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2.
吴伟东 《城市观察》2010,(3):92-103
劳动力转移就业是推动城市化和城市转型的重要力量,但在城市转型过程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可能会逐步压缩低技能转移劳动者的就业空间,导致结构性失业和贫困问题的恶化。作为现代社会应对贫困问题的主要制度安排,社会救助制度需要对此进行有效的调适。依据转移的福利驱动假设以及公民资格理论,本文对劳动力转移就业在贫困与社会救助领域所带来的主要问题,进行经验和理论层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地区政府财政收入不足,无法对社会救助投入足够的资金,导致救助水平较低,报销水平低下,不能满足救助的需求。同时,部分农村居民没有享受到救助,也导致了救助不公平等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西方社会救助从16世纪开始制度化,典型的有英国《亨利济贫法》、《伊丽莎白济贫法》、《新济贫法》等,此后,尽管历经调整与改革,但这些救助制度仍然受到诸多的批评,如侵入调查、耻辱烙印、低效、贫困陷阱等。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救助模式出现了明显的创新转型。1948年英国《国民救助法》的副标题为“一个终结旧济贫法的法令”。  相似文献   

5.
从制度变迁的角度而言,埃及的社会救助制度经历了制度形成、过度扩张、路径锁定、路径突围四个历史时期.在历史制度主义框架下,宏观制度背景塑造了救助制度的发展结构,关键节点创造了变迁机会结构,行动者的策略推动了埃及救助的制度变迁.此外,影响埃及社会救助制度变迁的特殊因素在于,统治者与民众之间建立的"社会契约"始终是自纳赛尔至穆巴拉克时期埃及历届政府遵循的执政原则,在"社会契约"的影响下,埃及救助制度的民粹主义特征不断自我强化,将其锁定在既定发展轨道.随着塞西政府推行社会民生领域的改革,救助制度的消极路径循环演变为阻碍改革的逆向张力,伴随改革出现的新问题和新风险,都成为影响埃及未来政治社会改革的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会导刊》2009,(26):15-15
2009年8月20日,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司长米勇生、财政部社会保障司副司长余功斌、卫生部农村卫生管理司副司长聂春雷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医疗保险司副司长陈金甫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就“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努力实现困难群众‘病有所医’”进行现场解读。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社会需要建立一套多层次、多形式的保障体系,社会救助体系是社会保障体系中最基本、最低标准的部分,而最低生活保障(低保)是社会救助体系中最规范化、制度化的部分,也被称作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上海市普陀区是一个地域大、人口多、社会救助任务相对繁重的中心城区,我们以普陀区作为一个具有特定的普遍性的标本,分析形成和影响低保体系的因素,以期提出影响和调控低保指标的建议政策。  相似文献   

8.
救助贫困老人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工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强调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相结合的养老保障机制,确保老年人生活、医疗等方面的基本需求”的精神,笔者认为,救助贫困老人不能简单从事,应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强化“六大保障”. 强化法律保障 调查表明,近年来,大多数老年人的合法权益都能得到保障,但在个别地方虐待遗弃、不赡养老人、侵犯老人、财产、强占老人住房,甚至残害老人等案件仍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9.
曹玉梅 《职业时空》2008,4(6):12-1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农村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与此不相适应的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长期滞后,社会民生问题日益凸显,不仅不利于深化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也不利于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徐汇区根据本区的特点,即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口高龄化的双重挑战,在探索为老服务方面做出了自己的特色。为了不断改善、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徐汇区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针,有效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进程。在各支社会参与力量中,社会组织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关于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是一个热门话题。我认为,人口老龄化不只是中国,全世界不少国家都在面对这个社会难题。就我国而言,这是因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医学科学的发展以及人均寿命飞速增长。人口老龄化已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事实,只能面对这个事实,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应对它: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导刊》2010,(23):33-34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居住条件改善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特别是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徒村青壮年人口的大量迁移外出,以及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夫妇相继进入老年,农村老年空巢家庭增长速度加快。目前,浙江余姚市农村空巢老人已有近5万人,占农村老年人口的40%左右。这些老人普遍存在“经济压力大、照料服务缺、精神慰藉少”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会导刊》2013,(11):44-44
为了完善全省老年人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探索建立生活困难的失能老年入基本护理服务长效保障机制,提高失能老年人生活质量,黑龙江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建立贫困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制度的通知汉黑政办发[2013]4号,以下简称《通知》),决定在全省建立贫困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以下简称失能补贴)制度。  相似文献   

14.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居住在乡村的人口占总人口的50.32%,农村居民为6.74亿人,按“我国农村老龄问题研究”课题组陈昱阳的报告“我国农村老年人口规模是城市的1.69倍,农村老年人口比重已超过18.3%”计算,目前我国农村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23亿人,占全国1.77亿老龄人口的近七成。可以说,占全国老龄人口近七成的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如何、能否颐养天年,不仅关系到农村每个家庭的和谐,更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展,影响到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是检验我国老龄事业发展的试金石。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据此,2004年上半年我们对全省农村的贫困老人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16.
为全面反映老年人的生活状况、了解存在的问题,给制定老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国务院领导批示,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老龄协会委托其所属的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承担并启动了由民政部申报的“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项目。这是第一次由国家拨专款并以政府名义进行的全国性老年人口状况调查。调查得到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获得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成员在收入分配和财富积累上也开始分化。收入分配状况直接反映了一种制度设计的有效程度,由于收入分配的合理和公平与否与人们的生活水平紧密相关,因此,社会财富的分布状况会在社会系统的各个层面上产生强烈影响。  相似文献   

18.
公正、公平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基本原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人民的整体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有了普遍提高。但是,由于所有制结构、经济结构和分配关系的变化,在社会公正、公平方面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收入分配悬殊过大。这一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突出,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马太效应的作用正在加剧。这种现象在当今老年人群体中已逐渐凸显。我国当今的老年人口有1.32亿,占总人口的1/10。妥善解决好对他们不公正、不公平的分配问题,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