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高教改革需要理论的指导,要在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课程观等方面全面地更新教育思想。对改革中的许多难点问题,不管是在宏观还是微观方面,都存在着理论滞后于实践的现象。在教育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我国的高等教育与继续教育还没有在终身教育新思想的指导下衔接起来,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体制;高等学校现行考试制度及课程设置不利于实践经验丰富、具有同等学历的人深造;大专与本科之间互转不畅;在校生转专业、转学校的可能性极小。就业市场的消极影响表现在:对专业的调整有影响;人才市场盲目向高学历化发展;对大学生的治学发生一定影响。高等教育理论工作者应该努力对改革实践提出的问题作出理论上的回答。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部分高等学校实行了学分制。学分制能否在我国高等学校实行以及实行到什么程度,关键取决于教育思想的转变,本文拟从教育思想方面谈一些体会与认识。1相对于学年制,学分制要灵活得多,学分制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选择是学分制最基本的特点。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专业、主修领域与各种课程。对于有潜力的学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修满必要的学分,他可以再选学第二个学位。如果中途有某种合适的职业,他可以去工作、打工而推迟拿满学分的期限,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再来选修课程时,学生可能从社会实际获…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时代与大学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经济的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提出了挑战。本文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 着重从三个方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进行了探讨: 转变传统的教育功能观, 赋予大学社会职能以新的内涵; 转变传统的人才观, 改革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 转变传统的质量观, 进一步树立现代的全面提高质量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范式观是《文心雕龙》文论与诗学的基本思想,影响着全书的论文宗旨,奠定了全书的内在结构;《文心雕龙》的范式观体现为两个基本要素———作者群体与经典文本,两者的结合与匹配成为《文心雕龙》范式观最显在的标志;《文心雕龙》范式观有宏观与微观、显性与隐性之分,以不同的理论眼光、从不同的视角可以描绘出旨趣各异而又能自圆其说的范式格局来  相似文献   

5.
历史与文化这两个概念常常被误读,而一般谈论历史与文化又囿于狭义的理解。历史与文化都属于宏观的时空范畴,故应建立大历史观与大文化观。在这种大时空观的观照下,可以把舟山5000年的历史划分为口头传说时期的历史与文字记录时期的历史;把舟山悠久的文化传承划分为准海洋文化时期与海洋文化时期。普陀山的观音文化亦应作如是观。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高等教育体制中高等教育行政体制、高等学校教育体制、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三个子系统的划分,对其区域内的政府与高校的关系、高校分类管理、高校内部行政权与学术权的二元结构等主要问题进行阐释,并提出相应改革和发展措施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阶段划分可以通过揭示差别来把握规律,指导实践,预测未来。中国共产党的经济思想演进,从宏观看有三个历史分期,从微观看内含九个具体阶段。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演进的主要线索、演进本质以及为现实经济发展提供基本遵循等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规模巨大、规划合理、管理宏观是美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依法自治、公平竞争、顺应需求是美国高等学校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特色鲜明、使命各异、形式多样是美国高等学校的显著特点。我国高等教育要赶上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可以从美国高等教育的多样化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尤其是在办学定位多样化、培养模式多样化、经费渠道多样化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根据高等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运用教育发展理论,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出发,结合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现状,构建高等学校俱乐部制的体育教学模式,强调自我体育观,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对贯彻新的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促进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科学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作用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0.
教育体系建设是当今的热点话题,关乎教育与社会的适应性。本文分析了国外高等学校体系建设的经验,特别是对不同城市类型的建设模式进行了划分。之后,以深圳市高等教育的发展及新时期体系建设任务的提出为背景,进行了深圳高等学校体系框架设计。提出抓高等教育体系建设,必须区分不同高校的功能使命和发展目标,中心城市应按照“引领作用的研究型大学集群、适应高端需求的高水平院校集群、满足基本需求的城市高校集群”需要构建高等学校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11.
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后现代思潮对课程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后现代的课程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在课程目标、教学过程和课程评价方面都可以借鉴后现代课程观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如何使高校德育富有成效,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课题,而隐蔽课程对于高校德育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隐蔽课程从结构上可分为物质形态、精神形态和制度形态,它具有隐蔽性、无意识性、无逆反性等特征。高校隐蔽课程对学生思想品德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可将其分为陶冶、导向、激励和规范等四个二级机制。高校隐蔽课程的设置应坚持与德育环境的优化相结合,坚持与显性课程的设置相结合,坚持物质环境与精神氛围的营造相结合,坚持与校本开发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高等学校的科学分类和合理定位问题,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在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如何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各谋其位、各得其所,加强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避免高等教育资源重复建设和闲置浪费,提高高等学校的办学效益,是我国高等教育急需解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4.
课程和教学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也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什么样的课程才是适切的,是高等教育学研究的核心领域之一.美国著名学者约翰·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中高等教育学一章提出并分析了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适切性的问题.从课程内容与高等教育的目标、社会需求、个人需求的关系,课程结构的改革与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改革的走向等维度,能够解读布鲁贝克关于课程适切性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5.
围绕科教兴国战略的政策支撑及高等教育改革的明确目标,通过对STEM教育内涵及其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剖析,阐述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中融合STEM教育的意义。文章通过北京科技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探索STEM教育视域下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方法。学校融合STEM的跨学科性、交叉性、实践性和探究性,构建本硕贯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丰富本科人才培养课程模块,深化本科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发展本科人才培养科研启迪方式,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牵引,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提升我国人才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在新时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广大地方本科院校为满足时代需求和学生更高层次英语学习的需求,开始探索ESP课程建设。本文针对地方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与挑战以及地方高校的特点,提出了ESP课程体系视野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衔接模型。该模型整合通用英语(EGP)、专门用途英语(ESP)和通识教育(EGE)三大课程群,并将各大课程群又分别分为基础级、提高级和发展级三个级别,再根据人才培养的不同层次又分为三大模块,由此构建一个“3+3+3”的循序渐进、动态开放的课程体系,以期对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化和推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工作任务驱动的课程开发与设计为高职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网络营销课程理应从工作任务驱动的思维出发,在课程设计理念、课程体系开发、学习情境设计、课程设计、教学组织、教学团队构建、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系列化改革,制定并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整体设计方案,促使教学效果更符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8.
从高等师范院校文艺学课程与教学的角度,对中学语文教育改革进行反思,提出文学教育论的构想。传统的高师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素称“五大板块”,而文学教育论的阙如是一个缺憾。本文描述文学教育理论的若干着眼点,主张以新的理论板块刷新文学理论体系的研究格局,为中学语文教育改革探索新的路程。  相似文献   

19.
课程改革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建构主义知识观在教育理论的发展历程中,其所强调的知识具有情境性、建构性、复杂性、社会性等特征已经得到论证,也给传统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开创了一种新的视野。反思目前大学课程改革,可从设立以人为本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课程目标、多元化的课程内容、动态化的课程建构过程等方面进行变革。  相似文献   

20.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都仍然局限于传统的认知主义教育模式,以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为主要教育手段,这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单一性和片面化。隐性课程作为整个课程体系的构成部分,用潜隐的方式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意识、态度和价值观。文章以系统论的角度,从大课程观的视野出发,分析隐性课程的特点和作用机制,探索隐性课程的构建途径,对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