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五百强的特征及其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入世界500强是中国企业成长的一个重要目标。该文在对世界500强进行例证分析的基础上,综合给出了世界500强的特征,尤其是对其高成长性与起码规模、全球领导地位、拥有战略性资产、跨交叉技术的研发能力和多元业务的管理能力等11个成长特征作了总结。最后,作者为中国企业进入世界500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进入世界500强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即将加入WTO,中国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必将有一个新的变化,原来的两个市场将不再有明显的界线,中国企业应该如何参与市场竞争呢?应该处理好四个问题:(1)从目标来看,中国企业应该立足于长期利益,有长期目标.目前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有5家,但是没有一家工业企业.对于有些企业提出的进军500强,除了肯定其战略眼光外,也应看到前进的道路困难重重.从500强最后一名的销售额同我国众多企业销售额的差距可以看到,要跻身世界500强,企业必须有一个长期的战略计划.(2)在道路选择上,中国企业的模式不外乎有两种,第一种是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道路,另一种是政府的扶持干预.后者集中体现在韩国的企业发展模式上.韩国继承日本综合商社的发展模式,并在政府的扶持下,许多企业跻身世界500强,但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后,韩国的大企业出现了问题.目前国内学者普遍认为问题的原因在于综合性多元化的生产方式有很大的弊病.韩国若干企业也正进行产品和产业结构的重新调整,精减产品生产线.值得我们思考的是除了重新认识大企业的多元化经营道路外,还有对政府扶持的问题.在中国企业的发展道路上,应避免政府的过度干预,应走经济的发展道路,走自我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中国自2001年入世以来,民营进出口企业迅速发展.本文从地区分布和主营产品类型分布两大方面对中国民营进出口500强企业进行分析.具体利用2012年以及2014年的中国民营进出口500强企业数据进行纵向比较,以及2014年全国进出口500强企业与民营进出口500强企业数据进行横向分析,采用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为主要依据进行归纳,并根据数据所得的分析结论对现状进行总结和原因分析,同时结合国际形势和中国的政策为中国民营进出口500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美国《财富》杂志评选出的1998年世界500家大企业分布在43个行业中,在这500强中,传统行业和新兴行业的差距日益扩大。由于世界正在进入信息化时代,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业的网络虚拟化、以及全球企业出现的并购热潮,使全球大企业的行业构成发生了较大变化。1998年金融业和信息业成为各行业的使使者,制药、技术和电信等新兴行业的企业整体表现,大大超过了钢铁、汽车和能源等传统行业的企业。在行业发展中,传统行业与新兴行业的差距明显扩大,电信与金融服务领域发生的深刻变化,将影响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企业合并和收赌创历久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使得企业必须重视品牌战略.2011年,57家中国内地企业登上《财富》500强,12家入围BRANDS世界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中国企业真的是从此走向世界了吗?文章从2011年公布的《财富》500强、BRANDS世界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谈起,首先论述了品牌的重要性;其次罗列了中国企业品牌战略的现状和面临的困惑;最后,文章借用生物进化论的原理,构建了中国企业品牌战略选择过程模型,并对模型的使用及注意事项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6.
只有20%的500强企业能让中国的记者看懂;41%的500强企业能提供PR部门的联系方式给记者;没有一家企业网站能够在有效的时间通过邮箱对记者提出的问题给出明确的答复!在历时2个月的“最便于中国记者使用的500强企业网站”调查工作中,易为公关与大家分享了以上三个有趣的现象,那么中国记者使用网络的状况到底如何呢?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入围世界500强的企业数量逐年增加。与西方大企业相比,通过保护、强制合并等行政干预形成大企业是我国发展大企业的特色。与发展中国家大企业对比,我国大企业的发展模式是正确的;与世界500强企业对比,我国大企业还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我国应制定完善的产业政策,在竞争性领域培育发展大企业。  相似文献   

8.
据2010—09—05合肥在线介绍,本届大会发布信息有2010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榜单;举办(2010中国大企业发展的趋势、问题和建议》、《2010中国500强企业发展报告》、《2010中国企业500强与美国企业500强、世界企业500强对比分析报告》等专题研究报告;攀办中国大企业高峰会、经济形势报告会、平行论坛专题会议、地方投资环境介绍专题会议,组织召开企业家高层座谈会,组织开展企业家联谊以及企业交流和参观考察等活动。  相似文献   

9.
《金融时报》《财富》分别发布了全球500强企业排行榜,所评全球500强企业、行业、国家分布大相径庭.在这种情况下需确定哪个榜单更贴近企业综合实力排行,以确定榜单对企业的实际借鉴意义.通过因子分析赋权法分别对两榜单所统计市值、净收益、总资产、营业收入、人均利润5个变量进行权重分析,结果显示5个变量按权重从大到小排序分别为:人均利润28.09%、总资产26.41%、净收益16.20%、市值15.86%、营业收入13.44%.在权重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上榜企业竞争力进行评价,并提出提升综合竞争力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2010中国企业500强发布暨中国大企业高峰会上,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在发言中表示,2010年中国企业500强在平均的总资产利润率、平均净资产利润率上都超过世界500强和美国企业的500强。但是从总体来看,我国的大企业在数量、规模、管理、机制、创新能力、国际化经营等方面,与国际知名的大企业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1.
以世界500强中国企业商业广告翻译为例,总结其在广告翻译上的方法和特点,提出在广告翻译过程中要遵循的原则:既要保证原文信息传递的准确无误,还要尽力避免原社会文化因素对译文读者造成的陌生感和翻译腔。  相似文献   

12.
一批中国名牌企业以相对可靠的产品质量、相对适宜甚至便宜的产品价格和良好的售后服务,不仅享誉中国,而且走向了世界。2005年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海尔再次入围世界品牌百强,荣居第89位,比去年的第95位,提升了6位。还有联想、央视、长虹三个中国本土品牌入选,分别排名第148、第341和第477位。美国《商业周刊》2005年7月公布的全球品牌100强按品牌价值须超过10亿美元,至少20%的销售收入来自海外市场,并有公开的营销和财务数据等指标,中国企业无一入选。这些排行榜至少从某些侧面说明,中国企业要创建真正的世界名…  相似文献   

13.
读书时间     
<正>世界500强面试实录作者:杨毅宏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本书是世界500强企业通用选人标准及其在华招聘实践的真实记录,揭示了世界500强企业选人、用人的标准和操作方法。其中包括20个最常用的对员工能力素质要求的具体行为描述,以及全方位、多角度的求职面试攻略;收录了宝洁、汇丰、联合利华、英特尔及普华永道等世界知名企业近几年在中国的面试实录。在再版中,编者增加了4种能  相似文献   

14.
概述了近13年来进入世界500强的大型钢铁企业及其在世界500强中的排序,着重探讨了蒂森克虏伯、安赛乐米塔尔、新日铁、JFE、浦项、宝钢、克鲁斯、神户和美钢联等企业的主要竞争优势,系统地分析了它们的8项成功秘诀,指出世界500强钢铁企业的最大成功之处就是能适时地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制定动态竞争战略.  相似文献   

15.
汪华 《华人时刊》2004,(11):36-39
2002年五月上旬,一条新闻震动了全球感光行业,美国伊士曼一柯达公司宣布,其董事会正式选举叶莺女士担任柯达公司全球副总裁,这是华裔女性第一次出现在世界500强企业高级领导岗位上。  相似文献   

16.
新文 《中华魂》2012,(10):9-10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神华集团)是于1995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中央直管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以煤为基础,电力、铁路、港口、航运、煤制油化工为一体,产运销一条龙经营的特大型能源企业,是我国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煤炭企业和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经销商,为世界500强企业。主要经营煤炭开发等资源性产品,进行电力、热力、港口、铁路、航运、煤制油、煤化工等行业领域的投资、管理。由神华集团独家发起成立的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在香港、上海上市。  相似文献   

17.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由美国施乐公司首开标杆管理先河以来,世界许多企业相继学习,并使之发扬光大。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对标管理风靡全球,成为各大大小小企业发展的风向标,据统计,全球500强企业中90%都运用了标杆管理。所谓对标管理,就是企业从行业内或行业外找到一个一流企业作为可行、可信的奋斗目标作为标杆,然后不断研究标杆企业的实践经验,以此为基准与本企业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努力使自己的某道程序、工艺或者某些方面不断改进,使自己更加优  相似文献   

18.
《北方人》2007,(6)
你想过没有:如果世界上有一种可以称量幸福的天平,那么天平的两端应该是谁呢?无疑,一头站着的应该是幸福感最强、被尊称为世界500强  相似文献   

19.
“2006民营企业对话世界500强”活动11月9日在温州拉开帷幕。论坛以“本土化与国际化的纵深合作机遇”为主题,是继去年12月中国民营企业与世界500强企业首次聚会后双方展开的第二次年度“对话”。作为主题鲜明、独具开创性的活动,除继续延续论坛和对接交流相结合的模式外,本届活动通过“走出去——跨国公司与民营企业合作的新舞台”和“以民引外——民营企业与跨国公司的合作模式”的分论坛突出今年对话的主题,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进一步推动实现中国民营企业和世界著名跨国企业间的携手合作,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20.
《人力资源管理》2010,(9):104-105
中国企业大而不强,绝大多数的500强实则是“500大”。未来30年,中国企业将面临经营模式创新、发展模式创新的新一轮变局,而且这一轮洗牌会造就一批真正意义上的大企业。在关键转型时刻,中国的“500大”企业如何走向真正的世界500强?中小企业如何才能涌现出更多的世界级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