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利用我国34个工业行业2001--2006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不同行业间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我国内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及FDI对不同所有制企业溢出效果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FDI总体上对我国内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具体到国有企业,这种溢出效应却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这说明FDI对我国内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正面溢出效应主要被其中的私营企业所吸收,国有企业并没有获得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带来的好处。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国际上检验外商直接投资行业内溢出效应的通用模型,分别就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制造业行业内溢出效应的当年效应与时滞效应进行了经验研究,并得出了关于这一问题的基本结论.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我国制造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外商直接投资对造纸及纸制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中国造纸及纸制品业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的渠道,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证实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造纸及纸制品业具有显著的技术溢出效应。根据不同的技术溢出渠道,提出增强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中国技术溢出效应技术近年来受到颇多怀疑和争议。对中国利用FDI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实证量化研究,证明“以市场换技术”的FDI战略并未收到成效。在分析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基础上,针对存在于我国的多个制约因素,探讨了提升FDI对我国技术溢出效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集群之间如果形成良性互动效应,便会产生“滚雪球效应”,对本地经济起到巨大促进作用。基于云南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集群发展情况,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云南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集群之间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效应,外商直接投资对云南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没有发挥出较大促进作用,产业集群也没有成为影响云南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大力鼓励符合云南产业发展导向的外商直接在本地投资,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云南产业集群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江苏省为例对FDI和产业集聚的关系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FDI和产业集聚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FDI的区位选择除了受到产业集聚因素影响外,还受到外商示范效应(投资水平)、地理位置和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依据甘肃省1992年2011年间的相关数据测算相应年份的TFP数据,在此基础上考察甘肃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以检验全省通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承接国际先进产业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甘肃省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外商直接投资具有负的知识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8.
影响产业技术进步的因素比较复杂,而外商直接投资是产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外部来源之一,因此有必要掌握这一因素对于产业技术进步的长期影响和动态调整特征。文章针对该问题运用动态经济计量学分析方法,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制造业技术进步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外商直接投资在长期并不能成为我国产业技术进步的主要来源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论题拓展了James R Markusen(1997)的基本模型,重点纳入外商直接投资进入东道国对其要素市场的影响,分析了FDI与东道国产业的关联效应以及在要素市场的竞争效应对东道国产业发展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将通过关联效应和要素市场的竞争对东道国产业发展产生一个动态二阶段影响过程:在初始阶段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将引导东道国发展最终消费品产业,从而促进产业结构变动;但在东道国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外商直接投资与东道国产业在要素市场的竞争加剧将阻碍东道国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外商直接投资在安徽制造业各子行业内产生了正面的外溢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行业中内外资企业技术水平差距与外资企业的类型对外资溢出效应的影响较大,在内外资企业技术水平差距较大的行业以及外资企业外向型程度较低的行业,外资对行业中内资企业的溢出效应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提高江苏利用外资整体水平及其溢出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江苏1990-2003年十四年实际利用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计量检验和分析,得出结论:全省利用外资实际整体效应高出全国平均水平;人力资本整体吸收水平较低;FDI对制度变迁的影响较为明显。针对结论,我们指出,江苏应采取相应的对策以进一步发挥FDI的技术溢出效应,提高江苏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2.
多数文献认为FDI对中国本土企业的生产效率具有积极影响,利用现有文献采用的计量模型研究FDI对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得出了相同结论,但这些结论都是在计量模型遗漏了"改革开放"这一重要控制变量的情况下得出的。在计量模型中对代表"改革"与"开放"的变量控制后,发现FDI技术溢出效应显著下降,甚至发生了定性变化,19992003年FDI技术溢出效应由统计上显著的正效应转变为不显著的负效应,20052007年则从统计上显著的正效应转变为不显著的正效应,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FDI技术溢出效应发生了阶段性变化。上述结论对研究经济转轨国家的FDI技术溢出效应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中国制造业分行业2001—2007年数据,对全球生产网络条件下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存在性进行了检验。实证检验发现,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生产网络从整体上显著增强了FDI技术溢出效应,但是在对行业进行分组检验后,发现在平均劳动生产率和平均研发密度较低以及内资吸收能力较弱的行业中,全球生产网络对FDI技术溢出起到了反向的弱化作用,反之全球生产网络对FDI技术溢出则起到了正向的增强作用,且上述检验结果具有较强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14.
FDI对中国汽车产业内资企业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汽车产业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探讨了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对内资企业产生的溢出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汽车产业大量外资的进入对内资企业产生了积极的外溢效应,且主要表现为竞争性的溢出效应,协整回归表明这种正向溢出效应从长期来看更加显著,同时,模型也反映出集聚性溢出效应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三大都市圈的技术外溢效应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在整体上对三大都市圈的技术外溢效应显著,但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三大都市圈应在不断加强对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的消化吸收能力的同时,注重提升本土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使用技术差距为新的权重对国际R&D溢出测算的LP方法进行了改进,并将改进前后两种方法测得的19852007年间通过FDI渠道溢出到我国的国际R&D存量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改进前的测算方法对国际R&D溢出对我国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略有低估;加入人力资本和国内研发投入与国际R&D溢出交互项的回归结果显示改进后的测算方法比原方法更为精确有效.从回归的结果还可以得出:国内R&D投入是我国技术进步的主要来源,但FDI带来的国际R&D溢出对我国的技术进步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我国的人力资本还未达到有效吸收国外研发溢出的水平,研发投入水平也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国际研发溢出对我国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论外商直接投资对本土企业技术进步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技术转移主要是通过FDI在跨国公司组织体系内部进行。FDI技术转移对东道国企业技术进步具有两重性:技术溢出效应和挤出效应。博弈论分析表明,FDI技术转移净效果取决于两种效应的比较,长期中有溢出的均衡可能导致动态技术转移,甚至"蛙跳"效应;如果没有技术溢出,就会出现外资垄断的不利局面。由此形成两点政策含义,提高本土企业技术吸收能力和保证公平竞争。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国内外关于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了综述和简单的评论。从理论角度来看,知识产权保护的目的是鼓励知识创新、增加知识存量,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在开放条件下,东道国政府提供适度且有效率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可以增加FDI的流入量和引进较为先进的技术。从实证角度来看,国内外研究表明,知识产权保护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之一,但受到一国的人力资本、经济开放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9.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FDI)发展迅速。2002年我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引进外资最多的国家,2004年吸引外资又创新高,首次突破600亿美元大关,仍居世界第一。外商直接投资作为国际技术外溢的主要渠道之一,是实现我国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应继续坚持对外开放政策,采取各项措施充分发挥我国FDI的技术外溢效应,以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试析在华FDI的技术转让与“外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进技术对当代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普遍认同,通过外国直接投资来取得技术转让与“外泄”是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期望与实践。本文分析了我国“以市场换技术”的吸引FDI策略效果并不理想的原因,进而提出促进FDI对我国技术转让与技术“外泄”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