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绿洲》和《绿风》两个刊物为代表的西部文学,其在1980年代的发展变化,并不仅仅是自身所能决定的,这一变化显然与全球环境及时代精神的变化有关。即使是特殊的地方性刊物,如果不能表现出同质化或均质化的趋同性(普遍性),而在地域上的特殊性下大功夫,其势必要被淘汰出局,因为显然,文学的轰动效应已经不再,市场摆在了刊物面前,如何赢得特定地区之外的读者,往往就成为地方刊物不得不作出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剧,社会空间与艺术空间发生了新的变化,在多元化的表象之下,隐藏着一种日益加深、复杂多变的"边缘-主流"的两极化"异位"状态;商业机会主义日益成为威胁艺术内在活力的敌人.面对当代艺术,必须以广阔的多重视角审视其存在状况与功能,以加深对当代艺术情境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文化整合的概念,解读张炜的长篇小说<外省书>,分析了书中各种人物背后激烈的文化冲突与紧张关系,剖析了形成文化冲突的深层原因,不同的文化有其内在的凝聚性和排他性.边缘和中心无处不在,而且边缘和中心逐渐成为相对化的概念.本文旨在揭示小说中体现的那种消解文化冲突与对抗,倡导文化多元共存即"你存在了我也存在了"的人文理想.  相似文献   

4.
边缘在近几年的使用率很高,人们对其理解也很复杂。以文化的视角来界定边缘的内涵,这里可以避免理解的混乱问题。亦即,从差异性原则、时空的流变性、生存性内涵三个层面,把边缘的文化内涵界定为:远离一定文化中心、所在空间位置随时间流动而变化的、且坚守一定差异性特征的实存个体或现象。以此为学理基础,这有利于人们以一个合理的视角,对当下文学本身所处的状况及作家叙述姿态有着更深入的理解和客观的评判。那就是,当前作家更多的是在边缘处叙述,并选择那些边缘个体或边缘世俗生态为描写对象,作家作品中书写的对象出现了主体多元化倾向,叙事特征上呈现边缘化叙事征象。同时强调,侧重于边缘题材的文学创作应有一定的美学限度。  相似文献   

5.
6.
本文从性别研究的相关理论出发,结合《孽子》这一部小说,分析了文本中“奔跑”这一行为所包含的特殊寓意。指出了在《孽子》中一首一尾两处“奔跑”的不同,这种不同凸显了边缘文化对待自身的多重建构以及对待主流文化的抵抗。“奔跑”这个动作不仅仅是逃避、释放身体本能,更重要的是它表达了对真正平等的期望。  相似文献   

7.
边缘文化是多元文化或复合文化中新的研究领域。从系统论的角度看,边缘文化不是多种文化简单的机械相加,而是一种新的文化的组合方式或新的文化体系。边缘文化所具有的文化行为领域扩张、文化转换及创新等功能是我们构思特定文化域文化战略的主要依据。构思这种文化战略,在我国的朝鲜族社会、内蒙蒙古族社会等跨境民族区域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局外人》揭示了20世纪西方世界的荒诞性,并通过主人公默尔索的精神发展历程。启示我们应对荒诞的正确态度和途径是在“爱”与“对话”中“重新开始”,重建人与世界、与他者的关联,创造性地进行反抗。而默尔索从“局外人”向“反抗者”的成长,则是在辍学、入狱、被判处死刑等一系列边缘情境中逐步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边缘问题往往很难定性,这使得我们无法确定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边缘问题的连续性中介和运动性异化的道理,揭示了事物的边缘性,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认识论———边缘权变观  相似文献   

10.
王米 《东岳论丛》2019,40(8):121-128
李安电影《断背山》和《色·戒》对原人物形象进行了部分改编,使人物形象由小说的边缘人向主流社会价值回归,这一改编导致了小说与电影在主题上的不同。李安的改编来自于电影艺术法则与商业法则的要求,也来自于李安独特的电影创作经历。  相似文献   

11.
戏剧《边缘》塑造了一个酷爱自由,却不断走向自由对立面的现代女性形象。主人公柯蕾儿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有着疼爱她的丈夫、朋友和亲人,但她并不满足,她要追求冲破世俗、打破陈规的生活。结果,不顾一切地去打破世俗的代价是她失去了爱情、亲情、友情,最终沦为杀人狂魔,变成了一个十足的疯子。细读剧本就会发现她的这种疯狂行为正是酒神精神的反映,酒神精神使得她强烈反抗男权,但也导致了命运的悲凉。  相似文献   

12.
电影是大众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以《阿甘正传》为例,电影的社会文化魅力,主要体现在电影是人们观察世界的窗户,是照亮人生旅途的路灯,是认识自我的镜子,是漫漫长夜的一帘幽梦,也是学习地道语言的极好载体。  相似文献   

13.
为了灵魂的救赎——大江健三郎《人的性世界》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金杰 《理论界》2007,(11):210-211
大江健三郎以“性”为观照社会、表达思想的独特视角,通过对人充满寂寞和痛苦的性世界的描写。展示边缘人的生存状态和人生诉求,进而揭示边缘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的对立,从而引发读者对现有社会、文化秩序的质疑,并最终达到“拯救日本人、亚洲乃至世界的明天”之目的。  相似文献   

14.
于晓峰 《阴山学刊》2007,20(5):46-49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典型地体现了中国的现代性诉求。深圳小说跟进现实,如实地反映了在追求现代性的过程中,移民群体的身份焦虑、生存状况和现代性困惑,形成了一种经典的边缘叙事。  相似文献   

15.
盖茨认为黑人文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必须依据黑人文本特性对认定的中心理论话语加以质疑、梳理、颠覆和修正.而莫里森在小说<宠儿>中对黑色命运的艺术表现手法与盖茨的文学理论建构不谋而合地颠覆了主流中心话语的权威性,弥补了西方文学理论和评判模式构建中的空白.  相似文献   

16.
作者在本文中简要介绍了反讽的时代背景 ,着重引出了情境反讽这一直至十九世纪才被人们普遍认知的文学现象 ,并以全新的视角剖析了奥斯丁的名作《爱玛》中的十个情境反讽的例子 ,借以说明情境反讽的普遍性及奥斯丁作品之精髓  相似文献   

17.
詹丹 《社会科学战线》2006,142(4):120-124
在《金瓶梅》世界里,商人价值观的确立使文人的地位有所下降并不时受到他人的鄙视,而传统意识形态的衰落,使得文人对社会的积极参与成为对单一的物质利益的自觉认同。他们也只有在消极地拒绝进入这个世界时,才显示了自己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8.
高校《法律基础教程》教学方法需要创新 ,以便使学生学习和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 ,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 ,有较高的依法办事的能力和自觉性。《法律基础教程》教学问题的情境是《法律基础教程》的问题系统环境 ,设计好《法律基础教程》教学问题情境 ,有利于提高《法律基础教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藏族的丧葬习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最初是土葬,在藏文化的核心地带,逐渐从传统的土葬过渡为天葬,另有部分水葬、火葬、塔藏和树葬等.与其他藏区相比,处于汉藏文化边缘的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奔子栏村藏族的丧葬习俗多种方式并存,其中土葬和树葬要进行二次葬,具有明显的无等级差别性、文化多元性和地域性,其独具特色的丧葬文化特征既源于这一地区独特的生态、人文环境以及历史文化的变迁,又源于他们对生与死的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是多元文化特别是汉藏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刘颖 《兰州学刊》2010,(1):214-216
电影《时时刻刻》是作为一部“女性主义”影片获得成功和被接受的。但是通过对它的文化解读我们可以发现,在这部艺术作品中,男性主导话语对女性形象“再现”过程起着潜移默化的置换和扭曲作用,而在文化研究中,代言人的身份是非常关键的一个考察前提。透过女性身份表现出的男权渗透才是女性文化中最为普遍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