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力 《科学咨询》2008,(10):28-28
创新教育是指培养人具有创新能力的教育.创新教育的使命就是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培养人的创新素质.创新教育的本质就是遵循人的创造活动规律和人的创新素质的培养规律,培养创新型人才.因此,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延伸与提高,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积极探索创新教育的特点、规律及途径,构建创新教学模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我们在实验中,要全面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改革教学方法,研究自主创新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其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2.
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是指通过教育的引导者,即教师应用创造性思维进行教学,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表现,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培养"创造的人格品质",以发挥创造的潜能。  相似文献   

3.
杨兴贵 《科学咨询》2009,(14):77-77
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是指通过教育的引导者,即教师应用创造性思维进行教学,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表现,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培养"创造的人格品质",以发挥创造的潜能.  相似文献   

4.
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是指通过教育的引导者,即教师,应用创造性思维进行教学,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表现,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培养"创造的人格品质",以发挥创  相似文献   

5.
创新,就是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东西.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它以培养具有创造欲和创新能力的劳动者为目标,以发掘人的创造潜能,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创新教育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学校教育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6.
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是指通过教育的引导者,即教师,应用创造性思维进行教学,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表现,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培养"创造的人格品质",以发挥创造的潜能.那么我们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呢?笔者认为,英语创新教育必须遵循以下五项原则.  相似文献   

7.
杨兴贵 《科学咨询》2009,(22):71-72
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是指通过教育的引导者,即教师,应用创造性思维进行教学,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表现,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培养“创造的人格品质”,以发挥创造的潜能。那么我们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呢?笔者认为,英语创新教育必须遵循以下五项原则。  相似文献   

8.
创新,就是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东西。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它以培养具有创造欲和创新能力的劳动者为目标,以发掘人的创造潜能,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创新教育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学校教育的主旋律。现在的中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创新能力如何,直接关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 ,以面向全体学生 ,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 ,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 ,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方面生动活泼发展为特征的教育。追求受教育者全人格和谐发展 ,使其主动适应与创造未来社会的教育。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技能为重点的创新素质的教育 ,是人们判断学生发展质量和评价教育发展水平的依据 ,是素质教育的体现和升华。江泽民总书记对中科院院士讲话时指出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创新实质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 ,是…  相似文献   

10.
艺术设计人才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培养模式是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培养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所制定的培养模式,与传统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有本质的区别,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通过知识教育、能力培养、综合素质塑造,达到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人的创造意识需要一定的教育环境启发,唤醒,人的创造思维需要在某些特殊的实践活动中训练、提高,那么物理教学无疑是实现两者完美结合的最好的实践活动。物理课程是一门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基础课程。物理教育是科学素质教育的摇篮,对创造新型学生的培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培养创造性是物理教学的首要任务。现行的班级授课制忽略了对学生个性的发掘和培养,致使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低下。这个问题,已受到教育专家,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提出了实施素质教育的  相似文献   

12.
个性是创造力的核心,是创新素质的必经之路,大学生创造素质的培养需要教学的促进,确立发展个性的教育理念,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兴趣。  相似文献   

13.
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说:“由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统一规格的人所组成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也就是说人类只有具备了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社会才会有所向前发展。国家教育部实施以培养创造能力、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使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江泽民 )。新世纪 ,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人才创造力的竞争 ,因此 ,培养创造性人才和创新精神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任务。素质教育做为一种培养创造性人才和创新精神的理想教育模式 ,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中心目标。但目前在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 ,很多地方在很多方面还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根据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理论 ,要使学生素质在各方面得到和谐发展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  相似文献   

15.
创新思维习惯指的是在发现新事物、揭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思维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自动化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创新思维习惯的培养,是一项科学素质的培养,"忘掉的是知识,忘不掉的是真正的素质。"如果让这种习惯贯穿于每个人的生活,贯穿于整个民族的生活,形成民族风尚,那么"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梦想就可以实现。基于这种认识,笔者在组织实施渝北区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义务教育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建设习惯养成  相似文献   

16.
创造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而培养未来公民的创造能力离不开教育,离不开中小学教师创造性地工作。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要具有创新的素质和能力首先要具备创新意识。现代教育更要十分重视创新意识的培养,那么,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呢?下面谈谈笔者的浅见:  相似文献   

17.
学校要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根本在于教师要有创新素质。在分析创新教育对教师创新素质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师创新素质的几个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8.
创新思维习惯指的是在发现新事物、揭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思维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自动化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创新思维习惯的培养,是一项科学素质的培养,“忘掉的是知识,忘不掉的是真正的素质。”如果让这种习惯贯穿于每个人的生活,贯穿于整个民族的生活,形成民族风尚,那么“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梦想就可以实现。基于这种认识,笔者在组织实施渝北区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义务教育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建设习惯养成教育特色学校的实践研究”过程中,对小学数学培养创新思维习惯的基本策略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创新教育理论及学校体育教育的特点,对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体育教学创新有何特征,应处理好哪些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论述,认为现代体育课堂教学就是要体现创新,创新教育的根本就是改变"应试"教学为全面素质教学.  相似文献   

20.
周艺 《管理科学文摘》2009,(15):181-182
培养创新性人才,是时代的要求,高等学校应当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高级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开展创新教育,大学教育珏须适应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根据创新人才的素质要求,积极有效地开展对大学生的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