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正确认识和重新调整国家职能,是现阶段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对于改革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的实现关系极大。国家的职能有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之分,对内职能是区分国家性质的主要依据。本文所探讨的是国家的对内职能。国家的管理职能由政治职能为主向社会职能为主的转变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揭示,国家是从人类社会中分化出来的管理机构,国家的职能,就其实质而言,都是管理职能。国家的管理职能包括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两个方面。政治职能即国家的阶级职能。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统治阶级用来镇压其他阶级的特殊的机器,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人们对什么是无产阶级专政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有的人往往把无产阶级专政解释为无产阶级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认为凭借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强制机关,对于敌对阶级和犯罪分子的镇压、制裁等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实际上这只能说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项重要任务,或者说是无产阶级国家的重要职能之一。 无产阶级专政应该说是无产阶级执掌政权。无产阶级在本阶级的政党领导下,推翻  相似文献   

3.
<正>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论及国家管理时,多数是指宏观的意义上的管理,既包括由特殊强制机构行使的所谓镇压职能(马克思把镇压职能即控制人民的职能称为“政治职能”),又包括由一般性非暴力机构执行的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公共事务等方面的社会职能。国家职能就实质而言,应总称为管理职能,它包括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管理是国家职能的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方面。列宁说:“国家就是从人类社会中分化出来的管理机构。”根据社会  相似文献   

4.
刘军 《河北学刊》2006,26(6):21-25
马克思在国家观上有三大理论创新:在国家起源和本质问题上,马克思实现了冲突论和融合论的统一,认为国家既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也是平衡社会各阶级不同利益的工具;在国家职能问题上,马克思提出国家具有政治统治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双重基本职能,而在现实社会中,国家的职能往往因为统治阶级追求自身利益而被异化;在未来国家的发展趋势问题上,马克思指出了“社会把国家政权重新收回”的历史性方向,并将之描绘为“自由人联合体”。  相似文献   

5.
(一) 在政府的职能上,尤其是社会主义制度下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各国社会主义实践都没有很好地认识和运用。邓小平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基本原理出发,果断地拨乱反正,实施我国战略重点的伟大转移,将政府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主的轨道上来,这实际上就是把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放到主要位置。首先,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是政府管理职能的主要部分。我们知道,政府对内的两种基本职能是镇压职能和管理职能。从邓小平的论著中不难看出,政府对内的两种基本职能不是固定不变的。事实上,当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政权确立以后,阶级斗争虽还存在.但已经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社会  相似文献   

6.
简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权力和政府职能的公共政策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必然导致社会经济—政治模式的根本变革。市场经济的发生和发展 ,不仅突显出国家作为公共权力机关的特质 ,而且促使公共权力机关即政府的职能 ,也发生着历史性的变化。这是一个特别令人感兴趣的过程。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这种变化的话 ,那就是公共权力和政府职能的公共政策化。一  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分析 ,国家是阶级社会的产物 ,是为了控制不同阶级的利益冲突而产生的暴力机关。这个机关在表面上是代表整个社会的 ,而实际上它是统治阶级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工具 ①。恩格斯指出 ,国家有两大特点 ,一是按地区来划…  相似文献   

7.
一国家职能的传统理论认为,剥削阶级“国家的活动表现为两种基本的职能:内部的(主要的)职能是控制多数被剥削者,外部的(非主要的)职能是靠侵略别国领土来扩大本国统治阶级的领土,或者是保护本国的领土不受别国的侵犯。”社会主义国家职能是,镇压剥削者的反抗,组织经济与文化建设,保卫国家,防御帝国主义的侵略,社会主义国家二项内部职能,随着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阶段的变化,由镇压职能为主转变为以经济职能为主。近几年来,政治学界对传统的国家职能理论提出了挑战。其核心就是论证经济职能、社会职能,不  相似文献   

8.
关于国家问题,在我国理论界长期以来都是从它的阶级性方面来进行论证和说明,把国家起源归因于单一的阶级因素,把国家本质概括为纯粹的阶级统治,把国家职能理解为实现阶级统治的职责和功能。本文认为,把阶级性看作是国家的唯一属性,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意,也不符合社会历史的发展史实。这里试就国家的社会性谈一点粗浅的认识。国家起源的社会性因素在国家起源问题上,通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一些代表性论著,不难发现,他们固然强调阶级矛盾是国家产生的重要原因,并作出了“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的著名论断。但是…  相似文献   

9.
论国家职能及其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周敏 《中州学刊》2008,3(1):28-31
作为社会的正式代表,国家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一个特殊公共权力机构.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国家的阶级性和社会性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国家两种属性在日趋相互接近的动态发展中呈现出递弱的阶级性和递增的社会性,国家管理公共事务的社会职能不断得到强化.尤其是社会转型期衍生的社会不稳定因素所引发的公共危机和非传统安全,对国家作用体制提出新要求,引起国家安全观和国家管理社会职能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0.
经济体制改革的纵深发展,向经济理论提出了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国家直接管理经济的职能究竟确定在什么范围为好呢?本文试作探索。 长期以来,对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经济职能范围问题,理论界有一种流行的看法,那就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条件下,由于主要生产资料属于国家所有,因而国家应直接管理整个国民经济,直接经营企业,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巨型公司;在此基础上,实行全面的、直接的计划经济。实  相似文献   

11.
民族问题实质上是一个阶级问题,因此,在阶级社会里就不可能有民族平等与民族和平,因而也就不可能使民族问题得到解决。因为民族压迫和民族的敌对关系是阶级社会中的必然产物。在资本主义以前,那些奴隶主、农奴主不仅奴役其本民族(在严格的意义说是部族)的劳动人民,同时也奴役  相似文献   

12.
民主这个概念,从其产生以来,就一直是为人们所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但是,翻开政治思想史,这种争论的轨迹显得简单,它往往表现为不是民主就是专制,一些社会科学词典这样解释:“民主,与专制相对称的一种政治制度。”“原意指人民的权力,民主用于国家形式,即成为一种国家制度”。“民主不仅是指政休,首先是指国体,指哪个阶级掌握国家政权,管理国家,对其敌对阶级实行专政”。(《简明社会科学词典》第286页。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应当指出,对民主概念的这种规定,是符合民主发展的既往历史的,但是必须论及的是,他们这种非此即彼,不是民主就是专制的思维方式,有碍于人们对民主的全面理解。特别是当我们  相似文献   

13.
<正> 近年来,关于我国的阶级和阶层结构问题,已越来越引起理论界的关注,这方面的研讨文章逐渐增多。现将主要观点简介于下: 一、关于阶级、阶层的划分标准在这个问题上,有如下几种主要观点。1.认为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法仍是分析现阶段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方法。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为指导,接照列宁的阶级定义,以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或以财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国家学说为依据,对国家性质问题再作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一、剥削阶级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剥削阶级国家是剥削阶级统治被剥削阶级的工具,这是长期来理论界界说国家性质的基本定义。近年来,有同志用国家两重性提法对此传统观点发起挑战,他们提出,经典作家并非以为国家只具有阶级性一重属性,而是认为国家既具有阶级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只不过在他们的论述中前者以强化,后者以弱化的形式出现,这是他们身处的历史环境和当时的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就是消灭阶级”,这是大家熟悉的列宁的著名论断。近来,我国理论界常常引用这个论断来阐明某些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重大问题。但是,对这个论断本身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理解。第一种,认为这个论断表明社会主义“是从有阶级向无阶级过渡的社会”。第二种,认为这个论断表明列宁  相似文献   

16.
<正>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分析,国家具有阶级统治与社会管理的双重职能。我国政府行政机构,作为国家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权限与机构设置,从广‘义上讲,是由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这种双重职能决定的;从行政管理的狭义上讲,主要是由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特别是其中的经济管理职能决定的,换言之,各级政府职能机构的设置及其职权的划分,除某种非常时  相似文献   

17.
南斯拉夫修正主义者极力丑化无产阶级专政,企图取消无产阶级专政。南共纲领在论到社会主义国家专政的任务时,承认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存在矛盾,但它对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不加区别,一律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不是通过国家的威力强制地……消除这些矛盾。”这就是说,对阶级敌人,也不要强制。在论到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时,南共纲领认为:“在行使经济职能的同时,国家具有一种使经济丧失内部动力的倾向。”它认为,“仅仅通过国家机器管理经济和整个社会生活,会导致管理的日益集中”,会产生“社会主义关系发展中的官僚主义和官僚国家主义倾向”。它认为“在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的政权巩固后,国家逐步消亡的问题就成为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基本的和具有  相似文献   

18.
<正> 关于政治的本质涵义问题,在我国理论界是有争议的。搞清这个问题,对政治科学的研究和社会主义的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近几年来,关于政治涵义的规定有多种见解,归纳起来主要有这样几类:其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其二,政治是阶级斗争;其三,政治是国家活动。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有经济就有政治,政治同经济一样都不只是阶级社会才有的范畴。”  相似文献   

19.
民主是与专制相对立的一种政治制度。民主用于国家形式,就是一种国家制度。民主不仅是指政体,而且首先是指国体,即指哪个阶级掌握国家政权,管理国家,并对其敌对阶级实行专政。平常我们所说的民主作风、民主原则、民主权利等,都是从民主的上述含义派生出来的。在原始社会,没有阶级和国家,因而也就无所谓民主。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才出现作为政治制度的民主。因此,民主属于上层建筑,是由一定经济基础决定,并为其服务的。它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在私有制的条件下,产生过古希腊的奴隶主民主制和近现代的资产阶级民主制。社会主义民主是无产阶级在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后,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无产阶级民主,是无产阶级的国家形式。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就是人民民主,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形  相似文献   

20.
<正> 1 作为处在中国近代初期由闭关锁国转向学习西方开办洋务过渡阶段的清朝政府高级官员,丁日昌是一位很有个性的重要政治人物。分析其从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性中最为稳定的心理特征——政治性格,可以从一个侧面来加深对他的认识。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在存在剥削制度的阶级社会中,每个人的性格带有显著的阶级性,具有同一阶级的人们所共同具有的一般的性格特征。丁日昌一生的利益、荣辱与封建统治阶级的兴衰密不可分,他必然竭尽全力维护本阶级的统治,并求保住自己所得的职位,为统治阶级的长治久安而坚决镇压本阶级统治的反抗者,这是一种阶级的本能。具体说来,丁日昌政治性格的阶级倾向性有这么几点:一,恪守封建的传统伦理道德,以忠君思想为指导;二,在阶级矛盾尖锐的时候,毫不犹豫地以维护现存统治秩序为己任,残酷镇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