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贺入蜀为宰考》商榷房日晰黄震云《李贺入蜀为宰考》(载《江海学刊》1995年第5期)一文,提出了李贺研究中的一个大问题,令人耳目为之一新。但其中有的论据,却不可靠。黄文云:《全唐诗》卷272戴叔伦也有《冬日有怀李贺长吉》诗说:“月冷猿啼惨,天高雁去...  相似文献   

2.
《公安送李晋肃》亦题为《公安送李二十九弟入蜀余下沔鄂》。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三年秋末冬初将要离开湖北公安南下洞庭的时候写给李晋肃的送行诗。它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杜甫的经历和思想,而且是研究中唐著名青年诗人李贺的一份宝贵资料。(见一九八○年《湖南师院学报》第一期,拙稿。)本文仅就李贺家世的问题,对杜诗作一些探究。先从诗题说起。早在宋代,蔡梦弼《增修杜工部草堂诗笺》在《公安送李晋肃》题注中就已指明:“晋肃即李贺之父,韩退之尝为贺作《讳辩》”。稍晚,王应麟《困学纪闻》,请代仇兆鳌《杜  相似文献   

3.
李贺《雁门太守行》发覆熊飞据唐代张固《幽闲鼓吹》记载李贺:“以歌诗谒韩吏部,时吏部为国子博士分司,送客归.极困;门人呈卷,解带旋读之。首篇《雁门太守行》曰:‘黑云夺压城城欲推,甲光向日金鳞开。’却援带命邀之。”由此可知《雁门太守行》乃李贺首至韩愈家中...  相似文献   

4.
幻觉思维:李贺歌诗探秘林继中(漳州师范学院)杜牧《李长吉歌诗序》称李贺诗“盖《骚》之苗裔,理虽不及,辞或过之”,只要“少加以理,奴仆命《骚》可也。”自此,李贺诗“少理”几成定论。然而,李贺自有李贺的理,不在君臣理乱,不在美刺怨怼,而在生与死的美学沉思...  相似文献   

5.
钱仲联先生《剑南诗稿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年版 )是目前研读陆游诗歌的权威注本。但百密一疏 ,笔者于读书中注意到一些问题 ,现提出一则 ,谨就教于方家。《剑南诗稿》卷二《秋风》 :“霜清汉水绿 ,日落楚山苍。”“汉水” ,钱注引《渭南文集》卷四七《入蜀记》 :“石首……在龙盖山之麓 ,下临汉水。”按 :《入蜀记》之“下临汉水”当属误记。今据《入蜀记》 ,钱所引此段之前 ,尚有“三十日 ,黎明离鄂州 ,便风挂帆 ,沿鹦鹉洲南行。……自此以南为汉水 ,《禹贡》所谓‘冢导漾 ,东流为汉’者”的记载。 (参见《陆游集》第五册第 2 4 4…  相似文献   

6.
在中唐众星堆灿的诗坛上,天才而短命的李贺以其瑰奇诡异“虚荒诞幻”①的诗作卓然而立,并独树一帜而大放异彩。然自晚唐诗人杜牧那句“盖《骚》之苗裔,理虽不及,辞或过之”,“少加以理,奴仆命《骚》可也”②的评语一出,长期以来,在我国诗评界,李贺诗歌“少理”便成为大家的“共识”。如张戒在《岁塞堂诗话》中说:“元、白、张籍以意为主,而失于少文;贺以词为主,而失子少理。”王礼锡先生也说:“他的‘怪’的修辞法——(指李贺诗歌险怪奇特之风格——引者注)有时几乎超出于情理之外,所以招‘稍加以理,可以奴仆命《骚》’之…  相似文献   

7.
一、关于杨炯初入蜀时间祝尚书先生《杨炯初入蜀年考》(《中华文史论丛》1984年第4期),因《朝野佥载》云卢照邻“后为益州新都尉,秩满,婆娑于蜀中,放旷诗酒,故世称‘王杨卢骆'”,定为王杨卢骆“四杰曾经同时在蜀”.又考杨炯《梓州惠义寺重阁铭》开头“大辰之岁,正阳之月”为卯年四月,便进而定杨炯丁卯年(乾封二年,667年)曾经在蜀.窃以为此论未当. 祝文所据,主要为“大辰之岁,正阳之月”.而杨炯《铭》开头此二句,并非记己观重阁之时,乃云窦竞与释智海之建佛寺也.杨炯《铭》开头为:“大辰之岁,正阳之  相似文献   

8.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云;“茂陵刘郎秋风客。”王琦注曰:“以古之帝王而渺称之曰刘郎,又曰秋风客,亦是长吉欠理处。”苏州人民纺织厂与江苏师范学院合编之《李贺诗选注》则云:“李贺能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直呼帝王为郎,这是他的可贵处。”二者“道”不同,故褒贬异辞,而其不中腠理则一。其失盖在一“束于教”,一“笃于时”也。  相似文献   

9.
最近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李贺诗歌集注》是清人王琦编注的。王琦是清代研究唐诗的专家。他的《李太白集注》,跟仇兆鳌的《杜诗详注》齐名,但《李贺诗歌集注》卷首,选登了戴叔伦《冬日有怀李贺长吉》的诗。据权德舆所作戴叔伦墓碑铭,戴是德宗贞元五年(789)死的,而李贺则是贞元六年(790)生的。这首诗或是伪作,或是所怀李贺长吉另有其人.总之不是诗人李贺。王琦盖误也.  相似文献   

10.
今之研究李贺者,皆以为贺年二十七而卒。恐盖本之杜牧《李长吉歌诗叙》。“贺生二十七年死矣”一语。又沈亚之《序诗送李胶秀才》亦云贺“年二十七,官卒奉常”,其说似是。然李商隐《李贺小传》则云:“长吉生二十四年,位不过  相似文献   

11.
所谓评点文学,即是在文学作品以外,同时又与文学作品并存的一种文学批评现象或文学现象。如李贺之批《世说新语》、金圣叹之批《水讲传》、毛宗岗父子之批《三国演义》、脂砚斋之批《红楼梦》等,都属此类。评点形式也是多种多种,有旁批、眉批、尾批、题下批、双行夹批等,有的还加有圈或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评点的发展,评点文学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无疑已成了中国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中国的小说批评理论,实胚胎和来源于中国的小说评点。不过,如认真追溯起来,中国的评点文学实际上以诗歌评点为最早,散文评点次之,…  相似文献   

12.
析李贺诗《梦天》马中平唐代诗人李贺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灿烂夺目的光辉诗篇。他常常是一个人骑着毛驴带上书童到田野、村庄去搜集现实生活的素材,到了晚上回到家里,在灯下再将诗的素材整理成章,李贺诗的最大特点之一是构思新颖、想象奇特,善于用形象思维勾画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3.
《文心雕龙》意象说刍见王立科作为中国古代美学范畴的“意象”概念,最初是由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的;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然后使无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现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而推究《文心雕龙》意...  相似文献   

14.
李白《远别离》一诗,有人以为特指唐玄宗入蜀一事(清陈沆《诗比兴笺》);有人以为旨在讽刺唐玄宗被唐肃宗徙于西内一事(明·王世懋《艺圃撷英》,清沈德潜《说诗啐语》)。这两种说法虽有影响,但不可靠。唐玄宗入蜀、唐肃宗即位  相似文献   

15.
《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向之注家皆解“昼寝”为“白天睡觉”,如近人杨伯峻《论语译注》。我认为“昼寝”乃“画寝”之形讹。“画寝”即“涂画寝室”。“雕木画寝”之典古人习用。如《汉书·扬雄传》:“非木摩而不雕,墙涂而不画。”《周书·苏绰传》:“若刀笔之中而得浇伪,是则饰画朽木。”皆暗用“画寝雕木”之典。唐李匡乂《资暇集》:“梁武帝读为寝室之寝,昼作胡卦反,且云当为画字,言其绘画寝室也,故天子叹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圬。”宋周密《齐东野语》:“虽然,宰予昼寝,夫子有朽木粪土之语,尝见侯白所注论语,谓昼字当作画字,盖夫子恶其画寝之侈,是以有朽木粪墙之语……昌黎《语解》亦云昼寝当作画寝,字之误也。宰予四科十哲,安  相似文献   

16.
李贺年表     
清人姚文燮说;“昌谷生二十七岁,然无年谱可考”。为什么自宋以来即有人为李贺歌诗作注,而直到清代,近千年时间,竟没有人为他作年谱?可见作年谱,并非易事。作年谱须有史料,而两唐书虽有传,却语焉不详。至于杂书、野史,采史则东麟西爪,征事则颇多祗牾。如《摭言》、《太平广记》等关于拒见元稹事即是。好在近代王礼锡、阎崇璩、朱自清、周阆风等人对李贺生平行状考证甚详,这就为我作《年表》提供了基础。我编这个《年表》,大体依据下列原则: 一、将李贺生平、作品与当时历史上的重大、或有关事件一并列表,为学习和研究李贺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7.
《入蜀记》所见南宋湖北人文地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床乾道五年(11169年)末,陆游受命通判夔州(今四川奉节)。翌年夏,他携家人自故乡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出发,开始了西行人蜀的旅程。在今湖北省境内行进、逗留了七十天。他留下的(人蜀记》为后人复原南宋时期的湖北,特别是湖北沿江地区的地理面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有关《人蜀记)的自然地理学价值,已有学人著文介绍③,而对其人文地理学部分,虽常有研究者引述书中的有关资料,但却缺乏比较系统的研究。本文试以《入蜀记》中有关湖北人文地理的记载为例,对该书的人文地理学价值略作介绍与分析。一、经济地理在《入蜀记》的第…  相似文献   

18.
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学科形成与视野记美国加州大学杜国清教授本刊记者陶原珂杜国清为美国史丹福大学文学博士,现为加州大学中国文学教授,主要著作有诗集《蛙鸣集》《岛与湖》《雪崩》《心云》《望月》;评论《日本现代诗鉴赏》《李贺诗歌评释》及翻译多种。(北京大学汪...  相似文献   

19.
何新所 《中州学刊》2012,(1):181-183
王庆澜的《和长吉诗》是现存唯一的对于李贺诗歌进行全部唱和的作品。唐代天才诗人李贺的作品,以其瑰奇的风格独树一帜,受到历代读者的广泛喜爱,拟长吉体、和长吉诗,代不乏人,构成了李贺诗歌接受史上的重要层面。关于李贺诗歌接受史方面的研究,专著、论文已经很多,论述可谓详尽。馆藏王庆澜文集更正了以前研究中对其生平及著述的错误记载,论述了王庆澜《和长吉诗.自跋》的理论价值并阐述了王庆澜《和长吉诗》在李贺诗歌接受史上的重要价值,极具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20.
赤兔马小考     
《三国演义》吕布、关羽所骑曰赤免马。案《三国志·魏志·吕布传》:“布有良马曰赤兔。”斐注引《曹瞒传》:“时人语曰: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后汉书·吕布传》:“布常御良马,号曰赤兔,能驰城飞堑。”俱不及于关羽。(唐)李贺《马诗》之八:“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又《吕将军》诗云:“吕将军,骑赤兔。”并用此也。外国学者或以其色“赤”而谓是马即大宛之汗血马(汗腺流异质色微红,或云毛细管渗血系病态),证据不足。日本人有猜测其系马超自西羌携入者,虽无稽;然其为西戎名马之血裔,可能却颇大。(清)王琦《李贺诗集注》引《杜子美集·画马赞·注》云《穆天子传》有飞兔。案穆王八骏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