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9 毫秒
1.
新乐府运动是唐代中期稍后于古文运动的一个进步的文艺思潮运动.当时白居易、元稹、李绅、张籍、王建等一批诗人,他们以革新诗歌内容为主旨,用新乐府的形式,写了大量反映民间疾苦、揭露现实问题的讽谕诗,在创作上形成了一个流派.白居易是其中杰出的诗人和理论家.他的美学思想以《与元九书》为代表,是新乐府运动在理论上的集中反映.为“时”、为“事”的创作原则提倡新乐府运动的那些作家的诗歌创作,是以促进政治改革为目的的.这个运动在文艺思潮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把文艺与政治紧密地连结在一起,强调二者的互相沟通,互相作用.白居易认为,无论是音乐还是诗歌,都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这种精神活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从社会生活中产生的.社会政治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诗歌或音乐能够真实地反映出社会生活中的政治状况:“臣闻乐者本于声,声者发于情,情者系于政.盖政和则情和,情和则声和,而安乐之音由是作焉.政失则情失,情失则声失,而哀淫之声由是作焉.斯所谓音声之道与政通矣.”音乐和诗歌是通过创作的情感因素与政治相通的.“情者系于政”,不同的政治生活使人们  相似文献   

2.
白骆驼之爱     
琼瑶 《社区》2002,(7):42-43
琼瑶,一个情深深、爱蒙蒙的女子,从《窗外》到《在水一方》,从《月朦胧、鸟朦胧》到《几度夕阳红》,她用一只笔历练了人世间最优美的两个字“爱情”,在如今泛滥而纵情的e年代,琼瑶的这篇精典独白与《社区》提倡的有责任有道义的爱是相吻合的。  相似文献   

3.
《儿子与情人》所刻画的男女之爱处于朦胧之爱阶段。主人公保罗的朦胧之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他自小对母亲就有一种特殊的感情,甚至有时把她看作是自己的情人。当他长大并有了女朋友后,总是在恋母和恋人之间做痛苦的抉择;而他的初恋则在崇高的、神圣的精神之爱与充满激情、纯感官的肉欲要求之间摇摆——精神之恋与肉欲要求分离,肉体接触亦与精神要求分离,两者未能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4.
<正>千百年来,白居易作为一个伟大诗人,他和他的诗作受到充分的重视和应有的评价.但遗憾的是人们似乎完全忽略了他在音乐美学上的巨大贡献.这是一笔充满智慧灵光的精神财富!本文试图系统地阐述白居易的音乐美学思想,在研究白氏的地盘上再拓出一个天地来.  相似文献   

5.
在各种形式的艺术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朦胧的现象,也正是借助着这种朦胧的因素,读者或观众方感到它的美来。朦胧在诗歌创作中是十分重要的,古代诗人、诗评家有过许多这方面的论述。白居易说:“诗有七义例,一曰说见不得言见,二曰说闻不得言闻,三曰说远不得言远,四曰说静不得言静,五曰说苦不得言苦,六曰说乐不得言乐,七曰说恨不  相似文献   

6.
从学理上讲,“礼失求诸野”的“礼失”是指“义”而不是“仪”,“礼失求诸野”必须坚持求“义”这一主体。因此,“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只是“礼失求诸野”的社会条件,而不具备“礼失求诸野”的价值追求。孔夫子的“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的反命题“天下无道”,则庶人议政(道),才是“礼失求诸野”的本质内涵。从社会实践看,孔夫子晚年的开门办学传授六艺,特别是修《春秋》等活动为“礼失求诸野”树立了典范。处在世界轴心时代的孔子,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色。从中国文化发展史来看,“礼失求诸野”的价值取向不仅在文化开放,更在于对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坚守。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礼失求诸野”既是以士大夫为代表的“道统”文化对统治阶级“政统”文化斗争的理论基础,又是“道统”对“政统”批判斗争的武器,是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基本动力。“礼失求诸野”在今天仍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学理上讲,“礼失求诸野”的“礼失”是指“义”而不是“仪”,“礼失求诸野”必须坚持求“义”这一主体。因此,“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只是“礼失求诸野”的社会条件,而不具备“礼失求诸野”的价值追求。孔夫子的“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的反命题“天下无道”,则庶人议政(道),才是“礼失求诸野”的本质内涵。从社会实践看,孔夫子晚年的开门办学传授六艺,特别是修《春秋》等活动为“礼失求诸野”树立了典范。处在世界轴心时代的孔子,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色。从中国文化发展史来看,“礼失求诸野”的价值取向不仅在文化开放,更在于对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保守。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礼失求诸野”既是以士大夫为代表的“道统”文化对统治阶级“政统”文化斗争的理论基础,又是“道统”对“政统”批判斗争的武器。是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基本动力。“礼失求诸野”在今天仍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宁公宣 《金陵瞭望》2005,(18):37-39
一位哲人说过:“爱是一种撕心裂肺的痛,遗憾则是一种无与伦比的美!”  相似文献   

9.
唐代诗人的创作实绩与诗学理论的建树不相称已成学界共识,但白居易却是个例外,他不仅是卓有成就的诗坛巨匠,对诗学理论的阐发亦具有相当的总结性,而且是研究唐代诗学、乃至整个中国古典诗学无法绕过的一环;因此,对白居易诗学思想的研究,也就成了白居易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但以往对白居易诗学思想的研究往往是观乎其内,而无超乎其外,没有对白居易诗学思想的源头进行有效的探索,所以对白居易诗学思想的研究尽管场面热闹,却终隔一层,总有说不圆的地方。为弥补这一缺陷,我们拟对白居易诗学思想的儒家经典来源作一追溯,考镜源流,以对白居易的诗学思想有一个客观公正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白居易的《长恨歌》被誉为千古绝唱的长篇叙事诗,关于该作品的主题与深层内蕴,前人已做过无数次的探讨。而关于杨责妃的艺术形象一题,却鲜为人所关注。白居易在作品中让她死而成仙,这足以表明,白居易认为杨贵妃死的不值、死的冤枉。杨贵妃身前生后对爱情的执着,与唐明皇对于死去的杨贵妃的思念,貌似是惺惺相惜、至死不渝的爱情,实际上却恰巧形成了鲜明而深刻的对比。白居易用她的纯粹,为她争得了身前生后名。  相似文献   

11.
阅读《白先勇文集》,会为他飘泊者的悲剧意识和悲悯情怀所震撼。白先生是一个痴迷古典戏曲和古典小说的现代派小说家,一个穿越大陆、台湾、美国三地深受东西方文化浸染的贵族子弟,一个为旧王朝的背影吟唱哀歌又对弱者寄予悲悯情怀的文人。他善于通过精心构造人物复杂、细节纷纭的小说世界,表达人性中最为朴素又极为动人的爱、悲悯和诗意的美。他和他的小说将给予我们无限的思索。  相似文献   

12.
游仙在李白一生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多年来 ,人们于李白对神仙的态度究竟如何一直众说纷纭 ,在探讨其游仙原因时也多从外部因素着眼 ,而对其内因———李白个性所起的作用 ,却罕有论及。实际上 ,正是在时代社会和李白独特个性的合力作用下 ,形成了李白对游仙的既信且疑的矛盾复杂态度。李白后期游仙诗取得极大成就 ,其独特个性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中介作用 ;也正是由于其独具魅力的个性的作用 ,使得李白的游仙活动和游仙诗的创作均具有不可抹煞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大鹏赋》是李白超越有限的精神图腾,他在大鹏的现象中寄寓了自己的自由理想。这篇赋受庄子《逍遥游》的影响明显。但二者又有很大的不同:一为哲学论文,一为文学作品;大鹏不是庄子的理想人格而为李白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14.
李白诗歌风格的多样化,前人多认为来自于对鲍、谢的学习,自然山川的陶冶和李白自身性格使然。文章通过对李白诗歌的分析,认为李白是在考虑了唐诗的传播方式以及诗歌的传播对象后而创作的,因而对其诗歌风格产生了影响,目的是为了制造特定声誉以获得社会的承认和皇帝的赏识,从而走上仕途,建功立业。  相似文献   

15.
李贺诗歌构思奇妙 ,意象丰富 ,用字考究 ,善用通感。作者转益多师 ,广泛地汲取屈原、汉魏六朝乐府、齐梁宫体诗、李白、韩愈等多方面的艺术营养。李贺不仅生前即赢得众多诗人的喜爱、学习与效仿 ,而且身后对宋诗、宋词与金元诗歌创作影响很大 ,明清甚至当代 ,学李贺者亦不乏其人。  相似文献   

16.
北村:写作的皈依与摇摆——从《施洗的河》到《强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村在 1992年 3月 10日皈依基督。然而通过对他此后的一系列作品 (《施洗的河》、《伤逝》、《玛卓的爱情》、《水土不服》和《强暴》等 )的文本读解 ,却发现他表面上向终极皈依 ,内核深处却存在摇摆。  相似文献   

17.
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王熙凤是作者曹雪芹同情、怜悯的对象,尽管曹对她罪恶的一面多有揭示,却始终不忘她女性的苦衷,在堪爱、堪怜、堪恨的复杂感情中,刻画了这个女强人的悲剧。小说以此提醒我们:女强人尚且如此,其他人能幸免吗?王熙凤的悲剧因此拥有了非同寻常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诗歌是作家心灵世界的展示 ,李白的心灵世界是敞开的。李白敞开的心灵世界通过诗歌而表现为自得之乐、沉思之邃和哲悟之趣。  相似文献   

19.
在李白的诗歌作品中,太阳意象的出现超过了180次。这些意象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有逍遥仙游,有以日像君,有依依惜别,还有对明亮光辉事物强烈憧憬和追求。太阳意象与李白的生命精神息息相关,他用自己的生命写就了一位封建士人的逐日神话。他的“宇宙境界”使他对政治理想的现实追求升华为对人生理想的终极追求。  相似文献   

20.
认识的“求之不得”之本体性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然自然地、自在地生成了人,同时生成了人的认识,人的认识本质上便也是自然的。面对自然的先在性和历久性,人之存在具有后在性和短暂性,这决定了人的认识具有“求之不得”性。虽然人的意识不过是存在生成历史中的异化,然而,自然自在的和谐包含着人的“求之不得”的认识,是自然自在生成的和谐认识的必然性。而这一切又都源于存在的种子性———存在以其种子性生成其历史。世界的存在无非是由最微小的部分构成的,是由这追求着和谐的不和谐而构成的大和谐———正因如此,“求之不得”获得了当下的意义,然而也只是当下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