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董天策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2(9):190-194
新闻的定义向来是一个存在着争议的基本理论问题.本文在梳理我国20世纪新闻定义研究沿革的基础上,对新闻的定义作了语义学的探讨,从而阐明事实说和报道说作为一种"释义性"解释,都有各自特定的使用场合,不能相互取代;信息说科学地揭示了新闻的一般本质,相对于事实说和报道说而言,是一种巨大的历史进步;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注意到新闻在阶级社会中的特殊本质,即新闻是报道新近变动的事实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2.
孙秋月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1(1):42-45
以中国新闻奖中获奖的民生新闻作为研究语篇,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下分析读者阅读民生新闻的认知解读过程,发现:意向图示、隐喻、图形-背景、概念整合认知模式在民生新闻叙事话语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短小精悍、话语朴实的民生新闻通过调动受众的认知机制,能够引起受众的心理共振,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有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宁济沅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2):148-151
1959年雅各布森(Jakobson)把翻译分成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对中国知网跨库检索到的24篇代表性期刊论文进行述评,旨在说明国内学者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20多年里一直在关注对翻译活动的本质认识。但是他们的关注却是不够全面的,所界定的翻译定义不能涵盖上述三类翻译,特别是其中的符际翻译。鉴于此,译界对翻译定义的研究仍任重道远,期望对翻译活动的本质认识能跟得上变化发展着的翻译实际。 相似文献
4.
杨立川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1):131-134
界定新闻概念,忽视新闻之认知性内容是不符合实际的;同时也不能无视或忽略其中的价值观内容。从新闻之内容出发,结合新闻具体而又及时地反映新近事实,以及及时快速传播的特点,应把新闻界定为:新闻是被传播的人对新近事实的反映。新闻的基本内容是新近事实的信息以及与此相关的新闻报道者的价值观。当然,此处价值观的呈现形态则可隐可显。 相似文献
5.
韩江萍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
新闻舆论导向有反映舆论和组织舆论两种方式,前者对等传播学中的平衡互换模式,以受众的需求、兴趣、反响为出发点,故而这类舆论引导以满足受众的需求为目标,解决受众的疑虑点便是其工作的根本。后者对等支配模式,传播者根据自己的目标来规定受众,用一种强硬和明确的态度来对待受众,这种舆论引导主题先行,意在灌输,传播中会遇到心理防御障碍,故而利用态度及态度改变理论,从改变人们的认知、情感、行为三要素入手来改变人们的态度,基于此可归纳为三种传播原则:可信原则、奖罚原则和适当重复原则 相似文献
6.
环境新闻研究的西方模式及其研究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积龙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8(11):188-192
西方关于环境新闻的研究均围绕着环境问题展开,烦杂而细琐,带有明显的实用主义痕迹,像一个围绕圆心的圆;对于其进行系统研究,我们可以按照新闻学的常规形式进行系统化,延伸出史、论、采写、编辑、社会关系、教育与跨文化研究等七个方向。 相似文献
7.
浦口,是南京市跨江发展战略的主战场.江北新城建设过程蕴含着丰富的新闻资源。如何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发挥这些新闻资源的最大绩效,成了浦口区委宣传部着重思考的问题。2008年,浦口区委宣传部紧跟“数字浦口”建设步伐.把信息技术引入新闻工作.首创浦口区新闻信息数字平台.用“数字”重新整合传统新闻工作的内在系统.再造流程.优化模式.实现了新闻工作的革新。 相似文献
8.
熊高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3):100-103
本文所指的画面图像信息,是指以视觉形象为主要特征、以再现“正在发生”事实的客观具象为目的新闻信息,包括影视新闻信息和图片新闻信息。作为以再现“正在发生”事实客观具象的画面信息,不仅直接记录“何人”、“何地”、“何事”,“何果”等新闻要素,还能客观地反映新闻各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对于受众而言,画面信息就是一种“新近发生的事实”。这就是画面信息的新闻属性。 相似文献
9.
微时代下媒体的新闻报道是大众主要的信息来源,大众对于媒体有很大的依赖度,那么媒体的新闻报道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而大多数媒体未来提高阅读量,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女性新闻的制作偏向于消费女性,偏离了行业规范,大众媒体通常从大男子主义文化中心的角度对女性的性别特征进行概括和分类,即女性容易被定型为男性依赖者、装饰品或性对象.... 相似文献
10.
新闻评论有其自身的内在品格与话语特征,足以折射出社会变化的诸多信息.本文着眼于我国新闻评论的价值定位,并从新闻史学角度分析了20多年来新闻评论逐渐建构起来的"意义模式",即融入"新时期启蒙意识"、传播现代文明意识和凸现人文精神主题等,认为新时期评论宏扬了"开民智"的新闻传统. 相似文献
11.
文化定义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扬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7(1):151-154
文化的定义从教育、艺术到日常社会生活的重心转移,揭示文化是意义和意识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是社会意义和意识的生产、消费和流通的过程,它不光是静态的,也是动态的,不光是社会生活的产物,也是社会生活何去何从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2.
新闻规律在新闻运作过程中虽然起着决定性作用 ,但许多非新闻规律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有些时候 ,非新闻规律的作用已经超过了新闻规律的作用。非新闻规律对新闻运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方面 :一是政治思想、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对新闻运作的影响 ;二是经济制度和经济规律对新闻运作的影响 ;三是新闻事业的发展水平对新闻运作的影响 ;四是领导者对新闻运作的影响。分析表明在新闻实践中 ,既要按照新闻规律办事 ,又要重视非新闻规律的作用 ,二者共同指导新闻传媒的运行。 相似文献
13.
韦俊谋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4(2):91-95
关于速记的定义存在多种不同的表述。现从我国速记的产生、发展历史来看 ,从速记的科技含量来看 ,从速记的学习、应用及科学研究来看 ,将其界定为一种技术、一门学科——速记学 ,并对其含义作出了完整表述 相似文献
14.
15.
"生态旅游"概念探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家骏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1):52-56
选取国外 44个生态旅游定义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确认关键词、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 ,将定义内容归纳为 6大类 11组分 ,进而构建生态旅游概念模型。在检验模型理论上的可靠性和实践上的适应性后 ,依据模型提出自己的生态旅游定义 相似文献
16.
《南都学坛》2019,(1):59-69
规范网络新闻转载行为,有利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尊重著作权人权利,提高原创作者的积极性,创作更多有深度、独具构思的新闻报道,同时保证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和高标准质量。目前,网络环境下新闻版权保护面临巨大的挑战,尤其是网络新闻转载秩序较为混乱,主要表现为未经许可擅自转载的情况非常普遍,以及转载内容歪曲篡改标题和作品原意、破坏作品原貌的情况较为严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与新闻媒体原产方自身维权保护能力薄弱,在实际诉讼中遇到的认定难、举证难等问题有关,也与在网络转载中行为主体对网络新闻版权认识存在一定误区有关,还与相关立法不够完善、司法实践中对侵权的赔偿额过低等因素有关。网络新闻转载法律规制的完善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规范的规定;二是建立与健全一般网络新闻转载的授权许可与付酬机制;三是司法实践中要加强对网络新闻转载案件侵权赔偿的力度;四是报刊单位和网络媒体要建立和完善自身内部著作权管理制度;五是版权行政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要加强对网络新闻转载等作品利用、传播行为的监管。只有这样,才能在网络新闻转载中实现著作权保护与新闻自由传播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17.
法理学的定义视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茂庆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1):26-28
我国目前对法理学的定义多种多样,虽有其合理性,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有的定义深受近代自然科学研究范式的影响,有的定义过分强调法理学的思想性而显得太纯粹,有的定义却有打破法理学学科体系的取向.结合我国法理学研究的现状,我们认为,定义法理学只有遵循现实性、概括性和有效性三项标准,才能既利于我国法理学体系的构建,又利于同西方法理学对话. 相似文献
18.
靖鸣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6(2):90-92
社会新闻是指现实社会和自然界存在的客观社会新闻事实信息 ,是记者已经获悉但未经采写的原生态社会新闻信息。以社会新闻原生态的信息状态将社会新闻分为以下 1 0种类型 :一是道德张扬和缺失类。二是伦理的张扬与畸变类。三是涉案悔过类。四是生活娱乐类。五是灾祸类。六是风土人情、社会变迁、奇闻轶事类。七是生老病死、医疗保健类。八是名人、伟人轶事类。九是色情、怪异、血残凶杀类。十是社会问题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