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金才 《日本学刊》2013,(1):55-67,158
冷战结束以来中日间一直摩擦、冲突不断,探讨其深层的"文化冲突"问题、寻求相互间的"文化认同",成为中日学界重要的课题。这不仅需要在全球化发展与文化冲突相伴而寻求"多元文化共生"的时代语境下对中日"文化冲突"的现象进行考察,而且需要对其主因——中日间的文化差异和对彼此关系认知的差异进行分析,并探讨寻求中日"文化认同"所需的要素、思想理念和理性态度,以为中日间客观、理性地识解和认知彼此的文化传统,缓解冲突和建构文化认同提供某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严绍 《日本研究》2006,(4):62-64
有着两千多年文化联系的中国和日本,曾共同创造了东亚古代灿烂的文明。而进入21世纪的中日关系,则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通过对古代中日两国文化关系的历史梳理,并理性回顾中日两个国家和民族相互认知的历史过程,来瞻望中日关系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3.
正在消失的“耻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耻感的道德本质不是他律而是自律,不是制裁而是激励,是推动人们在道德上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4.
刘致丞 《创新》2013,(5):17-21
“辱莫大于不知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耻是一个重要的道德范畴。文章从耻感文化出发,从伦理道德的视角,将耻列为中华传统重要德目之一,分别从耻德的要素、耻德的德性进阶、耻德的道德功用做论述,进而挖掘中华传统耻感文化的德育启示。  相似文献   

5.
冯蓉  靳松 《社科纵横》2008,23(4):111-112
本文通过对语言与文化关系的分析,探讨了文化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语言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文化,文化的传播又离不开语言.要学习语言就要学习相关的文化,通过文化的学习了解语言构成和发展的轨迹,了解由于文化不同形成的思维定势的不同对语言的作用力.文章中作者通过以汉语和英语为比较蓝本分析说明文化因素对语言学习的影响,试图为语言学习者进一步拓宽语言学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中日价值观异同及其对两国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日两国在文化上虽有许多共同点,在价值观上虽有共同点,但还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性对两国的政治和经济关系也会产生影响。研究这些问题可以加深了解,增进信任,有利于发展两国关系。  相似文献   

7.
钓鱼岛自古以来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日之间的钓鱼岛问题,是甲午战争遗留下来的、与"二战"后美国横加干预密切相关的岛屿及相关海域的主权争议问题;是涉及到民族感情、地缘政治、资源能源、台湾问题等容易影响中日关系全局的局部敏感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要妥善处理中日之间的敏感问题,促使中日关系健康发展,首先需了解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历史真相的来龙去脉、正确的国际法解释,并对容易引起误解的若干问题加以必要的说明与澄清。  相似文献   

8.
文化现代化是每个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必然遇到的深层变革,与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等共同构成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为了加速我国文化现代化,本文通过研究东亚模式中文化因素的作用以求对我国文化现代化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外语教学不仅是语言救学,还包括文化教学。大学外语教学单纯传授语言而忽略文化理解必然会落后于时代的需要。要达到培养学生顺利地进行交际的目标,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基本环节,词汇教学应重视文化因素的导入。  相似文献   

10.
论中日东海争端与能源合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日东海海权这个历史遗留问题的大争论与两国近年来在能源领域日益激烈的竞争有密切而直接的关联,它进一步恶化了本已脆弱的中日政治关系。本文首先从法律和史实的角度分析中日东海海权之争产生和升级的背景;其次,结合中日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研究中日东海海权之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升级的原因,以及其成功解决的重要意义;最后,文章着重探讨中日能源合作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李秀石 《日本学刊》2006,(1):105-117
日本的“两个中国”政策,顺应美国的对华战略需要,并服务于战后重经济、轻军事的国家发展总体战略。为了在周边构筑日本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源供给地与产品市场,日本在台海两岸之间制造出彼此相互防范、敌对、竞争的局面,从中坐收两岸中国人争取日本之利。本文从国民党政权“以德报怨”对日外交的失败,分析日本对华战略的实质与特点,以及其现实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2.
8月15日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日。“以 史为鉴、面向未来”,维系东亚和平与安全早已成为各国共识。但是,近年来因为日本修改历 史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等问题,使日本与周边国家关系恶化。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 周年,进一步从学术层面探讨东亚区域安全以及中日新关系,2005年6月18日,北京大学国 际关系学院与太平洋学报杂志社共同举办了“东亚安全与中日新关系研讨会”。来自北京和 天津的专家们以及韩国和日本的在京访问学者,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表达了“以史为鉴,面 向未来”的共同看法。本刊刊登部分专家学者文章和观点,有些文章和观点尽管不够全面, 但却从一个侧面对问题与现状进行了剖析和阐述,对于我们认识和研究日本问题,在新形势下 构建健康、和谐的新型中日关系具有很好的参考作用。(欢迎评论,E-mail:pj55@tom.com)  相似文献   

13.
在2009年8月30日举行的第45届众议院选举中,民主党大胜,自民党大败。9月16日下午,鸠山由纪夫当选日本新首相,组成民主党、社民党、国民新党的三党联合新政权。战后以来(或日“自1889年即明治22年以来”),日本首次因众议院第一大党交替而建立新政权,这是否意味着日本政治真的走上了战后历史的分水岭,进入一个崭新时代?日本政权更迭对今后中日关系将可能带来什么影响?上述问题便构成本文论域。  相似文献   

14.
世界格局演变与中日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世界格局、地区格局、大国关系格局等三个层次的国际格局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中日、中关、日美等大国关系格局对国际形势影响最大,国际格局演变与国际力量对比消长有关,而国际力量对比消长又与国家发展模式正确与否有关。从中、美、日、俄四大国兴衰与力量对比的演变历程看,国家发展模式往往具有决定性影响。日本民主党执政后,开始摸索日本国家模式的转型,把恢复经济、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要务,当前国际大格局有利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有利于中日推进战略互惠合作;但对民主党政权的外交政策及中日关系前景,我们应持谨慎乐观态度而不能盲目乐观。  相似文献   

15.
在中日政治关系走出僵局、需要乘势而上巩固和发展两国关系改善势头的关键时期,冯昭奎、林昶合著《中日关系报告》(时事出版社2007年4月版)一书的出版,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也可说是正逢其时。  相似文献   

16.
中日安全关系的发展,不仅在两国双边关系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对两国所处地区环境的和平与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自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关系的发展实践不断丰富着地区概念的内涵。基于“地区”视域,中日安全关系的演变脉络星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变化:从“反对地区霸权”共识下的友好合作,转为“东亚安全治理”框架下的相互警惕认知,直至“跨域秩序构建”进程中的大国战略博弈。中两国有关地区秩序构建的概念认知与路径选择,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彼此间安全关系的发展趋势,需要双方采取积极措施来共同构建新型地区安全关系。  相似文献   

17.
陶亮 《南亚研究》2010,(4):50-61
印度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承认出于印度国家安全的深度现实考虑,一个友好的中国有利于印度的国家安全;印中建交是印度外交发展的重要事件,它使尼赫鲁不结盟外交进一步趋向中间道路,体现了印度对外政策的独立性,扩大了印度在亚非国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起,与世界各国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起新型外交关系便是中国政府矢志不渝的目标。20世纪50年代中期,周恩来创造性地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言简意赅地概括出新型国家关系的总体特征。至70年代上半期,中国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建立起正常的外交关系。至世纪之交,中国建立起全方位的对外关系格局,与各方面的关系都显示出新的特点。中国以渐进的方式推动国际秩序的进步,积极倡导合作、共赢与和谐。  相似文献   

19.
中日经贸关系的战略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日经贸关系是两国关系中的最核心要素,也是规制两国关系变迁的基础保障。在战后以来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雁型化经贸关系构成了中日经贸关系的主轴,形成了垂直型的中日经贸关系格局。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崛起,对外竞争能力的空前强化,中日经贸关系也随之发生了历史性的新变化,新型经贸关系的变迁促成了中日两国在各个领域关系的战略转型。可以说,经贸关系的博弈演生出来的是国与国之间其他关系的博弈。当前,中日新型经贸关系的速立有助于推动双方互惠,互利、共赢战略合作关系的建立,这将是今后中日经贸关系的新走势,即由单向的主次关系向互动平等关系发展。  相似文献   

20.
2009年9月,日本民主党竞选胜出并开始了执政之路.民主党的执政,打破了自民党长期一党执政的局面.这一重大变化,使日本政党体制的复杂性逐步显现,日本具体是朝两党制、多党制发展,还是向一党独大制发展,有待于进一步观察.本文认为,民主党执政对日本内政外交产生重大影响,中日关系走向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如何合理研判日本的政治走向,理性应对中日之间的分歧,成为今后处理中日关系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