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战后到70年代中期,英国政治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保守党和工党在混合经济、福利国家、外交防务等一系列重大国事问题上达成共识,形成长达30多年“共识政治”的局面。共识政治是战后英国政党政治发展的新趋势。本文着重探讨战后英国保守党政策革新与共识政治形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 70年代中期 ,英国政治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保守党和工党在混合经济、福利国家、外交防务等一系列重大国事问题上达成共识 ,形成长达 30多年的“共识政治”的局面。共识政治是战后英国政党政治发展的新趋势。本文着重探讨战后英国保守党政策革新与共识政治形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贝弗里奇报告》是一部对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产生过深刻影响的重要历史文献。它所提出的“福利国家”思想对于英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以摆脱战后政治经济危机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影响波及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对我国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评战后日本的“皇国史观”吕明灼历史观与政治观的统一,从来没有像日本战后50年中表现得那样突出、显著。日本坚持侵略史观具有明显的政治目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与亚洲各被侵略国家间的战争早在50年前就宣告结束了,但日本与亚洲各国之间的“史观摩擦”却从未平...  相似文献   

5.
“逆流”是战后日本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它的发生既是美国占领政策变化的结果,也是日本保守政治家对战后日本政治、社会发展的现实积极把握与参与的结果,体现了日本政治保守主义的传统。“逆流”客观上符合了战后日本社会历史发展的阶段,对于促进战后日本经济繁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战后英国在放弃还是保存帝国这样的一个两难悖论中挣扎的时候,非洲的价值却因其巨大的资源以及战略优势引起了英国的注意,于是非洲被放入了非殖民化时期帝国语境下进行重新审视.由于对非洲在未来帝国生存模式重组方面可能会发挥的巨大作用,英国开始了以非洲为中心的帝国非殖民化的探索进程,但这同时也将是以非洲为中心重组一个隐性帝国的历程.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日本政治的研究中,“战后政治”或“战后型政治”是一个常见的用语。但是,对于这一用语的涵意,学者们的阐释却不尽一致。其中一种较为流行的观点,是“吉田政治路线说”。这一观点认为,战后日本的政治路线,是由吉田内阁时期的一系列内外政策而奠定的,并且这一...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及战争期间,英国从绥靖到对抗,从战争初期的失败到战争的最后胜利,与它的国内事态发展有密切联系,国内发展推动了战争,战争又促进社会变化,人民对战后的期望是战争胜利的保证,同时又为战后的“新社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96日本众议院选举,是战后首次采用小选举区比例代表并立制的一次大选,被称作日本近代的第三次革命。它以两大政党制为目标,从“派间本位”的选举向“政党本位”的选举转换。日本国民选择的是安定政权下的改革,自民党东山再起,重掌政权。新的选举制度以英国的选举例为模式,然而与两大政党制的目标尚远。文章还介绍了日本有关“政治市场化现象”.  相似文献   

10.
享利·米歇尔著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书(商务印书馆,1980年出版,以下简称《战史》)在谈到造成敦刻尔克撤退的原因时,引用了法国元帅贝当在1940年6月4日对美国驻法国大使布利特的谈话:“由于英国人的过错,战争已经打败了”.这主要强调英国远征军司令哥特勋爵的指挥不力和擅自在阿拉斯的撤退是造成敦刻尔克撤退及法国失败的原因.这种说法显然是不尽符合历史的真实. 法国在战前和战时的国内形势都决定其必然走向失败,同时也决定了英国远征军必然要从欧洲大陆战场上撤退.这主要表现在政治形势、军队建设和军事思想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肖文超 《国际论坛》2015,(2):39-44,80
一战前,为了维护英国在奥斯曼帝国的政治与商业利益,英国政府致力于维持奥斯曼帝国的政治稳定与领土完整,对库尔德人独立的政治要求采取了不支持政策。一战爆发后,英国对库尔德人的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向。英国不但要求分割奥斯曼帝国,而且于1918年直接出兵占领了南库尔德斯坦。英国政策的转变,除了与国际地缘政治环境的剧变、石油的战略价值有直接的关联以外,一定程度上也是库尔德人主观政治诉求的结果。从本质上来说,从一战前不支持库尔德人独立到战时直接占领南库尔德斯坦,英国对库尔德人的未来发展并没有明确的政策导向,这种转变仅仅是维护其战时战略、政治与经济利益的权益之计,对战后英国的中东外交产生了严重负面影响,也为战后库尔德人悲惨历史命运的开启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2.
曾担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将自己定位为大英帝国的守护者,在其对外政治思想中也是以此来作为立足点的。在二战前,他反对绥靖政策,战时与美国结成特殊关系,战后又在意识形态领域反苏反共,并设计了“三环外交”。其对外政策对英国外交政策产生了延续至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共患难的经历使得英国保守党与工党双方领导人逐渐接近,在英国战后的新形势下达成了政治共识,形成了英国的共识政治。政党在福利国家方面的共识,是战后英国共识政治的最重要方面,各政党采取比较接近的福利政策,形成了政策趋同和福利共识。福利共识进一步促成了英国福利制度的建设与完善,对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保障体系有着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非洲殖民化发端于19世纪初,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一战后已进入全面深化时期,非洲沦为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和经济附庸。在非洲殖民化进程中,充满了非洲人民为非殖民化而进行的斗争。经过长期艰苦奋斗,二战结束后,非洲的非殖民化斗争终于取得了伟大胜利。非洲的非殖民化斗争和胜利既具有不平衡性,又具有全非性质。值得指出的是,非洲国家独立三、四十年的实践,尤其是80年的现实证明,非洲的非殖民化斗争远没有结束,要最终摆脱殖民化的影响,非洲国家还要作长期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的津巴布韦英语文学不乏“黑”“白”文学交融、书写主题多元、叙事技巧精湛的作品,但国外研究大多“黑”“白”分明地聚焦民众的苦难体验,并凸显非洲文学的政治性,既强化了非洲“灾难”大陆的单一印象,也固化了非洲文学政治性有余、艺术性不足的刻板认知。这与津巴布韦两极化的政治有关,与非洲文学创作、研究中的社会政治关怀传统有关,但不足以呈现非洲的丰富多元,也未能展现非洲文学的整体成就、认知功能、美学特征和艺术水准。中国视角可以对非洲文学做出更全面的考察,对非洲形象形成更多维的透视。  相似文献   

16.
战后初期英国工党政府的福利国家建设,在某些方面改变了英国资本主义的面貌,是工业革命以来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的一次大调整。尽管工党在执政6年后便疲惫地下台,但已经为战后的共识政治打下了牢固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各国饱受战争之苦。战后,要求欧洲统一、共同复兴的设想日益盛行。鉴于英国的总体实力在弱者中尚属强者,它最有可能成为欧洲统一的领导者;然而,最终法国却取而代之,英国错过了欧洲统一的“班车”。当时的英国是无心参与,还是另有考虑?本文试从1945—1951年英国的欧洲一体化政策来分析导致这种结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星期六晚上,星期天早上》是英国作家艾伦西利托的代表作,发表于1958年,小说以诺丁汉郡一家自行车工厂为背景,以现实主义手法描写和反映了战后英国工人阶级的生存状况。主人公阿瑟不满现状,对现行制度和统治阶级充满愤怒情绪,他酗酒、斗殴、赌博……以自己的方式表示反抗。小说具有强烈的批判意识,是二战后英国重要文学流派“愤怒的青年”的滥觞之作。  相似文献   

19.
“日本经济奇迹”是战后各种有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最主要的当属战后日本建立的政府主导型的经济体制。正是由于这种良好的国内经济运行机制以及由此而制定的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的共同作用,促成了战后日本经济的起飞和高速增长。这种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是由于日本特殊的国情、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以及战后特定的社会环境等,使得日本型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具有多方位、复杂化的特点,其中不仅包括源于日本特殊经济结构的深刻的经济根源,而且还包括政治、政治与行政、政治与经济、社会物质条件、自然地理条件以及社会文化及心理等诸多层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经过多年的精心准备,非洲联盟今年7月9日正式启动,取代39年前成立的非洲统一组织,成为继欧洲联盟之后世界上第二个重要的国家间联盟。世界上最贫困的非洲大陆迈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从“非统”到非洲联盟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经过多年的抗争,大批非洲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初从英国和法国的殖民统治下获得独立。为巩固胜利成果并推动非洲国家的民族独立和政治解放事业,31个独立的非洲国家领导人1963年5月下旬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会议,通过了《非洲统一组织宪章》,宣告成立非洲统一组织。近40年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