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一、为什么进行文化教育 1.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媒介。语言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不同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随之产生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诸语境因素就迥然有异。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人们说话方式或习惯也不尽相同。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教育部英语课程研制小组(1999.11)已把  相似文献   

3.
豆晓莉 《科学咨询》2005,(18):46-4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传统习俗文化是少数民族伦理道德教育的载体,伦理道德教育与习俗文化之间通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丰富多彩的形式得到充分展示。大力挖掘和弘扬少数民族习俗文化的合理成份,将优良的民族习俗文化与现代社会的伦理道德教育相结合,既有利于对民族传统习俗文化的保护和继承,也有利于道德教育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仡佬族宗教、祭祀中的体育元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刚 《科学咨询》2010,(16):29-30
采用实地考察、专家访谈、文献资料等方法,对仡佬族宗教、祭祀中的传统体育元素进行研究。祭祀活动是仡佬民族展示、交流传统体育文化的平台,促进了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虽然其中不乏与现代社会价值相悖的糟粕,易造成民族文化的封闭,但一些文化元素仍具有跨民族、跨文化的价值,易凝聚民族向心力,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6.
在组成语言的各种要素中,词汇在表现文化内涵时最为重要。一个民族的语言,多是通过丰富的词汇表现本民族特有的文化特征。花卉词也具有相同的功能,它们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折射出不同民族文化传统、社会风俗、宗教信仰以及审美标准。这样,独特的花卉文化可以增加民族的魅力,而不同民族之间相同的花卉文化又可以成为沟通的基础。本文着眼于对中英花卉词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7.
民族文化是民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动力,民族文化的培养和提升靠教育的改革,通过素质教育的开展来提高人口的素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佳途径.因为,人口素质是社会发展成果的集中体现;人口素质的高低不仅反映着一个地区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和社会生活质量的发展状况,同时亦对地区的社会、经济、环境走向市场化、信息化、现代化道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人口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教育,合理的教育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校本课程开发成了新一轮课改的亮点,也是学校文化重塑的新机遇,对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以适应不同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2004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颁布施行,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学校教育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各种传统节日蕴藏着宝贵的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9.
在现当代我们大力弘扬文化强国的战略,究其原因就在于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已经在如今的和平年代逐渐转向了文化经济科技等方面的竞争。一方面是因为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凝聚力的关键所在,一旦一个国家具备了统一的民族文化,那么整个民族都会对这一种文化呈现认同感和归属感,这样的国家也才会形成团结统一的合力,形成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发展关系。因此,不论是在我国推行的文化政策影响之下,还是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之下,不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是必需的。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提出,要将中国优秀文化元素融入学生的学习内容当中,以教育为抓手,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本文立足于小学阶段语文教师的教学现状,探究小学阶段语文教师传统文化底蕴的重要状况,并分析如何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传统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0.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沟建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物质基础和条件,而且必须以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为根基。但是,传统文化形成、发展的经济、政治基础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有着根本的不同。传统文化要促进现代经济的发展,必须经过转型,即将传统文化转化为适应现代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实现传统文化的转型,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考察传统文化的本质和特点,探索传统文化转型的具体途径。一、坚持批判精神我国的传统文化,从整体形态上分析,是中华民族创造、延续下来的文化体系.是中国历史上形成的…  相似文献   

11.
汪宗杰 《经营管理者》2009,(15):211-211
保护少数人群体及其成员生存的范畴已经远远的超过了肉体上的生存权,现代国际标准还要求尊重和保护少数人群体文化特性和认同。"少数民族受教育平等权"的保障,是少数人权利保障的重要方面。在一个多民族社会中为了使各民族社会既保持其特有的文化认同,又能达成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宽容,就必须在施行多元文化教育的同时进行跨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2.
国学经典是我们中华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瑰宝,传承国学经典有利于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使人们共享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接受教育,提升境界。读国学经典,做君子淑女,让我们的孩子更加知书达理,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完美和谐。  相似文献   

13.
国学经典是我们中华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瑰宝,传承国学经典有利于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使人们共享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接受教育,提升境界。读国学经典,做君子淑女,让我们的孩子更加知书达理,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完美和谐。  相似文献   

14.
正传统文化在道德教育方面非常注重教育的环境因素,学校教育要加强,社会教育、家庭教育、自我教育也不能放松。四个方面互相结合、互相促进,在道德品质养成中肩负着不同的使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借鉴传统道德教育中社会、学校、家庭教育的理念,建立综合教育机制,有效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学校教育——实现传统文化价值的"主阵地"学校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所受教育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众多传统民族艺术,代表着不同民族地区所独有的民族面貌与艺术风格,不仅仅是一个民族对其传统文化的沉淀,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承载着各民族的精神风貌。而现代包装设计作为现代文化信息的一种重要载体之一,如何将各民族的传统意识融入其中以实现传统艺术与现代文化的完美融合是现代设计必须重点关注的一个话题。文章从在现代包装设计中融入传统民族艺术的必要性入手,具体分析各种传统民族艺术元素在现代包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众多传统民族艺术,代表着不同民族地区所独有的民族面貌与艺术风格,不仅仅是一个民族对其传统文化的沉淀,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承载着各民族的精神风貌。而现代包装设计作为现代文化信息的一种重要载体之一,如何将各民族的传统意识融入其中以实现传统艺术与现代文化的完美融合是现代设计必须重点关注的一个话题。文章从在现代包装设计中融入传统民族艺术的必要性入手,具体分析各种传统民族艺术元素在现代包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高级的文化管理模式,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因此必然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发展历史,因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企业的经营需要良好的环境土壤,优秀的传统文化将是企业发展的有力武器,相反不良的传统文化将成为企业发展的桎梏。如何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来促进企业的发展?已成为理论界和企业界不得不面对的事实。  相似文献   

18.
《领导决策信息》2011,(12):54-56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9.
廖苏莉 《决策与信息》2011,(12):158-158
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必须吸纳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资源,促进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民族传统游戏是各民族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也是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一种特殊反映,具有典型的民族特点。它可以从一个侧面来展现各民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心理状态,鲜明生动地反映了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和历史面貌。在经历一代又一代的流传和发展,逐渐形成具有形式简单、取材方便、灵活多变、民族教育性强、有着较高的竞技性和趣味性等特点。其游戏内容从走跑类到跳跃类、从投掷类到攀爬类、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