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企业战略管理发展的历史看,企业战略管理分别经历了以环境,产业(市场)结构,资源和知识为基础的三个发展阶段。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管理对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形成的重要作用将会显得越来越明显。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应该加强知识管理,力图从知识的吸收与创新,维护与保护,传递与共享,建立知识联盟等四个方面促进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本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与文化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管理者们逐渐重视文化对企业管理的实践价值和深远影响。企业管理与文化的融合,即以经济与文化一体化为价值导向,从企业科学管理发展到文化管理是管理发展的重大趋势。信息时代赋予文化管理以极大使命,它使企业人得到全面发展,使文化人回归精神的家园。柔性管理的运用和发展,更是文化管理精华的生动展现。文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发展的重要方式,将使21世纪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顺应时势、文化制胜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五大提出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要实现两大目标任务: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大多数国有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在市场经济竞争的大潮中,国有企业效益低下,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企业亏损面占企业总数的一半以上。企业效益低下,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体制上的原因,又有企业发展周期的因素;既有宏观经济大形势的影响问题,也有微观企业自身的管理问题。用知识经济的观点考察企业之所以经济效益不高、运转不畅,创新能力不强是最根本的原因。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持续发展的一个永恒命题江总书记指出:“创新是~…  相似文献   

4.
姚玉龙 《社科纵横》2004,19(6):43-44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企业必须树立新的管理观念 ,如创新观念、“人本主义观念”、团队学习观念等 ,以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 ,迎接严峻的挑战。这些企业新观念必将对企业的发展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使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5.
关于企业知识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外丰富多彩的企业知识管理活动,源源不断地产生和积累大量有关的隐性知识,并密集和迅速地输出和传递各种有关的显性知识。这些卓有成效的知识管理活动和方兴未艾的知识经济活动值得我们认真吸取、细心研究和积极借鉴  相似文献   

6.
杨琳 《唐都学刊》2002,18(4):48-51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 ,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不仅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而且对传统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提出了挑战。因而 ,必须把握知识经济的特点 ,探索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科学途径 :以对人本管理的深层理解与拓展为根基 ,以开发创新能力为主弦律 ,以人文素质培养为重要途径 ,以可持续发展战略观为持久动力 ,从而建构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7.
知识经济的出现使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刷。我国国企改革经历了风风雨雨的历程,虽成果显著,但不尽如人意。对此理论界有多种说法。笔者认为,国企改革的症结还在于人们思想观念的陈旧和不适应。因此转变观念,统一认识十分必要。笔者观点是:(1)知识经济下的企业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我国大企业的改革之路应是以大化小,分拆上市。(2)化解国企债务还需继续搞活资本市场,当前网络概念带来的“泡沫”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发展。知识经济带来的是一种价值观的改变。(3)在知识经济时代,应该鼓励外资介入国企改革。经济的全球化已使企业无国籍之分,这种不可抵挡之势不仅需要我们较快、较好地适应。而且更需要我们积极主动地争取。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在知识经济社会里,知识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企业、尤其是一个人的生存与发展能力。为全面提高员工素质,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文章认为要从转变继续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调整教育方法三个方面推进继续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9.
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引发了世界经济的突飞猛进,传统管理方式必将发生重大变革,知识管理成为未来企业管理的主要发展趋势。国企改革正处于关键阶段,实施知识管理是解决国有企业目前面临的管理困境的有效途径之一。国有企业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在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和全员学习四个方面实施知识管理策略,以实现企业的整体目标。  相似文献   

10.
知识革命与知识经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革命——当代知识体系发生结构性变动,知识数字化和编码化,知识活动计算机化和网络化。知识经济——以知识密集型企业为标识,以高技术产业为主导,以高技术为杠杆推动传统产业和服务业新发展;以新增长理论为向导,以现代管理理论和技术为依靠,以教育和学习为根本,以当代人文精神为保障,正在萌生中的崭新经济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