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是无政府主义?蒲鲁东说: “不要政党;不要权力;一切人和公民底绝对自由,这三句话,就是我们政治的和社会的忠诚誓愿。”①克鲁泡特金说: “无政府就是没有统治的意思。”“所谓无政府者,当然是代表无强权的意义。”②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基本特征,就是主张废除一切国家政权,反对一切权威,要求个人绝对自由,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特别是反对共  相似文献   

2.
无政府主义对党的建设危害极大。在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时期和建党以后的长期战斗历程中,我们党一直没有停止过反对无政府主义的斗争。认真总结我党反对无政府主义斗争的历史经验,深刻分析无政府主义在新的历史时期的表现、特点及其巨大危害性,坚持不懈地开展反对无政府主义的斗争,对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和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无政府主义在思想上有时候迹近共产主义,但在中国却曾被宣布为凶恶的敌人,这是因为它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关键学说,更重要的是,越是迹近共产主义理论的异己思想或异质思想,越容易在精神影响方面产生种种混乱,进而混淆甚至歪曲正统的革命理念.这便是精神领域的思想邻壑现象.无政府主义在意念理性意义上是有价值的,只是不适应作为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去实践.而意念理性通向“空想”的乌托邦,非常适合于文学表现.  相似文献   

4.
在科学哲学发展史上,“怪杰”法伊尔阿本德提出“方法论的无政府主义”。并将其观点概括为四个字:怎么都行。同时,阐释他科学哲学思想的著作名为《反对方法:无政府主义认识论纲要》,“反对方法”是其突出特点。如果不加分析,很容易产生疑惑,“反对方法”是一种最广范围的“破”,即“怎么都不行”,而“怎么都行”则是一种最广范围的“立”。一个人的同一思想观点怎能用如此截然相反的两种概括方式?这是笔者写作此文的出发点,目的在于弄清“怎么都不行”与“怎么都行”的区别和联系。一法伊尔阿本德反对一切既存方法论。在他之前和…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派是二十世纪初年中国留法学生中的一个无政府主义派别,一九○七年六月形成,一九一○年五月解散,主要代表人物是吴稚晖、李石曾、褚民谊、张静江,主要言论机关是《新世纪》周刊。该派的主张比较复杂,前后言论也很不一致,其主导思想大致可以概括成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主张实行“倾覆一切强权”的“社会革命”,鼓吹无政府共产主义,标榜反对宗教主义,反对家族主义,反对私产主义,反对宗国主义,反对军备主义的所谓“五大主义”,以抽象的反对强权代替具体的革命纲领,以建立所谓  相似文献   

6.
<正> 路哲著《中国无政府主义史稿》(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以下简称《史稿》)一书,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翔实的史料为依据,对中国无政府主义进行了动态的分析,在以下几方面独具特色。一、对中国无政府主义代表人物作了如实评价。《史稿》指出:“中国的无政府主义者,的确有一些闭眼不看现实,只追求个人绝对自由的狂人。但是,从在中国宣传无政府主义学说的成员们的整体来看,并不完全如此。”(《史稿》第8页)中国无政府主义者队伍很复杂,其中固然不乏文痞、政客、革命狂热病患者,但绝大多数是怀着救国救民的愿望,抱着严肃认真的态度,通过对中国实际的调查,提出过一些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但当认识到无政府主义道路行不通之后,他们当中的一些人放弃了无政府主义,继续探索真理,终于认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这些人最终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相似文献   

7.
巴枯宁是马克思主义的敌人。巴枯宁从极“左”的方面反对马克思主义,搞无政府主义,搞分裂,施展阴谋诡计。巴枯宁主义作为机会主义的派别,在十九世纪末期以前,是反革命的无政府主义。但是,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伯恩斯坦主义,即右的修正主义出笼以后,巴枯宁无政府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表现,即“工团主义”,就被列宁称为“来自左面的修正主义”。当前,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有关巴枯宁主义的论述,批判巴枯宁无政府主义的、极“左”的反革命谬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吴恭亨《对联话》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一部具有理论价值的联话著作。它的理论价值主要凸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一是提倡创新 ,反对蹈袭雷同 ;二是进一步强调楹联创作要“切题” ;三是明确提出了写景“三原则” ;四是重视联作的思想内容 ;五是崇尚自然 ,反对雕饰。  相似文献   

9.
克服官僚主义 改进领导作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克服官僚主义 ,是改进领导作风的关键。反对官僚主义 ,不能采取以运动的方式和无政府主义的态度。必须加快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 ;加强法制建设 ;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党性修养。只有这样 ,才能克服官僚主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最早的无政府主义团体,是刘师复在1912年组织的“晦鸣学舍”。到了五四时期,宣传无政府主义的团体和刊物,日益增多,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地都有。为了同马克思主义争夺工人和青年群众,北京的无政府主义者黄凌霜于1919年9月发表了《马克思学说批评》,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和社会主义分配原则。他还和区声白、华林等人创  相似文献   

11.
批判思想作为无政府主义的主要言说方式,在中国近代被传统化了,其文化根源主要是托古思维和中西会通的惯常模式,具体演化方式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抽绎出无政府主义的本土文化基础,或与大同理想相附会,或以道家思想予以解说.其结果是,无政府主义的批判锋芒在近代中国现实革命斗争需要与思想潮流的激荡之下被消解,从而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12.
辛亥革命时期是现代平等观念在中国确立的重要时期,它与革命派中两类思想有密切的关系:刘师培章太炎等的无政府主义,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刘师培采取卢梭式的激进的平等主义路径。主张全面而彻底的平等,并且要根本上祛除国家政权,对于儒家传统的纲常则予以激烈的否定。章太炎从追求毕竟平等出发,也具有无政府主义倾向,他借佛学和庄子来论证平等的形而上学,走排遣名相的抽象路径,并没有完成平等如何可能的哲学论证,反而导致虚无主义。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第一次在国家根本大法层面上肯定了平等的价值,并承诺将其转变为社会政治法律方面的制度安排。但是孙中山主张机会平等,反对实质平等或结果平等,其经济平等的诉求远比其政治平等的要求激进,并且主张依赖全能政府来实现平等。他的权威主义与国家社会主义的特征,与无政府主义虽然呈现为对立的两极,但同样都表明平等的嬗变尚在途中。  相似文献   

13.
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彭树智教授的历史著作《无政府主义之父巴枯宁》,无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都是一部无愧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研究巴枯宁的力作。 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在体系上、内容上的全面和系统。这可以说是一个新的突破,也是引起国内外史学界特别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作为研究巴枯宁的一部力作,也不能没有它的重点。这部历史著作的重点,就是集中深入剖析巴枯宁的内心世界及其外部表现,并且把它严格地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之下,揭示出马克思主义反对巴枯宁无政府主义的斗争史。从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无政府主义?无政府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又有什么关系?列宁在《无政府主义和社会主义》早已明确指出:“无政府主义是改头换面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个人主义又是无政府主义整个世界观的基础”。①(见《列宁选集》第一卷218页) 林彪、“四人帮”竭力煽动无政府主义,推行极左路线,对于共产主义运动的危害极大,使我们回忆起巴枯宁怎样混入第一国际和怎样被开除的一段历史,也使我们更清醒地认识无政府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危害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 巴金是五四爱国运动的产儿。最近几年,他在很多场合都表示过类似的意思:“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受到无政府主义的影响,但即使在当时,对我影响更大的还是爱国主义。”无政府主义是一种国家虚无主义。巴金早期为什么既信仰无政府主义,同时又是个爱国主义者?这两者关系如何?爱国主义在巴金前期想思发展中占有怎样的地位?这是本文想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茅盾不是无政府主义者,但由于他翻译、阅读过有关无政府主义的著作,所以在思想、文化层面上受到了这一思潮的冲击和影响,并直接影响到其早期的小说创作,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早期作品中的极端个人主义,有明显的个人无政府主义倾向;二,无政府主义主张废除婚姻家庭,实行儿童公育,茅盾认为婚姻不可废外,在其他方面均接受了无政府主义的主张,从而使其早期作品出现了排斥家庭和瓦解家庭的情节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一九三七年九月,毛泽东同志根据当时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以及党内存在的自由主义倾向,发表的《反对自由主义》这篇光辉著作,详尽地列举了自由主义的各种表现,深刻地分析了它的危害和产生根源,号召“一切忠诚、坦白、积极、正直的共产党员团结起来,反对一部分人的自由主义倾向,使他们改变到正确的方面来”,并着重指出:“这是思想战线的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作者康拉德本人的出身背景,结合有关心理分析理论,深入分析钢琴在小说《间谍》中的能指功能。分析表明:康拉德借助钢琴的意象要表达两个意图:一是通过对钢琴演奏的描写,突出无政府主义者的荒诞行为;二是运用反讽的手法,影射波兰革命就像作品中的爆炸行为一样,毫无意义,表现出作者对波兰革命的矛盾态度。  相似文献   

19.
心理系统结构论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何谓系统?“系统可以定义为相互作用着若干要素的复合体.对心理系统的研究,就是要对心理这个复合体以及复合体各成分之间的性质、内容、表现形态及其相互关联作出分析和研究.心理系统结构分析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基本根源系统 基本根源系统是心理系统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基础.虽说它不是心理系统结构元,但却与心理系统的发生、发展、表现形态及其内容有着极为密切的相关.没有基本根源系统就没有心理系统.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根据各族人民的意愿,作出了把全党全国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这是各族人民梦寐以求的共同愿望,也是我国繁荣强盛的根本途径。要实现四个现代化,保持一个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并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是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要创造这个条件,就需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扬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这是一个重大的关健问题。建国三十年来的实践表明,社会主义法制越得到加强,它的作用越得到发挥,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也就越有保障;反之,社会主义法制受到践踏,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也就必然遭到破坏。民族自治地方也不例外,发扬社会主义民主,重视民族立法问题,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同样是保持一个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并按照民族问题规律办事的重要条件。为了民族地区的四个现代化的建设顺利进行,重视民族立法,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专门探讨民族立法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