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孟在世时,他的书法就由高丽忠宣王传到东邻高丽。朝鲜初期,在王室倡导下,形成一个占主流的书法流派,被称为"松雪体",独领风骚二百余年,涌现了以安平大君为代表的一大批松雪体书法家。至今,一些中国所不见的赵孟书迹仍在韩国流传,其中《证道歌》是最重要的一种。高丽、朝鲜时期形成的"赵孟现象"不仅值得中韩文化交流史研究者关注,更应引起中国书法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何杲 《新天地》2015,(4):27
父亲生前是一名普通的中学老师。平生只有一种爱好就是书法,颜柳欧赵他都涉猎,写得一手漂亮的蝇头小楷。1965年初,北海公园举办书法展览会,父亲抄录了毛主席《实践论》全文送去参展,通篇正体小楷,功夫至深,受到前来参观展览的郭沫若先生夸奖。展会结束后,工作人员给父亲退回作品,顺便转达了郭老的赞誉。父亲听了特别高兴,为了表达对郭老的谢意,父亲花费很长时间书写了郭老  相似文献   

3.
读周选松书法,可以读出他承袭传统的认真与虔诚。那行、草、隶、篆的功力积淀着他几十年潜心书艺、博采众长的厚重。读周选松书法,一种独有个性扑面而来。行书、草书,飘逸流畅,张弛有度,一气呵成:隶书、篆书,因法而不泥法,书写布局,匠心独运、遒劲有力。读周  相似文献   

4.
5岁启蒙,12岁拜名师学艺,下过乡,回城进过工厂,在餐馆当服务员时写的菜谱让外国游客争相购买收藏,在名家荟萃的京城书法界占一席之地,他就是毕业於首师大书法专业,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琉璃厂宏宝堂经理的书法家程茂全。(一)程茂全出生於北京丁章胡同,家学渊源,祖父曾靠在北京琉璃厂挂笔单养活一家人,父亲程俊良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京城著名的没骨画画家。秉承家学,程家七兄弟都喜好写画,但排行老么的程茂全最为出色。他自幼就喜好涂鸦,偏爱书法,父亲及时对他正确的引导,也对他给予了厚望。程茂全5岁时,就开始了书法的正统练习,拜中国…  相似文献   

5.
父亲的书法     
夏辉映 《社区》2012,(26):60-60
我在先父祥凯先生的墓志铭上对他的书法有着墨:“工书,兼擅各家之长。又独出机杼,下笔严整有度,苍劲峻拔,一如其为人。”父亲的本行虽为医生,于药性药理是行家,但他最钟爱最精通的却是书法。  相似文献   

6.
有一个台湾少年,他出生在很偏远的山区。小时候,他每天随父亲、兄长在椰风蕉雨中挥汗如雨,忍饥挨饿,在田间地头不辞劳苦地辛勤劳作。初中时,他有两个超越凡人的梦想:一是当个作家,二是去埃及。这两个梦想便成了他的人生目标。有一次,他看埃及地图出了神,忘了给父亲烧水,愤怒的父亲给了他一记耳光,并喝斥他说:"我保证你这辈子也  相似文献   

7.
父亲和老猫     
《新天地》2007,(8)
接到大哥的电话,说是81岁的父亲血压升高,去卫生站输液过程中又出现了心悸,全家打算安排他住院,叫我快点回家。我心急火燎地赶到家里,父亲还是不舒服,但是精神已经好多了,大嫂说因为父亲出现心慌,医生已经给他换了药,我长长松了口气。这才发现父亲养的大白  相似文献   

8.
胡亚 《百姓生活》2012,(7):35-36
正古云原名叫顾云彬,1947年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他的父亲是老革命,大哥是革命烈士。古云从小就崇拜伟大领袖毛主席,对毛主席诗词书法更是情有独钟。步入中年后,不但他的毛体书法作品多次获奖,而且因为他的容貌体态越来越像毛主席,开始在一些影视剧中扮演毛主席。现在,他是国家一级书法师、全国艺术发展委员会常务副主席、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协会党组书记、中国影视艺术家协会名誉主席。  相似文献   

9.
袁邡 《百姓生活》2013,(10):58-58
每逢喜迎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挂起红灯笼,贴上大红的对联。在我们家,父亲在世时,每年春节门上贴的对联,都是他亲手写的。我们家是中医世家,到父亲已是祖传4代,他医术甚高,医治了很多病人。有时候,父亲给穷人看病不收钱。他曾对我说,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人要多做善事,医德好、对百姓态度好是医道家训。父亲除了医术精湛,他还有很好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熟读文史经典,通晓天文地理,精通书法绘画。  相似文献   

10.
似有似无的绵绵雨丝,飘洒在初春略带凉意的风中。濡湿了满目青山,也濡湿了青山环绕的这一片公墓。其中有一个平常不过的墓碑,扫墓的是平常不过的一家3口人。一把雨伞下,那中年妇女把一束鲜花,轻轻地放在墓前:“妈妈,爸爸,我来看你们了,还有你们的女婿,你们的外孙……” 墓碑镌刻着她母亲和父亲,浙江大学教授曹萱龄和丈夫、台胞余建彬的姓名,一个既普通又不普通的合葬墓!这位自称女儿的中年妇女叫余惠波,浙江大学教师。  相似文献   

11.
人生与草稿     
小时候,父亲让我向一老先生学书法,用废旧报纸练字多年,可自己一直没有大的进步。老先生对父亲说:“如果你让娃儿用好纸来写,可能会写得更好。”从此以后,父亲就按照他说的去做了。  相似文献   

12.
晓晓 《北京纪事》2016,(11):107-108
当一幅幅笔走龙蛇、俊逸潇洒的书法作品展现在你眼前时,使你不得不去想追寻它的作者是谁?何许人也? 罗晓辉,1968年出生于北京,现职机关干部,书法专业本科毕业,书法家、教师.他自幼受父亲影响习书绘画,1984年初中毕业后考入北京市东城区师范学校,立志做一名人民教师.由于对书法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先后跟随刘民久、爱新觉罗万钧、李经弼等老师学习书法.罗晓辉毕业后步入学校殿堂,如愿以偿地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担任学校书法教学工作,对于书法启蒙教育教学有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观闻 《北京纪事》2015,(12):104-105
童年时,狄连仲就对书法有一种偏爱。每天放学回家,父亲也会叮咛一声:“没事写会儿字。”从描红模子开始,书法便在他心中种下了一粒种子。  相似文献   

14.
赵承楷 《山西老年》2009,(11):13-13
我受父亲的影响,从小就喜欢写毛笔字,但高中以后就没有再动过毛笔。大学毕业后,到中学任教,知道了毛笔字的重要性,才又写起毛笔字来。1964年我认识了省城著名书法字郭伯英先生。他的书法,不论  相似文献   

15.
1948年12月19日,爱新觉罗·毓岚出生于摄政王府,他的父亲爱新觉罗·溥任是末代皇帝溥仪的胞弟,祖父为清末摄政王载沣,其曾祖父是第一代醇亲王。 爱新觉罗·毓岚是溥任的小儿子,朝阳区和平街一中高级语文教师、朝阳区政协委员,喜爱书法,深得其父辈和书法界名人真传。  相似文献   

16.
母亲去世后父亲一直郁郁寡欢,白天他常常捧着母亲的相片发呆,晚上整宿整宿地失眠。看着父亲的白发越来越多,日渐憔悴,我的心里不是个滋味。现在正是阳春四月,草长莺飞、流水潺潺、桃红柳绿,报上说老人春天去踏青,置身于青山绿野之中去感受春的气息,可以放松心情,消除苦闷。既然如此,怎能让父亲宅在家里辜负大好春光?挑了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我带上父亲一起去郊外踏青。郊外的小路两侧绿树成行,  相似文献   

17.
丁若镛是朝鲜李朝末期倡经世实学雨兴一代新风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之一,他的著述卷帙浩繁,他的思想建树高远,独树一帜。其民本思想是不同于宋明儒家,与时政紧密结合、重经世致用的独特的民本思想。在韩国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周倜在《东方》1994年第1期撰文说,1993年盛夏,他作为中国新闻代表团成员出访韩国的时候,颇感意外的一件事是,几乎每天都能看到许多条用汉字书的楷书体或行书体的条幅与对联。在笔者所涉足的传媒团体、旅馆、饭店乃至农民住宅,汉字书法几乎达到了“普及化”的程度。为什么一个初访韩国的人,在考察其书法、绘画、诗歌,乃至建筑、居民、歌舞、音乐、戏剧、习俗、服饰、  相似文献   

19.
他以点数取得了比赛的胜利,却被生命击倒。在与印尼选手哈里·阿莫尔开战之前,35岁的韩国拳王崔尧三(Yo-SamChoi)想起了父亲:我不会失败的,父亲会一直陪伴、保佑着我。1996年1月2日,在与病魔作了长时间的搏斗后,崔尧三的父亲去世了。此前,当拳馆教练看中了崔尧三,他丢下书包便去了。他说,打拳只因我想做个好爸爸,保护自己的家人。他要做个为家庭遮风挡雨的男人。  相似文献   

20.
徐英 《华人时刊》2008,(10):69-69
作为一个旅游爱好者,父亲每年至少有两三个月奔波在旅途中。这些年,父亲到过很多地方,有时是公干,有时是考察,有时是纯粹的旅游。每每结束旅程,返回家中,他都要给我讲述一段段旅途中的所见所闻,然后再添上自己的感触。最近从韩国旅游归来,父亲说了一句令我吃惊的话:"在国内旅游真是没什么意思,要玩就得出国去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