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2016年10月22至23日,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主办、西北大学文学院和中国文艺评论西北大学基地联合承办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在西安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张江,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贾平凹,西北大学校长郭立宏以及来自海内外各高校、科研院所的35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开幕式。  相似文献   

2.
3.
本刊讯 为在世纪之交就中国当代文学的走向与经验进行总结性研讨,进而振兴新世纪的当代文学研究事业,来自全国各地70多所高校的120多位当代文学的专家、学者聚会肇庆学院,参加从11月5日至10日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11届年会。此次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肇庆学院、广东省文艺评论协会共同主办、肇庆学院承办的年会,以“中国当代文学的回顾与前瞻”为总议题,就“九十年代文学现状”和“当代文学史写作与学科建设”两个问题展开了重点研讨。与会的专家、学者就上述议题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和广泛研讨,其所提交的论文多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与会…  相似文献   

4.
5.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 11届学术年会围绕当代文学史写作和 90年代文学考察这两个中心议题 ,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前者对洪子诚著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和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实事求是地交换了意见 ,对写史与学科建设提出了种种构想。后者涉及市场经济下的文学走向、文学全球化、诗坛分化、批评标准、网络文学、诺贝尔奖、个人化写作等诸多热点问题 ,以及对若干题材、文体的探讨和作家的个案分析  相似文献   

6.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12届学术年会,具体研讨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的新格局、新变动,提出了当代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的新课题、新任务,以及加强新世纪当代文学学科意识与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推进了对当前复杂多变的文学现象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 12届学术年会 ,具体研讨了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中国当代文学的新格局、新变动 ,提出了当代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的新课题、新任务 ,以及加强新世纪当代文学学科意识与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 ,推进了对当前复杂多变的文学现象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高校学报研究会第三届三次学术年会综述河南省高校学报研究会第三届三次学术年会于1994年11月2日至5日在开封河南大学召开。与会全体代表同时应邀参加了河南大学学报创刊60周年庆祝活动。研究会会长王振铎同志主持了3日上午的开幕式.国家教委社科司马樟...  相似文献   

9.
<正> 中国国际私法研究会第三届年会于1989年11月25日至29日在广州中山大学召开。参加这次年会的除来自全国20多所高等院校和法学研究所从事国际私法教学和研究的专家、学者外,还有来自外交部、司法部、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实际工作部门的同志。本次年会是我国国际私法界继贵阳会议、武汉会议和西安会议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河南大学文学院与洛阳师院文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会"于2005年10月16-19日在开封、洛阳两地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几十所科研机构和高校的120多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出席了会议,从会议提交的80多篇论文来看,内容涉及性别理论以及两岸三地近百年的文学作品.有些作品是研究者耳熟能详的,也有几乎被遗忘的作品,作品的体裁涵盖了小说、诗歌、散文、戏剧以及影视作品和大众传媒的其他形式.此次研讨会体现了女性文学研究的理论的深度和批评的广度,有浓厚的学术氛围.在开幕式上,河南大学校长关爱和教授、文学院院长张生汉教授致欢迎词,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女性文学委员会主任委员张炯研究员致词.研讨会上,每一位提交论文的学者不分长幼与资历,都作了十分钟的精短发言,就性别与文学相关理论研究、现当代文学中的两性关系模式、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性别审视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成立十周年回顾、总结与展望等几个议题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讨,触及到女性文学研究的许多实质性内容,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是一次充分体现学术民主的成功的会议.  相似文献   

11.
试论"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锋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五四”新文学运动与西方的先锋文学运动是同时产生于二十世纪早期的激进文学运动,两者之间有许多共同的特征激进的政治批判态度、颠覆传统文化的决绝立场、语言的求新求变的探索以及对唯美主义文艺观的批判。中国“五四”新文学运动中的先锋性因素,是为了更好地把握20世纪文学在古今演变的过程中如何“变”的两种形态一种是依循了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而自然演变的文学主流;一种是以超前的社会理想和激进的断裂态度实行激变的先锋运动,两者的关系构成了中国20世纪文学古今演变的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12.
在19世纪20世纪之交,建立中国现代文学的界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认为 ,中国现代文学萌生的界碑 ,应建立在 1 9世纪 2 0世纪之交。在以文学观念更新为启动发力点的文学革新运动中 ,小说、诗歌、散文、戏曲等各个领域几乎是齐头并进 ,各显神通 ,虽然成败不一 ,但就总体而言 ,已初具文学现代化的新貌 ,而变革时段的“公约数”是“世纪之交”。作者还从通俗文学的角度 ,分析了文学如何与市场结合 ,这也是标志现代文学形成的一个界碑  相似文献   

13.
现代性改造问题是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建设和创作实践中始终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一个世纪性的核心问题。致思路向的狭隘、研究视角的偏颇和对"现代性"义涵的认知混乱是造成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现代性由纯粹的内容或形式问题转换为基于现代情感的审美问题为20世纪中国文学性质的反思和研判提供了新的价值坐标。在与古典审美理性比较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文学主体情感、文学客体情感和文学本体三要素的现代审美理性框架,以此为指针系统考察和论证了20世纪中国文学古典性、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美学质素多元并存的复杂性质,着重分析了现代审美理性在20世纪中国文学大系中的地位和处境。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文学作为中华民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学术界对于它的研究早在上个世纪初就已起步,并且经过解放后较为系统化的发展,至今已逾百年的历史。然而从整个中华民族文学研究总体上看,少数民族文学由于范畴相对狭小、涉及的作家作品也相对较少,因此对它的研究尽管也有较长的历史,但是相比于汉族文学研究等,无论是在宏观(作为整体性概念)和微观(具体作家作品)等方面,还是就研究整体体系的完善程度而言,都是难以比拟的。因此少数民族文学是现今中国文学研究诸领域中一个尚待进一步发展的薄弱环节。对它研究者们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并进行一种全面系统、条理清晰,同时又要具有较强逻辑性的综合把握。  相似文献   

15.
现代性理论对于中国文学研究的发展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对现代性问题的关注意味着在经过1980年代到1990年代的震荡、巨变后,中国文学研究又重新找到了自己的言说姿态和定位,重新肩负起自己应有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现代性理论将最终在文学理论、文学史研究和文学批评这三个不同的层面展开。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世文学与"近代文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世文学在崇尚以个人为本位的尊重个性的精神及对文学自身特征的重视和探讨等方面与现代文学存在着相通之处,因而成为中国文学从中世进到现代的中介.在近世文学与现代文学之间毋需也不应楔入所谓"近代文学"(1840年至1919年间的文学)作为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桥梁.而且,自1840年鸦片战争至十九世纪末时段,并未出现明显的并足以成为一个新的文学历史阶段重要标志的文学新气象.  相似文献   

17.
古代文论现代转换是为了重建当代文论.学科、学者和学术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弊端以及与中国本土的不适应性制约了转换的实现,并直接导致转换的学术困境.反思文论转换话题,重提"现实性"概念的意义对于激发文论建设中与时俱进的思维,警惕浮泛的话题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过渡性类型的文学,中国近代文学的特征表现为:文学观念呈现多元状态;文学创作实践的探索前无古人;文学流派的发展与文学社团新变;文学精神吐故纳新;文学理论转型;文学形式与风格特征转向。翻译文学兴起,文学发展呈现复杂景象和过渡状态。  相似文献   

19.
“现代意识”这个词组一般而言,主要指的是以现代主义的文化思潮和文艺创作为核心的思想和文学意识,使基于欧美的文化和文学的历史情形而建构出来的,但是在描述和讨论中国文学的问题时,关注的重点不在于文学的双边关系,也不是中国文学中的西方问题,而应该着力凸现身处中国自身的历史情境之中的中国主体的思想、文化和文学反应。中国现代意识既不是一个和西方现代意识相隔绝、相对立的概念,它接受西方现代意识的启迪和激发,同时它更是从自身处境中生成,并对自身的历史和现实构成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尤其是从"五四"到"文革"之前的这个阶段,苏联文学对中国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独特现象。"五四"时期"为人生"的文学、20和30年代的革命文学、40年代的延安文学、50年代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甚至"文革"时期的"地下文学"都受到了俄苏文学的直接影响。文革结束后,苏联文学模式不再是中国文学的唯一选择,中国作家对苏联文学进行了有选择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