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倡导生态节约型园林是两型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分析玉溪市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措施及成效,分析了当前城市绿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生态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2.
城市居住区艺术景观设计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优美宜人的城市居住区环境能够提升城市的区域环境质量。居住区环境景观质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心理、生理以及精神生活。科学合理艺术地进行城市居住区环境艺术景观设计能赋予空间一定的特色,创造人与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城市的园林和林业一同担负着维护和改善城市的生态平衡以及居民居住环境的责任,其总体的目标是相同的.本文说明了城市森林和现代园林的关系以及近自然园林是城市森林和现代园林建设之中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4.
十八大之后,我国对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人与自然的冲突开始越来越明显,因此增强环境意识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高中地理教学渗透环境意识,构建学生的自然环境发展观念,培养全面素质的高中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环境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在此背景下,节约型园林的建设不仅是构建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确保生态园林绿化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性工程。  相似文献   

6.
审美与艺术历来是人类精神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渗透在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之中。这里不是一般地泛泛地论述美,而是专门谈一下城市雕塑艺术问题。城市雕塑是城市建设中唯一单独具有艺术功能的构成部分,它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它可以与建筑、道路、广场、园林绿地等构成和谐的环境艺术整  相似文献   

7.
人与自然有着辩证统一的关系,在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人与自然的关系也陷入了危机。在中共中央关于建设和谐社会的正确方针指导下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程军 《人才开发》2004,(6):43-44
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林业,因其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中占有的独特地位而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9.
我国藏民族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中,有着许多有利于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保护思想。传承和弘扬这些有利于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保护思想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生态西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生态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永恒的命题,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学在借鉴批判黑格尔等德国古典哲学家思想的基础之上,立足现实环境问题,形成了独特的生态伦理观。马克思、恩格斯从道德伦理的视角,深刻剖析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提出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双向互动与和谐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学为建设新时代美丽中国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准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亦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学的当代诠释与崭新实践。  相似文献   

11.
当今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显性化、全球化,已极大地打乱了人与自然的均衡。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儒家看到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自然界的种种生物之间是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因而主张尊重自然规律",仁"不仅是爱人,而且还要爱物。处于危机之中的人类可以从古老的传统文化中吸取必要的生态智慧思想,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而为人类社会的延续寻找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一、公共环境艺术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具有公共性,与个人、团体、单位的环境艺术相对应,主要是指城市建设中对公共环境和公共建筑进行艺术性的规划设计,在城市开放空间等公共性场所中对具有文化性和美感因素的构筑物、美术品、园林绿地及其他具有美感因素的实用物品的艺术设计和制作。公共环境艺术是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具有自身规律和特性。  相似文献   

13.
当今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严重失衡,导致人类社会面临可怕的生态危机.生态危机又会进一步影响到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不和谐,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威胁.因此我们只有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才能真正建立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4.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作为具有城乡河道管理职能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上有新思路、新举措,着眼于"村容整洁"建设,从农民群众最关心的河流周边环境整治等实际问题入手,进一步加强水环境治理力度,努力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生产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5.
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下,城市最佳实践区展示城市文明成果、交流城市发展经验、传播先进城市理念,为未来人类的居住、生活和工作探索崭新的模式,也为人与自然生态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生动的例证。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林业建设正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加强生态建设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十六届三中全会也提出要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可以说我国的林业事业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作为林业工作者,要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将党和国家促进林业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就必须加大林业人才建设的发展力度,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林业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7.
江西省外专局在引进国外智力工作中,因地制宜,大力推广日本大分县“一村一品”经验,“一村一品”工程在全省广大农村普遍推广,引进国外智力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作出了突出贡献,引智工作的影响力在基层深入人心,记者最近走访的五星村就是一个典型代表,种桑养蚕使这里的农民开始富裕起来,人与自然、资源、环境等和谐相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建设和谐的社会是时代的必然要求。和谐的社会是多元素的统一,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学生物作为一门教学课程,其内容中包含了许多和谐的元素,因此在中学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和谐观念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前提,但自近代大工业产生以后,人类过分注重改造和利用自然,却严重忽视了对自然的保护。在这种状况的持续下,人与自然的对立空前激化,各种问题不断出现,人类生存和发展陷入危机之中。环境市场化被认为是解决生态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通过介绍福斯特对资本主义环境市场化的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可持续性与生态危机的根源。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但归其根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应是第一位的。最好的社会是人民最快乐的社会,幸福快乐理应成为国家发展目标,同样幸福快乐也应成为我们企业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