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欧洲的一体化,既有现实的需要,二战后欧洲列强已经变成了二流、三流国家,而在当今世界,欧洲面对这美国、日本等强国的强劲竞争,欧洲的一体化也有历史的渊源,欧洲在历史上就曾经有过五次某种形式上的统一,因此而使得欧洲各国在政治体制、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与宗教信仰上基本相同,文化差异很小,这就为欧洲一体化创造了可能。本文主要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欧洲的一体化的历史渊源,并由此对东亚一体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欧洲经济外交是欧洲一体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贯彻实施的规制主义具有鲜明的特色。例如前瞻性与适应性 ,竞争性与全面性等。规制主义的实施 ,使得欧洲一体化将经济实力、政治地位、国际规则等各个要素紧密结合起来 ,为欧洲经济外交顺利实现促进欧洲一体化建设、提高欧洲在国际社会中的政治地位与影响力 ,提供了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欧洲防务一体化是欧盟的诞生初衷与长期追求目标。然而,无论是二战后的欧洲防务共同体还是当前欧盟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都无法达到欧洲防务一体化的预期,英国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由于特殊历史渊源,英国对欧洲防务一体化始终持保留态度。冷战后英国对欧洲防务一体化政策经历了从"双重遏制"到"恶意忽视"的一系列调整,对其发展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现在英国与欧盟即将分道扬镳,欧洲防务一体化能否因此取得突破性进展?本文认为,英国退欧意味着欧盟外部影响力的缩减和内部共识基础的弱化,这对于欧洲防务一体化来说并非利好消息而是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4.
欧洲一体化是集经济一体化、政治一体化、社会规范化、文化均质化于一身的综合性进程。欧洲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和深邃的理性构成了一体化广阔的人文背景和基本要素。欧洲文化既是同源一致的文化又具有多样性特点,这两方面在欧洲早期一体化进程中都发挥了作用。欧洲一体化的推动者强调一致性;欧洲民族主义者则突出多样性。文化认同问题成为决定欧洲一体化发展方向的关键因素。文章主要探讨在欧洲早期一体化进程中欧洲文化的作用问题。  相似文献   

5.
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动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6年至今,欧洲高等教育合作获得快速发展,并且由密切合作迈向了一体化。其动因值得探索: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推动了高等教育的一体化;争夺国际高等教育市场促使欧洲高等教育实行一体化;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为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带来了新契机;建设知识欧洲需要高等教育一体化;新信息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欧洲推行高等教育一体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6.
关于“一体化”和“欧洲一体化”的理论界定和实践运动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欧洲一体化运动及其研究中的社会因素与经济、政治因素有一定的关联性和相对独立性。因而,在欧洲社会一体化研究日显其重要性时,对诸如“社会趋同”、“社会政策”、“单一欧洲社会范畴”等术语与“欧洲社会一体化”之概念的内涵加以界定,将有助于在进行欧洲社会一体化研究时,对其范畴和方法论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二战后,康拉德·阿登纳审时度势,大力提倡欧洲联合,促进了欧洲统一的理念向现实的转变。他高度重视德法关系,把法德两国之间的谅解与合作作为欧洲一体化的核心与基石,启动了早期欧洲的一体化,为其在以后的不断深化和扩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略论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几个特点和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所体现的几个原则和特点,一是通过正确反思历史,坚持克服民族极端主义,坚持一体化的道路;二是实行了成员国政府的主导和“辅助性原则”,寻求国家主权与超国家一体化的结合点;三是实行了灵活渐进的原则,排除强制性一体化。这既是欧洲一体化所体现的一些原则和特点,也是欧洲一体化能够坚持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战后之初与80年代末以来欧洲一体化兴起和深化动因的比较伏广存欧洲一体化或欧洲联合,经过40多年的发展进程,至今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当今世界形势与战后之初相比已发生了深刻变化。因此,今后欧洲一体化还能否继续发展,前景如何?是目前人们研究和争...  相似文献   

10.
德法和解是早期欧洲一体化的基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二战后 ,早期欧洲一体化之所以能顺利发展 ,是由于德法实现了和解与合作。德法和解的历史进程也就是早期欧洲一体化的历史。德法和解的实现是两国共同的政治经济利益需要和战后欧洲及世界局势所使然。德法和解的实现促进了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成立 ,是早期欧洲一体化的“发动机”和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11.
戴高乐坚持邦联主义一体化,反对欧洲联邦主义一体化运动。再次执政后,他积极支持一体化运动。这并石代表戴高乐邦联主义思想的改变,而是想以此影响一体化,政治联盟计划便是他的邦联主义思想的最好体现。戴高乐的邦联主义思想根源于其民族主义理念,服从于他的恢复法国大国地位的对外战略。  相似文献   

12.
法国、德国、英国三个大国之间的关系对欧洲一体化的启动、扩大和深化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20世纪50年代,法德和解为战后西欧一体化扫除了障碍,奠定了政治基础。60年代到70年代初,法英的矛盾与冲突导致英国加入共同体的过程一波三折,使欧洲共同体的扩大整整推迟了十年之久。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苏东剧变和德国统一的背景下,法德之间的合作对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订和欧洲一体化的深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欧洲历史上,欧洲联合的思想由来已久,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却没有走上联合之路,这是因为德法两国没有实现和解。二战后,美国为了复兴西欧,为了解决"德国问题",才有了"舒曼计划",德法才逐渐实现了和解,才有了早期欧洲一体化。  相似文献   

14.
莫内设计的舒曼计划是欧洲一体化运动的基石,是研究欧盟历史的切入点。该计划的提出及成功实施对欧洲历史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的出台标志法德和解的开端;其成功实施导致了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使欧洲现代史掀开了新的一页———欧洲一体化进程由此发轫;它使法国取代英国成为欧洲联合的带头人;它是西欧国家自主联合、争取在美苏之外成为“第三种力量”的首次实际尝试,为欧洲的再次强大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5.
论欧洲一体化的文化认同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认同是欧洲一体化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概念,它不仅为欧洲公民接受政治经济统一的现实奠定心理学和文化学基础,也制约着欧洲一体化的未来进展。然而在现实中,文化认同更多地指向民族层面,对欧洲的文化认同感相对较为薄弱。为此,应当从欧洲文化的同一性入手,通过欧洲范围的文化交流与协作,建构超越民族的欧洲文化认同,使欧洲朝着更为紧密的统一体发展。  相似文献   

16.
建交50年来,中法关系的发展与欧洲一体化进程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呈现出关联性特征。两者的关系受到中法双方追求独立自主和多极化战略目标的观念性因素、欧盟成员国对外政策“欧洲化”的制度性因素和国际形势演变的环境性因素的约束。随着欧洲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未来中法关系将维持现有的战略基础,同时也将受到欧盟机制和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赵世炎与旅欧党团组织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世炎是中共一大以前的党员 ,于 192 0年 5月在上海由陈独秀介绍入党。他肩负着党组织的重托 ,在留法勤工俭学生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活动 ,实际开展了留法共产主义小组的工作。赵世炎为旅欧党团组织的建立付出了大量心血 ,并当选为旅欧共青团和中共旅欧支部法国组的第一任负责人  相似文献   

18.
德法两国间从中世纪开始的频繁战争 ,给两国乃至欧洲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因此 ,从近代以来 ,人们开始探索通过欧洲联合的途径化解法德之间的仇怨。 2 0世纪 5 0年代上半期 ,德法两国终于在欧洲一体化的框架下走向和解。德法和解是推动欧洲联合的主要因素。二战后的欧洲一体化发展则是德法两国取得和解的惟一可选择道路  相似文献   

19.
中国宪法规范和宪法文本之间存在具体差距。中国的宪法是“没牙的宪法”,违宪审查制度的构建就是为了使宪法能够运转起来。中国的违宪审查制度需要超越传统的法制统合的价值目标,将人权保障和法制统合进行结构性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