”,很多人都会回答因为安徒生童话。可世界上有很多国家都有广为流传的童话,为何唯独丹麦被称为“童话王国”呢?就让我们走进丹麦,去寻找这个答案吧!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语文训练和思想政治教育二者是统一的。”要将思想教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怎样将思想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过程中呢?我的做法是:抓住契机,及时渗透。思想教育不是一个空洞口号,而应切实地把它溶人语文教学过程中,使之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笔者在教学《警察和赞美诗》这篇小说时,布置了预习思考题:苏比是好人还是坏人,为什么?可是在课堂讨论时,我吃惊地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苏比是好人。其理由是:尽管苏比有六次犯罪行为,但都是轻罪,社会妨害不大,而且最后他能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