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女孩子能不能念书,不仅关系到母亲的生活水平和未来她在社会上实现自身价值,而且更重要的会影响下一代素质的提高,影响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时的一个抽样调查显示:全国当年仍有480万7~14岁学龄儿童不能入学,其中女童竟占了这个数字的83%。这是一个多么沉重的数字!据了解,目前我国每年约有100多万名失学儿童,其中2/3是女童。女童失学的原因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2.
中国西部农村女童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西部农村女童教育研究臧健臧健,女,1951年出生,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一、女童失学的现状中国普及教育的难点在农村女童,中国女童教育的难点在西部边远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地。1990年,宁夏教育科学研究所对甘肃、青海、宁夏等省、区小学未入学学龄儿...  相似文献   

3.
民国初年,北京社会各界开办了公众补习学校、半日学校和露天学校,以"教育救济"的方式,向失学民众提供文化教育。这些教育救济活动为失学民众开辟了一条接受知识的新途径,在提高民众素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人的素质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这已是当今中国的社会共识。但对于如何提高人的素质,却依旧人言言殊。其中至少有一个方面,似乎至今尚未纳入人们的视野,而这个方面是带根本性的,这就是母亲群体在提高我们民族素质中所居有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一般说来,不论是出于生物方面的原因还是社会方面的原因,迄今为止,世界各民族的常现状况都是由母亲哺养抚育孩子,直至孩子能自力谋生,另立门庭。在这个时间长达近ZO年的首次社会化过程中,对稚嫩、纯真如赤子的孩子来说,母亲始终是无处不届的普照之光。而古老的直观经验和现代科学都告…  相似文献   

5.
2006年12月10日开幕,美国汽车名牌全球座驾之王——劳斯莱斯"元首级幻影携中国知名女装BOTAO(薄涛),盛装登陆青岛阳光百货。其平面硬照邀请到中国名模戴小奕参与,青岛现场超级名模——谢东娜、李娟、王敏、范莹小姐倾情演绎。高级时装结合劳斯莱斯"元首级幻影"王室御驾的尊贵。百年来,劳斯莱斯工匠们遵循做车的哲学创造出世界上最好的汽车。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拥有高人一等的血统。劳斯莱斯幻影史诗般的车身线条设计和欲飞的天使,骄傲地捍卫着劳斯莱斯独有的贵族风范和气质。同时,以完美优雅著称的 BOTAO 女装,在展出期间,还将从每天的营业额中拿出10%捐给春蕾女童,用以资助失学的孩子们,所以您在 BOTAO 购买漂亮衣服的同时,还能够让失学的孩子们为能够重返课堂而展露出美丽的笑脸。  相似文献   

6.
廖志林 《学术交流》2007,(5):142-145
人类有声语言的发展经历了mama语、拟声语和创造语三个阶段。从对人类初生婴儿的啼哭声和不同语系语言对母亲的称呼相同或相近的研究可知,对母亲的称呼源于初生婴儿的啼哭声,初生婴儿的啼哭声是人类最早的有声语言的母音,而对母亲的称呼则是人类最早的有声语言,“mama”是人类有声语言的最早形态。人类社会仅仅使用“mama”这样唯一的一种有声语言作为交流手段的现象,应该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时期,“mama”语早于拟声语言而存在,是人类有声语言的起始阶段。拟声语言模拟事物的声音,它在人类有声语言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语言样式。而人类自身的进化和社会发展为人类有声语言的创造提供了客观条件。  相似文献   

7.
彭铟旎  黄何明雄 《社会》2012,32(2):199-222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跨国移民的增多,跨国母亲已经成为家庭研究和性别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香港的菲律宾家庭佣工,作为香港一个庞大的跨国母亲群体,近年来也引起了学术界广泛的关注。本文探讨香港的菲佣,作为跨国母亲,如何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沟通技术(手机和因特网)重新建构她们的母职。本文基于笔者于2010年在香港进行的定性研究获得的资料,从两个层面探讨现代化信息沟通技术与母职建构之间的关系:(1)香港的菲佣如何利用手机和因特网所带来的便利沟通为他们远在菲律宾的孩子提供情感支持和帮助;(2)香港的菲佣如何利用现代化信息沟通技术教育并指导孩子的成长与发展。通过比较信息沟通技术在香港普及前后菲佣的母职建构方式,我们发现,频繁且便利的远程通讯使得跨国母亲们能够克服地理隔绝带来的不便,为她们的孩子建构一种母亲的‘虚拟在场’。通过这种‘虚拟在场’,跨国母亲们从情感和道德两个层面履行其母亲职责。在情感层面,菲佣们利用手机和因特网传达她们对孩子的关心和问候、为生病的孩子提供情感支持、并且为孩子们解决实际的问题;在道德和教育层面,菲佣们利用现代沟通技术指导孩子的功课、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对孩子们的一些不良行为进行教导和规训,不仅重新建构了她们的母职,而且为“母职”一词提供了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8.
今天,我们整个人类面临一些普遍的社会问题,例如战争和污染对人类的威胁,以及艾滋病、吸毒、交通拥挤等问题。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还有一些特殊的社会问题,如幼童失学、拐卖妇女等。所谓社会问题,其内涵在不同的社会和不同的时期可能互不相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这里试图以美国社会学的发展为背景,综述一下社会学关于社会问题的理论。按照理论发展的实际进程和历史逻辑,美国有关社会问题的理论先后有“社会病理学观点”、  相似文献   

9.
张吕 《唐都学刊》2004,20(1):5-9
马丽华以她自然的女性身份与女性对自然强烈认同的态度,感悟西藏,思考西藏,以其细腻的笔墨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洋溢着自然之美与审美感悟的,以其自然精神为生命核心的西藏人生。西藏是神秘而神奇、崇高而伟岸的,它见证着人类与自然漫长而相辅相成的历史,它亲历了人类在自然中的辉煌而  相似文献   

10.
闫汝乾  骆兰 《社科纵横》2006,(10):164-165
青少年犯罪是指儿童向成年期过渡这个特定年龄阶段的人实施的犯罪,在中国一般指12—25岁的人的犯罪。由于存在教育错位,近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分析其原因,大多数都是缺少正确的教育而失学,离开校园和家庭流浪社会,自觉不自觉地陷入违法犯罪的泥坑。因此,本文就造成青少年失学而走向犯罪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西方社会心理学界,社会建构论的思想自70年代,特别是近年以来倍受学者们的注目,许多学者试图以它来取代传统的主———客二元认识论而作为社会心理学乃至整个心理学研究的认识论基础。这一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是原有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无法解决心灵如何与世界关联的问题。通过关注语言和世界的关系,并进而说明存在于语言中的知识的结构与功能,它为理解、解剖所有人类知识的性质提供了一个新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何家理 《唐都学刊》2008,24(1):76-81
与农民工相伴而产生的一个社会问题是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受教育困境问题.据国家统计资料显示,随父母进城的流动儿童有700-800万人,留守在家儿童2200多万人.留守在家的无人管,流动进城的上学难.调查显示,流动儿童的失学率高达9.3%,一直未上学的占6.85%,失学的占2.45%.农民工子女上学困境对我国义务教育法中"适龄儿童、少年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的教育公平理念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其深层原因有:对农民工现象的长期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城乡二元分割结构体制;法律制度不完善;农民工自身素质低维权意识差.解决的出路在于:让农民工子女进城上学;实行"义务教育补助卡"制度,改户籍入学为"居住地入学";将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纳入城市学校考核体系;政府给予农民工子女学校以倾斜政策.支持其尽快发展.  相似文献   

13.
马小凤 《生存》2020,(13):0181-0182
当代社会,人们的综合素养与个人的口语交际,逐步成为衡量一个人具体能力的表现。口语交际能力展现的是人的社交能力,人是一种社会产物,在社会生活中进行生活需要沟通和交流,因此口语交际能力会影响到后人们的正常生活,不同的口语表达方式会展现出不同人们的修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老师必须要提高学生们的口语表达能力,锻炼学生们的沟通交流,进而提升学生们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基于此,以下对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中学生失学情况的调查, 笔者发现,当前农村中学生失学情况已经达到了非常惊人的程度。而导致农村中学生失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农民收入的降低 由于国际和国内需求市场的疲软,农副产品的价格大幅度下跌。又由于农副产品的比价不合理和农民的负担过重,已经形成了这样一个事实:农民种粮越多,他们所亏损的钱就越多;农民养的猪越多,养的猪个越大,农民就赔得越惨。曾经有一段时间小猪仔的价格低于蔬菜的价格。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成了剩余的劳动力而无处打工。在前几年经济条件好的时候,农民工只…  相似文献   

15.
李晓 《东西南北》2010,(11):18-18
他的亲人,有13亿之众。他的亲人,是一个国家的人民。 这个人,就是温家宝。我常常想,是什么让他内心的涓涓细流汇聚成无边的大爱,却又像邻家亲人一样熟悉、亲切而坚定。是母亲,是母亲对他的教诲,是至今母亲还在目光中、电视镜头里对他的眺望与叮咛?。而他,还记得常常给母亲打回一个温暖的电话。  相似文献   

16.
卢健芬 《生存》2020,(7):0134-0135
阅读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很重要,一个经常阅读的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往往会比其他人来得更优秀。在日常生活中,语言表达能力很差的人往往很难与他人进行正常的交流,这是由于他们害怕在说话时出现语病,而被人嘲笑,从而导致他们性格较为内向,孤僻。同时,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理解也占据了十分重要的比重,其教学质量的优劣对学生理解能力的高低、鉴赏水平的高低、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低等产生深远影响。但在目前,高中语文阅读理解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很难将这个教学实施下去。本文对如何提升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做出探讨。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人类文化的研究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语言研究成了人文科学家们共同关心的焦点。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们从不同的侧面提出了人与动物的最根本的区别性特征:人,是象征符号的动物,即能利用象征符号去创造文化的动物。人能把他认识的世界用象征符号固定下来,反映出来,在人际和代际传播。人用象征符号赋于世界以“意义”和“秩序”,从而拥有了一个世界。而语言正是人类创造的最完善的符号体系。古代埃及人曾把全部过去的时间分为三段,即神的时期,英雄(酋长)的时期和人的时期。作为  相似文献   

18.
对立法者伦理素质的分析是立法主体伦理分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立法者良好的伦理素质能为基于利益博弈和统治合法性而形成的具有正当性的立法决策结果的现实化提供一个重要的保障维度。换言之,具有良好伦理素质的立法者能极大地提高立法权效益。正是基于这一目的的考量,从立法的正当性出发,对立法者伦理素质的考察就相应地具有法的制度道德和立法者职业伦理的双重视角。在此,价值诉求居于支配性地位,它直接凝结成法律这种权威性规范的制度道德内容,成为判别法律是否优劣的直接标准;职业道德素质则直接表征着立法者的整体精神风貌,成为影响立法权效益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人的素质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认为,进入21世纪的人类面临着种种生存危机,可持续发展思想和战略的产生是面临共同危机的人类的积极反应。但是,可持续发展总是受制于人自身的素质状况,而人的素质缺陷更使人陷于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中不能自拔。为此,提高人的素质以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改造人的素质缺陷以摆脱不可持续的现状,已是势所必然。文章提出,首先要以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来定位人的素质取向,从“为人的发展”起步渐次达到“人的全面发展”。其次,要深刻认识人自身在科学技术素质方面的结构性缺陷、在伦理道德素质方面的本源性缺陷,进而寻找自救的出路  相似文献   

20.
1990年3月,世男各国在泰国宗迪恩召开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实现全民教育的“最紧迫之事就是要确保女童和妇女的入学机会,改善其教育质量,并消除阻碍她们积极参与的一切障碍”,并庄严承诺到2000年使所有儿童包括女童接受并完成初等教育。5年后的北京“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再次重申了这一承诺:“到2000年普及女童的初等教育,并争取确保在完成初等教育方面的两性平等。”一首先应该看到,战后50年来女童教育和妇文扫盲(两者密切相关)有了长足的发展,全世界的女童初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970年为80.5%,到1990年增至9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