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朱东润自传》是朱东润80高龄时创作的一部自传。该自传所包含的时间跨度长达80年,结构较完整。在叙事上具有异常丰富的历史事实,分量很重的传记事实,个性鲜明的自传事实。历史事实、传记事实、自传事实三要素既各自丰满,又水乳交融。  相似文献   

2.
梁启超所说的自传基本上延续了以往史学界对自传的认识:自传主要指书序式自传。梁启超虽未突破传统史家对自传认识的局限性,却试图在自传写作实践以及理论上有所突破。在自传写作实践中,梁启超试图对传统史家自序式自传进行改造,将自传与自序分离开来,创立了新型自传模式——??自述;其既不同于以司马迁《太史公自序》为代表的史家自序式自传,又不同于以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为代表的述志抒情式自传。??自述型自传的最大特点在于,可以单独成篇,但又保留了传统史家自序式自传中自述生平的内容以及特点。另外,在理论上,梁启超找到了最类似于西方自传的传记体例——自传的年谱,并预示了中国自传的未来发展方向——从自传到自传的年谱。  相似文献   

3.
《富兰克林自传》开创了美国传记文学的优良传统,是一部历经两百余年经久不衰的励志奇书,它包含了人生奋斗与成功的真知灼见,以及诸种善与美的道德真谛,被公认为是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美国精神读本。但自它问世以来,人们也同样觉得其美中不足,存在种种缺陷。1.内容方面的缺失和谬误;2.语气上的虚伪;3.结构方面的混乱;4、写作风格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富兰克林自传》通过不同的话语叙述对自我进行了书写,建构了三种不同的身份:从印刷工走向了公益人,最后以国父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由此富兰克林完成了从个人身份向民族身份的转变。富兰克林的身份在自我与他者的矛盾冲突中获得了理想的平衡,在个体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在说话人与听众的潜在交流中得到了完美的展示。他的多重身份不仅反映了特定时代中自我的觉醒,代表着个人的成功,也注入了全新的启蒙思想,它还代表着一个民族的身份、一个国家的身份、一个时代的身份。  相似文献   

5.
张爱玲的小说《小团圆》于2009年春天在两岸三地出版后,立即高踞畅销书榜榜首位置,使这位已逝世十多年的作家。再次成为文坛的热门话题。不少读者把《小团圆》中出现的每个人物和张爱玲的亲友画上等号,把小说看成是作者的自传:另外一些读者却认为小说中不乏虚构成分,实在不应该把它当作张爱玲现实生活的写照。本论文从这个讨论焦点出发,尝试在作者的其他著作、作者亲友的著作和作者前夫胡兰成的《今生今世》里,找出与《小团圆》内容相关的资料,详细分析比较,希望能够更准确、更深入地了解这位杰出女作家的生平和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6.
乡土文学作家许钦文写于1934年的《钦文自传》,其在叙事方式上带有先锋性质的艺术探索,主要表现在:一是采用逆时序回溯的反编年体结构使对象陌生化,冲击传统传记接受的阅读惰性;二是把创造文本间的互文关系当成自我赋形的特殊手法,通过主文本与互文本的相互渗透与相互作用拓展自传的表现空间;三是把重大历史事件作为自传文本的注脚,通过叙述空白召唤积极接受,实现还原特定历史情景的功能。这些充满叙事张力的传记写作新尝试,在诞生初期的中国现代自传文学格局中有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作者署名为“洛桑然巴”的作品《第三只眼睛》曾被西方人视为了解西藏的权威性著作。但是这部“西藏喇嘛的自传”因作者虚构的藏人身份导致其“事实的真实”基础被拆解,但在另一方面,这部作品“叙述的真实”却往往使读者落入“事实的真实”的陷阱,其深层原因就在于这部作品虚构的神秘的西藏形象切合了西方社会对西藏的集体想象。  相似文献   

8.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两部志怪小说《搜神记》与《搜神后记》受道教思想的濡染,都记述了许多关于神仙题材的故事,《搜神后记》在承袭《搜神记》神仙故事模式的基础上,除了少数相类的故事之外,还增加了对神仙异境的具体描绘,视角从虚幻崇高的神性上稍稍移开,更多观照人性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从而促进神仙故事向着世俗化、人...  相似文献   

9.
汤显祖创作《紫钗记》,对前人剧作《荆钗记》作了多方面的借鉴,尤在构成全剧矛盾冲突的焦点人物的设置上,《荆》剧拍出了万俟宰相,《紫》剧则推出了权力相当的卢太尉,二者在逼赘的手法及遵奉“富易交,贵易妻”的信条方面,有着广泛的相类之处.但汤显祖并未以借鉴代替创造,而是在创造的基础上进行借鉴.  相似文献   

10.
《霞笺记》始以传奇剧体制敷演文言小说《心坚金石传》,易悲剧为喜剧,其得失尚需探讨。惜乎作者姓字不详。《西楼记》作者则为明末清初曲坛大家袁于令。两剧皆取材于青楼妓女与士人之离合悲欢,都在不同程度上曲折地反映出晚明特定时代士人的婚恋观念。  相似文献   

11.
新疆作家周涛的散文远离现代与后现代的先锋与实验文学,突破了人本主义价值体系,消解并进一步颠覆了文学的“逻各斯中心”,始终保持在家园感并以自觉的生态审美与创作视角,表现出对自然生态与生命的终极关怀,引发了我们对“诗意栖居”的深层思考,体现出自然生态美学与人文伦理生态美学的和谐与共生,具有深层的生态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12.
海派作家周天籁早年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儿童文学家,为文坛贡献了多部儿童文学作品,塑造了甜甜等生动、鲜明的儿童形象,受到大小读者的欢迎。不站在成人立场进行道德宣教和灌输、文学语言上幽默且追求口语化、以现实主义为基调而具进步色彩,是其儿童文学的主要特色。他的作品是借鉴了中外优秀儿童文学资源进行的可贵创造,为人们认识旧上海的儿童生活和社会面貌打开了一扇独特的窗口。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理论在周作人手中开始,也基本在周作人手中成熟。他的儿童本位的文学观至今仍是很有魅力的儿童文学理论话语,尤其是对儿童空想权利的维护,对教训主义的批判,以及对“第三的世界”的独特理解,都极富有现代品格。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历史小说《西游记》人物塑造得与失两个方面的论述 ,充分肯定了孙悟空、猪八戒这两个典型人物的光彩夺目 ,也指出了唐僧、沙僧这两个人物形象的黯然失色。并从历史的角度找出其失误原因  相似文献   

15.
研读周作人《人的文学》、《自己的园地》和《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可以看出他一贯坚持的自然人性、个体自由、艺术独立等人本文学思想。周作人把文学分为“人的”和“非人的”、“为艺术的”和“为人生的”、“即兴的”和“赋得的”,再通过比较、选择、整合,构建一种理想的合乎人性的文学样式。  相似文献   

16.
在"五四"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风气下,周作人以科学的眼光看待传统,与传统对话,并向传统文学发掘具有现代意义的价值资源。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他以传统为中心辐射异质文化,为本民族的文学传统注了生气。  相似文献   

17.
中西合璧的知识结构、译书西馆的工作经历、捷足先登的西游阅历,使王韬形成了"地球合一"的世界观念,衍生出了内外互通的对外传播思想,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外传播策略。他主张通过创办西文报刊、遣使西国等对外传播活动使中国在中外交涉中占据主动地位,向西方社会传播中国的真实情况,树立中国形象。王韬对外传播思想无疑超前于他所在的时代,在今天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后期的周作人选择和标举六朝,就意味着他选择了一个非正宗的时代,而在非正宗的时代中,他又选择了一个非正宗的描述。这也就形成了他独特的关于六朝文学的认识,构造了一个新的六朝文学形象。陶渊明和颜之推成了六朝文学的代表,他们以及佛经、骈文、散文也都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相似文献   

19.
“我与我周旋”——自传事实的内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方兴未艾的自传研究迫切需要几个理论的支点。作者通过界定自传事实来为自传叙述学研究确立一个出发点。用自传事实这个概念来衡量 ,中国古代的自传文虽然表现了丰富各异的自我 ,但它们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自传。从历时性和共时性 (纵横两方面 )来考虑 ,自传事实的内涵应该包括两个方面 :展示自我生成的事实和经验化的事实  相似文献   

20.
李安纲教授等从宗教文化学角度对《西游记》的研究有可观的成绩,可以看作“一家之言”。但这不能否定《西游记》的小说性质,不能代替从社会学角度对该小说的观照解读、分析研究。尤其不能把道学家的“明心见性”理论与无产阶级的大公无私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