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校是创造未来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基地,是造就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的基地,是创造、传播中国先进文化的基地.必须立足现在、着眼未来,搞好党的建设,贯彻落实"三个代表",培养合格的"三个代表"人才.  相似文献   

2.
罗爱军 《理论界》2004,(4):183-184
高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播和创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高校文化建设,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握高校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深入挖掘高校文化的育人功能,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校作为传播科学知识、创造高新技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源泉,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生产者和推动器,与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息息相关.我们必须从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高等教育在"三个代表"中全面性、先导性、基础性作用的认识,把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论述作为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办好高等学校的关键来抓.  相似文献   

4.
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首先必须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明确我们同发达国家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差距,深刻理解发展先进生产力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含义,发扬求真务实精神,在实践中思考如何加快发展先进生产力问题.  相似文献   

5.
高校领导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重大现实意义及"三个代表"之间的关系.本文着重论述了"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内涵、先进性及在学习和实践中应该注意把握的四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总书记向全党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我们全面加强党建和思想工作的伟大纲领,是我们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领域阵地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我们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加强高校的宣传思想工作,加强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阵地建设,重点做好理论阵地、舆论阵地和文化阵地的建设,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占领这些阵地,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整个国家和高等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服务.  相似文献   

7.
杨从尧 《天府新论》2004,(Z2):20-21
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根本保证.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动力源泉.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表现和重要标志,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关键性力量;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障与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不仅具有非凡的创造性、鲜明的时代性、严密的科学性,而且具有坚定的政治性、高度的战略性、突出的实践性.高校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动力源,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是实现和满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力量.高校要做学习、研究、实践"三个代表"的表率,一是要强化中心意识,进一步搞好产学研工作;二是要强化政治意识,进一步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三是要强化群众意识,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从而为发展生产力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应用科技成果和先进的文化成果,发挥科教兴国的主力军作用,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作为园林工作者,怎样才能贯彻落实?我认为: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全面加强园林绿化建设,创造优美的城市生态环境,造福人民群众,就是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1.
就近现代以来的中国而言,“现代化”是一个贯穿始终的核心主题,而与之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现代性”主题的凸显则要晚得多.在中国语境下,“现代化”理论侧重于探讨中国如何实现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而近几十年才在中国兴起的“现代性”理论则更多地探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形势与问题.从“现代化”到“现代性”的理论嬗变,昭示出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问题的迁衍.应当及时厘清从这一理论嬗变中折射出来的问题迁衍,以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好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蔡娟 《阴山学刊》2006,19(3):98-102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狂飙式推进,反全球化运动也如影随形并呈燎原之势.反全球化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壮大了社会主义队伍,积聚了社会主义因素,为实现向社会主义转变创造了条件.反全球化运动的趋势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全球化替代资本主义的全球化,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现实可能性,昭示了马克思的"两个必然"理论的时代价值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3.
政文同构、政法同构、政经异构和“差异”是保持一个社会稳定均衡运行的关键,其微观基础在于实现“理”、“力”、“利”的不同配置。苏共丧失政权和国民党的“黑金”政治都同“权力”和“金钱”的结合紧密相关。本文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差异”政治学、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提出了新见。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创建各种条件实现以人为本,这就要求: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经济条件;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以人为本创造政治条件;繁荣社会主义科技教育事业,为人的发展创造文化条件。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思想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但毛泽东等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在中共八大前后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这些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渊源,它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启示,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深层理论基础,具有对经济体制改革和工业化道路的指导意义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世界金融危机引发的反应对长期困扰我们的姓“社”姓“资”问题具有难得的方法论启示,即不要离开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去讨论姓“社”姓“资”问题,离开这个关系,便不能回答什么是真正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问题.也不能回答社会主义能否战胜资本主义的问题。恰恰是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依存和联结”,才使资本主义得到了局部的人性化的改善,才使资本主义在危机爆发时得以喘过气来。社会主义国家同样可以因与资本主义的“相互依存和联结”现象,而坚信市场经济选择的正确性,坚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必要。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回答了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为新时期全面加强党的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郑汕  蒋勇 《学术探索》2003,(1):12-14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上庄严指出 ,当人类社会跨入 2 1世纪的时候 ,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以“三个代表”思想界定“小康”概念 ,认识“小康社会”的性质 ,定位“小康社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对于推动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 ,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德治国”的提出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 ,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将邓小平理论体系与我国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实践相结合 ,不断进行理论探索和理论创新的结晶 ;是在我国社会经济步入新的发展时期所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 ;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治国经验的基础上做出的科学论断。可见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这一治国方略的深刻内涵 ,对于我们更加自觉地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特别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大力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 ,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列宁认为,“共耕制”是帮助农民更快地过上文明生活的可靠“出路”。这是列宁探索农民为主体的落后俄国如何向社会主义大农业过渡的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三农”问题的思考维度与列宁共耕制思想有深厚的渊源:毛泽东把共同富裕和机械化作为中国农业集体化的根本目标和主要手段:邓小平创造性地回答了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从“家庭联产承包制”走向“适度规模”经济:胡锦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观是列宁共耕制思想的中国化发展。列宁共耕制思想,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