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艾里香 《社区》2010,(20):14-14
作为一代国画大师,没听说过“齐白石”这个名字的人,为数不多,但知道齐白石“蚁族”的生活却几乎没有。著名学者吕立新在其新作《齐白石:从木匠到巨匠》中,讲述了齐白石鲜为人知的传奇一生,让这个逝去五十余年的画坛巨匠,又重新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之中。  相似文献   

2.
齐白石文化资源整合开发构想可概括为“两大举措一条链”:举措之一是创设齐白石艺术奖;举措之二是举办国际齐白石文化艺术节;一条链则是由齐白石艺术奖和齐白石艺术节的成功经营而形成的一条以齐白石文化资源为中心的文化产业链。对于以湘潭为组成部分的长株潭生态圈的现代化建设而言,这一构想不仅具有良好的现实可行性,更是时代赐予我们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3.
杨吉生 《社区》2011,(29):1-1
国画大师齐白石,画艺精湛,与张大千齐名,素有“南张北齐”之说。徐悲鸿画马,齐白石画虾,堪称画坛两绝。  相似文献   

4.
《新少年》2014,(9):40-40
齐白石,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生于湖南。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善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妙趣横生,尤善画虾。齐白石从小生活在水塘边,常钓虾玩儿。63岁时齐白石在碗里养了几只长臂虾,置于画案,每日观察,画虾之法也因此而变,虾成为齐白石代表性的艺术符号之一。  相似文献   

5.
李诚 《社区》2010,(32):15-16
上世纪30年代.张大干与齐白石齐名,素有“南张北齐”之称。不过,齐白石对他嗤之以鼻,张大千一次去其居所拜访,齐闭门而拒。  相似文献   

6.
《21世纪》2010,(9):40-41
初到北京时,齐白石的画卖不出去,不光是因为画风冷逸,还有一个原因是他出身湖南湘潭的普通农家,北京绘画界很多知名人士看不起他。齐白石开始广交各界有名之士,参加画展,出版画集。  相似文献   

7.
《中华魂》2014,(2):4-5
齐白石诞辰 1864年1月1日齐白石诞辰。齐白石是20世纪国画艺术大师,20世纪十大书法家、画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曾担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名誉教授、北平美术作家协会名誉会长、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央文史馆研究馆员、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理事、国画院名誉院长、北京国画研究会主席、全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  相似文献   

8.
杨海亮 《社区》2011,(17):43-43
齐白石与张大千是两位杰出的中国画大师。两人相识于北平画坛。时间大致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不过,虽有交往,却不太深。而且彼此互有成见,齐白石就曾两“刺”张大千。  相似文献   

9.
《新天地》2011,(8):F0003-F0003
王默,女,1940年生,河北辛集旧城镇人,毕业于北京齐白石艺术学院,中国国际书画艺术协会会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齐白石艺术研究会会员、河北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国画研究会会员,河北民间美术研究会会员、河北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  相似文献   

10.
巨匠的友谊     
沙平 《社区》2012,(14):54-54
徐悲鸿和齐白石,这两位中国画坛的巨匠。犹如双子星座般永远闪耀在艺术的天空,而他们之间的友谊。也成为一段佳话永远在人间流传。 齐白石本是木匠出身。但凭着自身的天赋和刻苦勤奋,不仅在绘画上取得很高的造诣。而且一枝独秀不落古人窠臼。但在当时以模仿古人为能事的国画界,齐白石的处境十分尴尬,唯徐悲鸿对其画作甚为赞叹、敬佩。徐悲鸿于1929年担任北平艺术学院院长后,亲自登门拜访这位仰慕已久却又素不相识的画家。并提出欲聘其为北平艺术学院教授的请求。但连去两次齐白石均婉言拒绝了。徐悲鸿没有灰心,又第三次登门邀请。  相似文献   

11.
齐白石文化资源整合开发构想可概括为“两大举措一条链”:举措之一是创设齐白石艺术奖;举措之二是举办国际齐白石文化艺术节;一条链则是由齐白石艺术奖和齐白石艺术节的成功经营而形成的一条以齐白石文化资源为中心的文化产业链。对于以湘潭为组成部分的长株潭生态圈的现代化建设而言,这一构想不仅具有良好的现实可行性,更是时代赐予我们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齐白石最重要的文献之一《白石老人自述》为研究重点,按照时间顺序分为4个阶段梳理了齐白石早年未拜师学画前的绘画实践经验。从中分析其逐渐走上绘画道路的主观意愿和客观机缘,并揭示齐白石早期的绘画心理以及其绘画技巧的初步积累和绘画题材的广泛涉猎等。这些将有助于我们客观地了解和掌握绘画大师早期绘画实践的实际情形,且希望给绘画乃至更多艺术门类的早期教育与修习以启示。  相似文献   

13.
2011年5月22日,齐白石的《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在中国嘉德以高达4.255亿元人民币的天价创造了艺术家个人书画拍卖纪录,同时也刷新了中国近现代书画拍卖纪录。齐白石书画创造了如此的天价,其市场发展历程及走势是如何的呢?  相似文献   

14.
云海 《山西老年》2011,(3):22-22
1929年9月,徐悲鸿受聘担任北平艺术学院院长,当他发现齐白石在中国画方面的高深造诣后,亲自去拜访了这位当时处境十分孤立的老画家,并决定聘请白石担任北平艺术学院教授,但白石老人却婉言谢绝了。过了几天,徐悲鸿再去拜访齐白石重提此事,又被谢绝,徐悲鸿没有灰心,第三次又去邀请。  相似文献   

15.
我学篆刻师事陈子奋先生,但内心亦比较喜爱齐白石的篆刻,故平日十分留意收集白石翁的篆刻资料,约在20世纪60年代初,我先后从友人处钤拓了齐白石为福州文化名人刻的5方印蜕,从风格上看,既有齐氏早年的作品,也有形成己貌的晚年作品,兹分别介绍如次,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点滴悦读     
《山西老年》2020,(3):54-55
齐白石画麻雀齐白石刚从湖南来到北京时,赏识他的人并不多,买他画的人也很少。因为没钱,齐白石白天在街上卖画,晚上连旅店也住不起,只能住进了法源寺,这一住就是两年多,一直没有取得什么进展。一个夏日的午后,天上下着雨,齐白石无法出去卖画,只能茫然地坐在寺里。  相似文献   

17.
张乃坚 《北京纪事》2010,(12):51-53
话说几十年前,西城区劈柴胡同里,当年有个叫跨年车胡同的小巷,里边住着无人不晓的画齐白石。  相似文献   

18.
陈鲁民 《社区》2009,(14):1-1
大画家齐白石有一句座右铭:“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一笑。”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齐白石都是一个有争议的画家,对他的画风和成就,有人大加赞赏,认为他是一位百年难见的艺术大师.“诗书画印”无所不精。但也有人或出于偏见,对他进行攻讦,或出于嫉妒,给他泼污水,或出于无知,对他妄加评论,老人一概置之不理,听之任之。  相似文献   

19.
近百年来中国书画风靡全球,一方面它代表着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另一方面也是国家实力日益强盛的象征。在历代中国书画中齐白石作品已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硬通货”。以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收藏的齐白石作品为例,从藏品来源到馆方对其进行的一系列保存、修复、展览、研究、教育等活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书画在海外传播的真实状态。  相似文献   

20.
《中华魂》2014,(2)
正齐白石诞辰1864年1月1日齐白石诞辰。齐白石是20世纪国画艺术大师,20世纪十大书法家、画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曾担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名誉教授、北平美术作家协会名誉会长、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央文史馆研究馆员、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理事、国画院名誉院长、北京国画研究会主席、全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