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淮平 《北方论丛》2007,(5):99-103
在孙中山先生庞大而复杂的思想体系中,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大体可通过三个层面得以展示:一是对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定位;二是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首肯;三是对于中华传统道义价值的体认。孙中山对中华传统文化之认同,不仅仅出于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明热爱的情感,更是回应民族生存危机的策略表达。他将传统的"宗族"组织架构、"忠"之准则、"王道"观念等等,通过切合时局的新内涵的灌注,转换成有助于推动现代国家建设的积极因素。孙中山思考问题时的"西方"与"中国"双重知识谱系的作用,使之有能力去完成将现代化理念楔入中华传统符码的转换。  相似文献   

2.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以孙中山政治思想为指导开始了国家权力重构过程,其中地方自治作为国家权力重构的重要路径得以迅速开展.但在进入政治实践领域后,孙中山政治思想无法满足南京国民政府适应所处的政治形势的需要,南京国民政府只能从传统政治中寻求有效手段,以至于逐渐背离了孙中山政治思想,导致与专制体制相契合的保甲制在自治的旗帜下得以大行其道.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民本思想既充分吸收了中国传统重民思想的精华,又糅合了西方资产阶级的人权观念和经济学知识,是中西合璧的产物,是对传统重民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孙中山的民本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科学发展观与孙中山的民本思想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4.
<正> 如何认识中西社会和中西文化差异,是直接关系到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一个重大历史课题;有关近代中国民主革命领袖孙中山的文化思想,自然也就很值得深入探讨.对孙中山的文化观及其与中西文化关系问题,近年不少学者已有专文论及,大体肯定了孙中山在吸取西方近代文化为其思想主体的同时,也积极地继承传统文化中的优良成分以为补充,而对孙中山在文化的比较与选择中所表露出来的思想局限及其与传统儒学之关系却较少作细致的、系统的剖析.本文拟在此基础上,透过孙中山对中西文化的认识,侧重分析其政治观、文化观、伦理道德观方面所存在的缺陷及其与传统儒学的关系,谈谈若干不成熟的看法,以求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5.
民治思想,或称民权思想,以自由、平等、主权在民等观念为核心,是民主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民国时期,在孙中山民权主义学说的影响下,北洋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拥有一定程度的民治政治思想、民治经济思想、民治文化思想与民治高等教育思想,而这些思想正是民国私立大学体系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关键原因.在有着"强国家、弱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民国时期,政府民治思想对私立大学的蓬勃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值得后人深思.  相似文献   

6.
"理则",从深层次来说是关于思维方式的学说,思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民族革命和历史的发展.孙中山一生,尤其是在辛亥革命后,十分重视"理则",他认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之所以没有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与吾国国民不健全的思维方式有关.无论从其思想上、行动上还是从其个人修养来看,孙中山都对"理则"赋予了很大的情感.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政治发展思想初探郑行政治发展理论是在探讨二战后新兴国家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所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孙中山的思想是80多年前为谋求中国的自由、民主、富强等一系列问题而进行的探索。它所涉及的内容和政治发展理论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正韩剑锋博士近作《裕民、齐民、新民——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13年版)在仔细爬梳、认真研究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以"裕民、齐民、新民"为主题,以形成发展、思想基础、主要内容、当代价值的逻辑为序,展现了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的全貌,为孙中山思想研究开拓了新天地。一、全面解答了孙中山为什么提出民生主义思想的问题。作者从思想渊源入手,阐述了中国传统均平思想、约翰·穆勒和亨利·乔治的改良主义思想、马克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前后,从近代中国的国情出发,运用中国政治文化中“王道”的理念,发挥自古以来的“大同”思想,来构筑自己的国际关系思想体系.他提倡以中国传统的“王道”文化,来改变当时以西方“霸道”文化为基础的国际关系格局.他提出以传统的中国文明为基础,超越弱肉强食的强权政治,超越近代世界几百年来西方列强奉行的大国强权的规则,扶倾济弱,主导世界进入天下大同的境域.孙中山提出这种思想,以近代西方列强欺凌中国、干涉中国内政的行径为背景,具有现实政治的原因.他的这种思想也是晚清以来的思想家们倡导大同理想的延续.孙中山的追求虽然只是一种理想,但在今天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章首先探讨了孙中山民族思想构建与发展的三个阶段,并分析了每一阶段的特点及产生的原因和背景;其次探讨了关于孙中山民族思想中的一些发展与理论创新问题,认为,孙中山对"民族"的概念、"中华民族"一词的内涵与外延、"大同世界"的和谐思想都有一定的发展和创新;最后,考察和剖析了孙中山民族思想的历史作用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对于孙中山海权思想的研究是孙中山思想研究的一个新领域,也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孙中山的海洋政治观,内涵丰富,认识深刻,主要包括海权、海军、海洋运输、海洋资源利用,以及海洋发展战略等诸多内容。通过研究发现,孙中山的海洋政治观,目标高远,具有很强的预见性和前瞻性,但从分析中也可以得出,孙中山的一些想法亦有不符合当时中国现实国情的地方。总之,孙中山的海权思想,对后世中国海洋政治发展的启蒙意义远胜于其思想政治实践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的忠德思想是其道德教育思想的主要方面,是对中国传统忠德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孙中山所认为的"忠"不是传统社会对国君一个人的忠,而是忠于国家、人民与事业。国民具备优良的道德才能创造良好国家。结合孙中山对忠德内涵的阐发,在当代时代,公民应该忠于国家,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忠于事业,培养浓厚的敬业精神;忠诚待人,努力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共和"政治思想与"共和"政治制度构想呈现出不变与变的疏离,围绕反对专制、重视民权展开其"共和"言论,而"共和"影响下的政制构想和设计则甚为多变。孙中山的"共和"政制构想历经美国联邦制共和政体,到法国内阁制共和政体,以及后来强调瑞士、美国等地直接民权,甚至在联俄联共后,承认俄国政治的共和性质。同时,孙中山也积极地探寻、创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共和"政制,运用"五权宪法"、"三民主义"进行国家建设。  相似文献   

14.
民生史观是孙中山思想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但是现有研究多集中于民生史观的内容、性质和意义等方面,而对于民生史观的思想渊源几乎被完全忽视了.本文比照了西方经济学的思想和理论,不难看出,孙中山民生史观是在总结、升华西方经济学中"消费决定生产"的思想基础上形成的,经济学中"消费决定生产"的思想就是孙中山民生史观的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15.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十八大报告提出的重要任务和课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是完成这项任务和课题的必然选择.基于一些社区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价值和利益矛盾尖锐、核心价值观难以在社区成员中形成稳固的情感认同、忽视"网络社区"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等现实分析.提出核心价值观融入社区思想政治教育要从理论、情感、道德、实践等方面着手,做好核心价值观在社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工作.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需要结合教育发展的现状,遵循相关原则与规律,适时调整教育的原则和机制,使其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只有通过多种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入心、入脑,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质成效。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重在把知识教育直接灌输给学生,而学生作为课堂教育的客体因素,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学习过程。灌输式教育法注重教育的绝对服从性和权威性,在课堂教育中强调服从教师的指导,才能提高学生个人成绩,而学生失去对学习教育的主动权和话语权。为了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把传统"说教型"方法转变为"参与型"的教育模式,摒弃教师直线式知识灌输方式。由于高校学生存在思想上的差异性,这就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趋势必然向着个性化方向发展。情感教育法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对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形成良好品德、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是从实践中产生的,思想认识的正确与否,必须要经过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需要把实践行为融入教育活动中,通过社会实践培养高素质的发展型人才。应把不适应教育发展的"约束型"教育方法转变为教师"引导型"教育方法,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而指明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2011年10月15日,由浙江省政治学会、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参政党建设研究中心、《浙江社会科学》杂志社和民革浙江省委会孙中山研究学会联合举办的"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举行.来自上海、江苏和浙江的50多名专家、学者围绕"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的影响"和"辛亥革命在浙江"两个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18.
李文靖  邵雍 《北方论丛》2021,(6):132-139
孙中山是20世纪中国的伟人,其实业思想的产生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关.甲午战争的失败,亡国亡种的危机,促使孙中山思考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命运,喊出"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提出发展实业的设想.《实业计划》是孙中山实业思想的集中体现,包含了面向世界全面开放的思想、敢闯新路的精神、从国情出发的务实态度、关心民众疾苦的为民情怀,对中国现代化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梦"重要思想是孙中山"振兴中华"理想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关于经济建设的若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少年和青年时期在夏威夷、香港就学。资产阶级文化知识的熏陶,资本主义物质文明的启迪,使他很早就萌发了在贫弱、屈辱的旧中国实行民主改革和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思想。孙中山在成为民主革命家以后,在中国现代化问题上,首先正确地解决了政治同经济的关系问题。 孙中山认为,革命与建设是密不可分的。他曾强调指出:“政治和经济两个问题,总是有连带关系的。”在这两个方面中,首先需要解决政治问  相似文献   

20.
二次革命以后,孙中山对中国的政治发展进行了系统地思考.孙中山认为中国如欲政治现代化,必须首先实现国家统一,确保政治稳定,然后有序推进民主.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首先建立强大政党.在强大政党的领导下,逐步推进民主.孙中山的政治发展思想,不仅对中国的政治现代化产生了重大影响,也为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发展提供了一种理论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