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983年10月14——17日,在匈牙利北部的马特劳菲雷德举行了国际性刊物《欧洲民族学》(Eth-nologia Europea)编委会例会。按照惯例,编委会议期间举行了第十二届理论讨论会,会议材料预计由该刊发表。《欧洲民族学》杂志是1967年根据以 S·埃里克森为首的一批欧洲国家民族学家的倡议创办的。近12年来杂志的主编是 G·维格尔曼教授(德意志联  相似文献   

2.
1987年3月18日,苏联科学院主席团社会科学部民族问题学会和《苏联历史》杂志编辑部联合举行了题为“苏联的民族过程:总结·趋势·问题”的圆桌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苏共中央马列主义研究所、苏联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苏联历史研究所、哲学研究所、社会学研究所以及国立莫斯科大学的研究人员,还有来自爱沙尼亚、格鲁吉亚、吉尔吉斯、乌兹别克、哈萨克、白俄罗斯、摩尔达维亚等共和国的学者。会上发言者共25人。  相似文献   

3.
2007年8月20日,《黑龙江民族丛刊》编委会(以下简称《丛刊》)在哈尔滨市举行了百期纪念盛典。来自黑龙江、辽宁、吉林、北京、天津等地的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共4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所长、《丛刊》副主编都永浩主持会议,黑龙江省民委(宗教局)党组书记、省民委主任、《丛刊》编委会主任、主编舒  相似文献   

4.
《受惩罚的民族》一书,我是在1975年春写完的。同年夏,第一份原稿由我的一位外国朋友带往西方。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的这本著作不可能在苏联发表。其实,我的其他主要著作也没有发表的希望。我受到排斥,是因为我写了《1941年6月22日》一书。这本书1965年在莫斯科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后来被许多欧洲国家和美国翻译出版。1967年6月,由于我拒绝承认“错误”,以政治局委员A·佩尔谢为主席的苏共中央党的监察委员会把我开除出党。1967年8月,根据当局的命令,我的这本书在苏联各图书馆被  相似文献   

5.
1989年11月1日至4日,首届《格萨尔》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成都金牛宾馆举行。这次会议是由四川省民委、四川省《格萨尔》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全国《格萨尔》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主办、经过一年多的紧张准备,终于如期开会。来自全国七省区的各民族老、中、青年学者与来自苏联、日本、巴基斯坦、澳大利亚、蒙古人民共和国、西德的学者汇聚一堂。四位藏、蒙艺人桑珠、玉梅、才仁旺  相似文献   

6.
1987年10月22日至23日,《民族译丛》编辑部在北京召开民族研究术语译名问题座谈会。国家编译局、中央民族学院《国际广播电台、《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的有关同志参加了这次会议。 座谈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多年来在《民族译丛》杂志上出现过的重要名词术语的译法问题。  相似文献   

7.
2003年1月 8日,国家民委及所属《中国民族》杂志、《中国民族报》、《中国民族工作年鉴》编委会共同举办了“2002年中国少族民族十大新闻”评选活动,国家民委各部门负责人及新闻媒体的有关专家参加了投票评选。  相似文献   

8.
2001年12月27日,国家民委所属中国民族报、中国民族杂志和《中国民族工作年鉴》编委会,共同举办了“2001年中国少数民族十大新闻”评选活动,国家民委各业务司厅的主要领导及有关专家参加了投票评选。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族学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0月16—20日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传统文化与民族繁荣发展。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包括14个民族成分的128名代表。应邀出席会议的还有来自苏联、南斯拉夫、美国等国的学者。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赵延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郑必坚同志出席会议并讲了话。  相似文献   

10.
1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内蒙古自治区黑山头、室韦两个口岸正式对苏联开放.中央电视台推出"民族之林"新栏目.1月3日建国以来首次由文化部、国家民委联合主办的全国少数民族舞蹈比赛在云南昆明闭幕.1月12日《青海塔尔寺酥油花艺术展览》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开幕.1月26日至29日全国民委经济工作衔接会议在北京顺义县举行.来自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民委的经济(财经或民族)处处长出席了会议.3月6日至7日中国民族理论学会在北京召开《九十年代我国民族关系发展趋势和对策》研讨会.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族学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四年十月二十六日至三十一日在南宁市举行。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纪念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发表一百周年和探讨民族学对现实问题的研究。来自全国二十一个省市自治区包括十九个民族的一百三十七人参加了讨论会,会议收到学术论文一百四十余篇。与会代表坚持百家争鸣的方针,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发表了许多有益的见解;互相学习,切磋琢磨,提高了认识,增强了推动我国民族学大发展的信心。  相似文献   

12.
《民族论坛》2005,(12):8-9
《民族论坛》:10月23日召开的省委民族工作会议在全省特别是在民族地区广大干部群众中产生了热烈反响。首先请您谈谈此次会议为什么会受到全省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王德靖:这次会议是在我省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省委书记杨正午、省长周伯华等领导在会上发表  相似文献   

13.
20 0 2年 6月 2 1日 ,题为“田野调查与 2 1世纪的中国人类学和民族学”的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报告厅举行。此次会议的主办单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人类学民族学研究室、《民族研究》编辑部、科研处和《中国民族研究年鉴》编辑部。协作单位有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等。来自北京各大学和研究机构的 50多位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郝时远研究员在会议开始时致欢迎词 ,并就田野调查在新时期的重要意义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并在会议结束时做了总结发…  相似文献   

14.
2008年10月,由中国作协《民族文学》、《人民文学》杂志社、浙江省象山县及国家民委《中国民族》杂志联袂主办的"象山杯·我与奥运"全国有奖征文颁奖仪式暨中国民族文学传媒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为收获的季节增添了一道独特的文化大餐。中央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司  相似文献   

15.
书讯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民族学研究室选编的《民族学译文集》第三集已于1991年6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本集重点介绍国外民族学基本理论问题,共收译文23篇,按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两篇书摘,系统地介绍了文化人类学的两个基本概念——文化和文化变迁。第二部分是美国《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中的“人类学”条目,由若干小条目组成,其撰写者均为国际著名学者。第三部分是《苏联民族学》杂志于1987年开展的民族学大讨论,涉及民族学的对  相似文献   

16.
第三次朝鲜学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0年3月3日至8月5日在日本大阪经济法科大学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中国、日本、朝鲜、南朝鲜、苏联、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1157名学者。我国代表共有95人,在会上发表的论文有80篇,书面发表的有10多篇。  相似文献   

17.
简讯     
10月12日,辽宁省民委在盘锦市召开全省民族宣传工作会议。省民委副主任杨丰陌同志及全省14个市民委办公室主任参加了会议。会议传达了《中国民族》杂志、《中国民族报》和《民族画报》社的发行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了2002年“两刊一报”征订发行工作的情况,对圆满完成征订任务的单位及个人给予了表彰,并下达了2003年订阅指标。杨丰陌同志强调,搞好“两刊一报”的发行工作对于做好新世纪民族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民委要把这项工作作为搞好当前民族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指派专人负责,层层落实,抓出成效,努力完成“两刊一…  相似文献   

18.
第三届国际蒙古学家大会于1976年8月30日至9月4日在乌兰巴托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苏联、东欧国家和英国、美国、法国、印度、日本等20多个国家的蒙古学家,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阿尔泰学会、国际古印度学联合会的代表。国际蒙古学家大会常设委员会主席、蒙古人民共和国科学院院长锡林迪布主持了这次会议,作了题为《蒙古人民共和国社会和科学相互关系的若干问题》的报告。会议分三组进行:1.“历史、经济、哲学”组,组长科学院院士那楚克道尔基。  相似文献   

19.
刘克甫的《民族与亚民族》一文(见本刊1989年第3期)在苏联民族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和热烈的争鸣。《种族与民族》年刊(1988年)在刊载该文的同时,发表了苏联学者的10篇文章,对它作出了各不相同的评价。这里译载的是刘克甫对讨论中不同意见的回答。原文亦载于该期《种族与民族》。  相似文献   

20.
1980年10月21日—23日在东德的莱比锡卡尔·马克思大学召开了关于非洲民族、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发展的国际科学大会。来自苏联、东德、匈、波、保、捷等国专门研究非洲各国人民经济、社会学、民族史、哲学、语言学、法学等方面的学者参加了大会。会议的主要报告是由大会组织者——卡尔·马克思大学非洲和近东研究分部的研究人员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