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日本领台51年,殖民者根本目的是把台湾建成对外侵略扩张的保障基地和资本输出地。期间,虽然台湾职业教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实际上已沦为了服务日本军需与奴化人民的工具,丧失了服务本地区经济建设的自主性,发展模式存在单一、排他、应急的缺陷。殖民地经济政策严重制约了台湾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日据时期(1895--1945)的台湾佛教,是由台湾固有的中国传统佛教和在家佛教斋教以及日本殖民者传入的日本佛教三大部分组成.日据初期,日本佛教随着日本殖民者的占据台湾,先后有六宗七派进入台湾,进行零散地"宗教殖民";台湾固有的中国传统佛教则因政权的转变而聚集了相当多的信众,初步形成了五大法脉;斋教因其通俗性而受大众欢迎,在这时得到了很大地发展.日据中期,日本佛教布教师虽大量来台,但并未改变台湾佛教信仰的本质信仰;台湾传统佛教在夹缝中得到空前发展,奠定了其在台湾佛教中的主体地位;斋教则因日本殖民统治的严厉打击,有所削弱.日据末期,由于日本殖民者实行了"皇民化运动",以皇道为尊,台湾佛教无论是台湾传统佛教还是斋教抑或是日本佛教,都遭到了毁灭性地打击.  相似文献   

3.
殖民地处境与日据台湾新文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璧瑞 《东南学术》2004,(1):141-153
本文以殖民地处境与日据台湾新文学的关系问题为分析对象,重点考察日据台湾社会的基本特质及殖民地政治、文化对被殖民者精神的压抑和渗透、对写作者身份的改变.一方面结合史实和殖民与后殖民理论,理清被殖民者身份改变的多重脉络;另一方面分析日据台湾文学和作家身份确认的复杂和困惑,同时探讨文学传承和文学身份问题在日据时期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  相似文献   

4.
台湾红茶业兴起于日本占据台湾之后。20世纪初,为了平衡国际收支,满足国内的消费需求,日本殖民当局在台湾开始试制红茶。至30年代,台湾红茶的出口量超过了乌龙茶与包种茶,成为台湾茶叶中最重要的出口产品。这是台湾总督府大力扶植的结果,但这种扶植完全是为了满足日本国内的经济利益需求,却使台湾失去了本土经济发展的自主性。日本政府主导的方式阻碍了公平的市场竞争,本土资本力量的薄弱造成战后台湾产业发展缺乏后劲。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了日据时期台湾皇民化运动的实质和思想基础、皇民化运动的发展阶段、皇民化运动的内容构成、皇民化运动的社会危害性等。认为皇民化是帝国主义时代所特有的历史现象,是一种同化运动,随着日本的战败,这一运动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6.
1895年日本占据台湾以后,实行殖民化教育.在台湾人民武装反抗下,日本暂时未对中国传统文化实行灭绝政策,使儒学在书房、诗社等的形式下勉强继续传承.日本镇压了武装反抗以后.加强对书房的管理,使儒学传承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台湾人民为保存以儒学为主干的传统文化,把儒学融入台湾的历史文化中,在文学、史学、宗教、民俗、宗族等日常生活中保存儒学,使台湾儒学逐步本土化与民俗化,实现儒学从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的转换.即使在灭绝中国传统文化的皇民化时期,台湾民众也以各种本土民俗方式隐蔽地保存儒学传统,直至台湾光复.  相似文献   

7.
黄新宪 《东南学术》2006,(6):161-168
公学校是日据时期专为台湾人子弟设立的一种基础教育机构,存在时间较长,在台湾近代教育史上影响较大.本文通过对公学校产生、发展的考察和主要特点的揭示,认为这一教育机构是日据当局对台湾民众实行民族歧视的产物,具有显而易见的殖民教育本质.  相似文献   

8.
日据时期的台湾是一个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缺乏现代文明的浸润,民间依然存在着各种关于地方神道迷信的荒唐信仰,形形色色的巫术和禁忌也仍然在社会上广泛盛行,凡事都要求神拜佛的意识可谓异常浓厚,并已经积淀成为了一种普遍的心理结构和思维定势。  相似文献   

9.
1889年台湾茶业同业组织——茶郊永和兴成立.作为台湾较早的同业组织,永和兴仍保留了较多的封建残余.随着资产阶级国家日本替代封建朝廷清政府对台湾的统治,进入20世纪的台湾茶业同业组织完成了制度变迁,成为一个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同业公会.但日据时期台湾茶业同业组织发生的制度变迁不是根据行业发展需求而做出的调整,而是在日本殖民经济体制下,为谋求本业的生存,不得不顺应殖民当局的要求而多次做出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这种经济制度变迁是以殖民地母国日本的经济利益为出发点的.  相似文献   

10.
日据台湾 5 0年 ,实行鸦片渐禁政策 ,这个政策可以使台湾总督府在两个方面赢得赞誉 :日本是所谓“文明国家” ,标榜禁烟 ,可获得国际间的同情 ;出于所谓人道上的考虑 ,禁而不严 ,又可以获得台湾人的认可。殖民地当局将其丑行罩上光环 ,欺世盗名竟达数十年。本文拟通过对此等鸦片专卖制度的论述 ,揭露日据台湾时期鸦片政策的本质 ,即早期为财政服务 ,为开发台湾提供助力 ;晚期在战时体制的支配下 ,将毒手伸至大陆 ,有力地配合了日军的全面侵华。  相似文献   

11.
日本占领大连后,为进一步巩固其殖民统治,掠夺中国资源,旋即在大连设立海关。到日本投降,大连海关一共坚持了38年之久。大连海关是日本对华进行经济侵略的特殊工具,其一切制度政策的制定都与日本对东北乃至中国的侵略密不可分。深入研究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大连海关的历史脉络,特别是其特点和影响,对于今天我们认识历史问题及现代海关行政管理和港口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李登辉统治台湾的 12年时间里 ,台湾丢弃了孙中山思想 ,代之以“李登辉主义”。国民党派系分化 ,腐败成风 ,黑金政治猖獗 ,经济发展迟缓 ,两岸关系陷入紧张状态 ,李登辉的统治给台湾的发展遗留下了一系列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13.
14.
康熙统一台湾后,即解除海禁实行开海贸易政策,台湾社会经济从此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清代前期,台湾社会已普遍存在"男有耕而女无织".这标志着早在鸦片战争之前,台湾自然经济基本解体,而商品经济已经占据主导地位.其重要意义在于,这一社会经济转型与如下要素密不可分,即:国内沿海间的长距离贸易、海峡两岸互为市场、受经济利益所驱动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发达的商业资本、与世界市场的联系,等等.建筑在这些要素上的耕织分离,全然具有近代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台湾文学研究中的殖民现代性幽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殖民现代性"概念已经深刻地影响了台湾知识界对台湾尤其是对近代台湾的阐释,在文学艺术领域,"殖民现代性"问题则牵涉到感性领域的现代性规训与反规训的命题."殖民现代性"范畴的引入,对于当代台湾文艺理论与批评的确意义深远,它打开了当代文论阐释日据台湾文学更开阔的空间,打开了后殖民论述"在地化"的阐释空间,也为台湾身份认同的复杂性提供了一种更为细腻的解释.重新认识现代性问题的复杂性,重新反思"殖民现代性"的矛盾与暧昧,并发展出一种真正具有批判性的、多元的和开放的现代性观念,迄今仍然是摆在台湾后殖民知识分子或批判的知识分子议事日程上一项重要的思想课题.  相似文献   

17.
论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定位及超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林娜 《东南学术》2004,(6):100-104
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来看,市民社会理论是马克思走向唯物史观的第一步,属于历史哲学的范畴.在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政治经济学"解剖"中,市民社会被化约为"社会经济形态".从社会学学科视角来看,市民社会是个动态的概念和理念.当代,作为一种社会科学概念的市民社会,不论从内涵上还是从外延上,都已经大大超越了马克思时代的界限.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中国文化的“早期近代性(EarlyModernity也译为“早期现代性”)问题,近年来欧美学者讨论得颇为热烈、深入,反观我国史学界,则还关注不够。2002年12月13日,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与《江汉论坛》杂志社邀请明清历史与文化领域的有关专家学者,以“明末清初文化近代性”为专题,联合举办了一次学术沙龙,对明末清初文化近代性诸问题进行了讨论,希望这一讨论对于推动中国文化“早期近代性”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作为现代性的产物,现代教育是公民社会的价值系统。将现代教育与公民社会的构建置于现代性的背景和框架内进行研究,从现有国内外的文献来看,相对薄弱而分散。在现代性的宏观视野下,现代教育对公民社会的构建之间具有一种不可分割的内在关系,现代教育是公民社会形成的必要条件,且是公民社会持续衍生的关键保障。现代教育通过塑造现代公民身份、整合社会秩序、维持社会系统来实现对公民社会构建的功能。现代教育与公民社会构建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的路径的探索,对当下中国公民社会的建立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