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与构建和谐世界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和合”是中国文化的首要价值,也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和谐世界”的提出,与中国传统“和合”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构建和谐世界的过程中,如何适应当今世界的深刻变化,充分吸收和运用中国传统“和合”文化,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和合文化视阈下现代慈善文化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传统和合文化的视阈下,探讨如何构建现代慈善文化:在目标指向上,现代慈善文化必须要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在原则上,应坚持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在中国传统慈善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其他慈善文化;在价值观上,应以和爱作为现代慈善文化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东亚企业和合文化与全球文化共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合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理念之一。中华和合文化动静皆宜,既能为企业这种市场经济基本单位提供指引,又能为解决全球文化冲突提供答案。东亚地区成功企业的企业文化,都深受传统和合文化的影响。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是与和谐社会的终极目标相违背的。和合文化为解决西方文化的不和谐困境找到了答案。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和合文化及化解外交矛盾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是源于原始社会各部落、胞族、族群集聚的民族,中华民族的和而不同必然有矛盾和斗争,“和合”必然处在打造之中,处在生生不息的发展之中。中国之谓中国,就因其大,故居中央统摄四方。充满活力的中华民族坚持以“和为贵”为自己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评价体系。在鉴别中包容,力抗邪恶,持和扬善。强国的本源是民族的自立自强,强国的外源是国家的外交,“穷国无外交”,外交能强国。国家的事情,内外有别,内外和合,内外统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并非平坦,增强忧患意识是客观的要求。思尽矛盾是和谐,走尽坎坷是平坦,这是中华民族实现强国之梦的真谛。  相似文献   

5.
和合:普遍和谐维度上的现代价值体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合”文化传统,基于“天人合一”、“尚中贵和”、“礼之用,和为贵”、“修身正心”、“协和万邦”等主张,广泛确认并追求普遍意义上的“和谐”。亦即: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自身心灵的和谐;民族、地区间的和谐。“和合”文化传统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丰富而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从本质上正是“和合”文化发展的现代形态。当今社会,确立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以德治国、和平共处的现代发展理念,“和合”文化传统都有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的显著价值。  相似文献   

6.
肖祥  张明琴 《船山学刊》2018,(3):100-104
"和合"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和精髓体现,其蕴含着保合太合、天人合一的美好愿景,和实生物、和合而兴的发展规律,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价值理念,和为贵、泛爱众的处世哲学。"和合"文化对于当前坚定文化自信、构建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培育个体道德人格具有极为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论和合文化及其现实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遂 《兰州学刊》2008,(6):146-148,165
中国以儒道文化为主导的传统和合文化包含了人与自然观思想、社会治理结构观思想、统治执政思想、人际交往思想及个人道德修养思想等五大基本思想。和合文化以其内容的广泛性与完整性及其思想的实用性,决定了它在和谐社会的建设实践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巨大的文化形塑功能。和合文化具有形塑出温和、稳健、睿智、克己的和谐社会主体,形塑出和谐良性的社会治理结构与政治民主体制,形塑出互爱互助、和平共处、相互促进的和谐社会大环境等三大功能。和合文化将最终有助于形塑出和谐的社会关系,形塑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8.
吴强 《理论界》2008,(10):151-152
中华和合文化由于其致思取向的不同常被误解为缺乏辩证思维,实际上,中华和合文化以其整体性、同一性和反思性的思维特征,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思想。因此,只有开拓辩证视野,才能充分认识其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文章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的“和合”文化思想与图书馆人员管理和读者工作联系起来进行思考 ,认为“和合”文化对正确处理图书馆内部人际关系和馆读关系 ,加强图书馆管理 ,提高读者服务工作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论述了“和合”文化思想与图书馆人员管理和读者工作的结合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0.
弘扬中华和合文化 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和合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灵魂,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历史基础和思想基础。弘扬和合文化,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杨凤平 《理论界》2009,(7):136-137
和合精神是中国人文精神的精髓,强调彼此不同的事物各方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相互调节,相互适应,推动事物及社会的发展.本文在探讨和合精神思想内涵的同时,着力探讨怎样将和合精神应用于物业管理,即在物业管理服务过程中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和合精神,营造企业内部与外部和谐融洽的人文环境,提升物业管理服务品质,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创造力、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论和合文化在现代教育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合文化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精髓,其要旨在于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自我身心的融通与和谐,这种和谐发展的文化价值观对于调节当前高校德育中存在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等方面的冲突与矛盾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3.
"和合"是事物冲突融合的理想状态,精神和谐就是社会成员在思想、观念、思维和情感等方面的"和合"。社会主义精神和谐构建的关键是培养社会成员包容、共生、合作的精神与社会责任意识、利他精神及自我牺牲精神。和合"仁学"伦理正是在这些方面为精神和谐的构建提供了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14.
中华"和合"文化是中华文化人文精神的精髓,它强调事物是不同因素的相异相成和紧密凝聚,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辩证思想与系统观念和客观事物存在的多样性,又体现了多样事物的统一性。在当前我国多元文化并存,各种社会思潮风起云涌、各种价值观念泛起的情况下,科学理解和正确发掘中华"和合"文化,充分汲取和吸收其中的有益成分,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整合多元价值,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探索"和合"文化内涵及其在行政管理中的应用,助推行政管理创新,增强社会活力与和谐因素。  相似文献   

16.
和合认识论——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和合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也是当代和谐文化之根.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方法论,更是一种生存哲学.中国传统和合文化在本体论的框架内探讨认识论,在人的生存中定位知识,把对事物的认识看成是体悟"天道"、修身养性的途径,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以及人自身的全面发展.深入研究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认识论特征,指出和合认识论的当代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文化来支撑。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谐文化的内涵体现在社会的多个层面。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必须树立良好的和谐观,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道德的和谐,构成了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和合实践论——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合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当代和谐文化之根,对和合思想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中国传统的和合文化具有学以致用的品格,在把认识论转化为实践论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用一源的特征.深入探讨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实践论特征,指出和合实践论所具有的当代价值,为当下的文化研究提供方向与动力.  相似文献   

19.
文化共生与和谐文化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仁富 《兰州学刊》2008,(5):171-173
和谐的社会是一个多元文化共生发展的社会。共生与和谐是辩证统一的,是文化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两个基本要素,是两个不同的文化发展层次。文化共生是实现和谐文化的前提,和谐文化则是文化共生的保证和终极价值向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须要充分把握多元文化共生,而多元文化共生并不等于多样性文化同等程度的、甚或是同步的发展。多元文化共生发展的过程中要高扬主导性文化的规导作用,多样性文化要围绕、服务和服从主导性文化发展方向。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须充分发挥主导性文化在建构和谐文化中的主旋律、主渠道作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相似文献   

20.
和谐文化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提出的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任务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现阶段,和谐文化建设的实践方式包括: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坚持尊重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继承、吸收与创新相统一的原则,坚持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