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政务服务新模式就是要实现政民平等对话、互动的政务服务价值共创。服务创新作为加速实现服务价值共创的重要方式,同时也会显著影响政务服务共建共治共享。本研究基于河北省的问卷调查,使用AMOS24软件实证分析发现数字政务建设、线上线下兼容显著正向影响政务服务创新绩效,官僚型文化显著负向影响政务服务创新绩效,同时创新绩效在数字政务、线上线下兼容和官僚型文化对共建共治共享政务服务的显著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宁逸帆 《国际公关》2023,(11):46-48
政务新媒体的出现为政府与民众间的交流互动提供了方便,也为政府形象塑造带来机遇。然而,政务新媒体对政府形象的影响可以视为一把双刃剑,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不当将会损害政府形象。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案例研究发现,当前我国政务新媒体存在政民互动不足、管理机制落后、认知水平较低与运营人才缺乏等缺陷,阻碍良好政府形象的塑造,在总结现有文献和现实案例基础上,提出改善我国政府形象之途径:要构建政府与民众的互动框架、完善新媒体平台管理、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强化运营人员的培训与招募,科学合理地运用政务新媒体平台,优化提升政府公共关系,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相似文献   

4.
作为“第五生产要素”的数据在建设数字政府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数据安全法》也设专章对政务数据开放进行了规定,但从政务数据开放的实践来看,“信息孤岛”“数据烟囱”问题严重,政务数据权属模糊、开放准备度不足、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缺乏、开放到利用的转化率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政务数据的深度开放和利用。从行政法学的角度研究政务数据开放的内在逻辑和理论基础,有助于发现和解决政务数据开放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可进一步完善政务数据开放制度的合法性与正当性。政务数据开放制度的完善应当在法治轨道上从数据开放的规范供给、主体责任、监管治理以及安全保护等方面科学、有序地推进。  相似文献   

5.
基于案例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挖掘美、英、澳、新等国家及国际组织提升政务人员数字素养的国际经验和实践策略,为我国的数字政府建设提供智力支撑。研究发现,建构政务人才数字素养测评指标、搭建数字素养教育系统、探索多方联动协作路径是世界主要国家提升政务人员数字素养的主要策略。借鉴国际经验,未来我国政府可采取梯次衔接、结构合理的政务人员数字素养提升路径:建构指标体系、建设系统平台、促进多元协同,以助力提升我国全民数字素养,实现“数字中国”的伟大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6.
我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决定了政府必须不断提升回应能力的价值选择。在加强数字政府建设背景下,如何从系统性视角审视政府回应定位、以整体性思维提升政府回应能力,值得关注。文章基于政治系统论,将政府回应全过程视为一个“输入—输出”系统,并结合数字政府建设背景,探索提出了以诉求信息的整合能力为基础、以公共价值的研判能力为支撑,以循证选择的决策能力为核心、以全程响应的督办能力为保障的政府回应能力体系。在此基础上,以成都市为例,应用该“输入—输出”系统对政府回应现状与问题开展分析,结果显示成都市当前政府回应存在信息整合能力仍有不足、研判专业能力仍待提升、决策转化过程存在封闭性、全程响应能力仍需强化四方面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数字政务文化是数字政务整体建设版图中的关键一块,补齐数字政务文化短板将为数字政务接续发展注入核心动力。数字政务文化属于行政文化的一部分,是行政文化的新分支,具有影响的持续性、作用的隐蔽性、对象的多元性等特征。数字政务文化在数字政务活动中发挥着价值导向、观念变革、行为规范等功能。要从物质根基、思想引领、理念支撑、环境生态、制度保障等方面推进数字政务文化构建。  相似文献   

8.
政务督办工作是促进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政府各项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贯彻落实的重要手段。政务督办工作对于改进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政令畅通、促进政府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政务督办工作取得了一定实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督办工作的认识不足,服务性不高;督办工作注重实效不够,存在形式主义;督办的严肃性不够;督办时效差;忽视理论研究等问题。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进一步做好督办工作,可从深化领导意识,健全机构、制度,改进工作方法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球的信息化与网络化进程正逐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正是因此,政府作为人类社会治理体系基本组成部分的公共组织,更是在这个重要关口面临着现代通信技术革命的严峻挑战,公共事业管理的改良与发展也被提上日程。而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的暴发恰好遇上这个时间节点,这也就意味着疫情的出现对我国政府主导的公共事业管理提出不可避免的挑战。为了满足公共需要,在面对疫情严防时期及筹备后疫情时期政策的大环境下推进社会治理的全体系构建,数字政务成为我国政府一大亮点,更指明了政府未来的探索方向,本文将就探索中所遇到的挑战及成就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作为信息技术革命的产物,数字政府是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演进的政府新形态。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数字政府建设与发展方面逐渐从跟跑、并跑向领跑角色转变。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全面深化改革战略、全球数字化时代的数字化发展战略、服务型政府建设战略三源汇合,共同构成我国政府治理数字化转型与数字政府建设日益提速的核心动力。围绕新时期的数字政府建设,源自中央层面的制度创新、专业层面的技术创新与政府层面的治理创新相融合,共同形塑了数字政府建设的未来路径。加快政府治理数字化变革,集约建设政务服务平台,以新科技革命驱动政府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已成为新时期数字政府建设提速的显著表征,亦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之举。  相似文献   

11.
微博问政是互联网时代发展与政治民主化相结合的产物,它给政府回应带来机遇的同时更带来了挑战。政府回应能否适应微博问政背景下公民参政议政的需求,进而提高公民参与政治民主生活的有效性,是研究的关键所在。结合微博问政下政府回应流程的四个环节和具体实例归纳整理出微博问政背景下我国政府回应存在的拒绝回应、回应时间滞后、回应主体互相推诿责任等问题,在分析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从意识转变、法制建设、制度构建三个层面来创新微博问政背景下政府回应机制的路径,力求为新形势下我国政府回应机制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精准扶贫的关键之处在于识别瞄准机制——贫困对象的精准有效识别和扶贫资源与贫困对象需求之间的精准有效瞄准。基层政府精准瞄准识别机制就是多元主体以科学高效的瞄准手段对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使扶贫资源精准落实。但目前的精准识别存在精准填表任务较重、数字化的脱贫指标使识别效率较低、形式主义的考核脱离实际等困境,提出了简化程序完善瞄准识别机制、统筹简化精准考核促进瞄准识别效果、健全贫困户识别退出与再进入机制、社会多元力量参与、增进贫困户参与积极性等优化策略。促进贫困对象真正脱贫,如期完成脱贫的历史重任,实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3.
在国家粮食安全背景下,深入分析粮食生产过程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户三方的博弈与利益诉求,基于双重委托代理理论,构建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与农户之间双重激励监督模型并对模型结果进行分析,同时,对从经济水平和粮食贡献两个维度划分的四种情景下的中央政府效用进行仿真。最后分别从关于提高农户种粮的积极性、粮食主产区的激励、减弱地方政府与农户的合谋、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考核监督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贫困地区基层政府培育农业产业的行动中普遍且长期存在着差异化结果现象,即名实分离与名实相符并存。这一现象是基层政府在不同类型压力型体制作用下理性选择的结果。由于中央或者上级政府农业产业培育政策的目标靶向范围不同,在政府治理实践中压力型体制呈现出不同的类型,即试点性压力型体制与普惠性压力型体制。在不同类型的压力型体制所塑造的组织运行情境中,基层政府的行动策略有很大差别。一方面,两种压力型体制下府际合作关系存在差异。在试点性压力型体制下,上下级政府围绕农业产业培育目标形成紧密合作关系。在普惠性压力型体制下,受到政策绩效没有与主政官员的升迁直接挂钩、政策目标与当地的现实条件和政府部门的实际能力不相匹配等因素影响,基层政府会以维持社会稳定为首要目标,不会积极去创新农业产业政策。另一方面,两种压力型体制所造的组织情境影响着基层政府与多元主体的协同效果。在试点性压力型体制下,中央或者地方政府授予了基层政府创新政策的自主空间。此外,中央到地方政府注意力高度集中于基层政府也促使其不得不采取与其他主体合作的方式推进政策实施。在普惠性压力型体制下,基层政府只需要对标既定政策目标完成任务即可,倾向于追求稳定的...  相似文献   

15.
16.
在构建节约型政府中,信息化不仅是战术选择,更是一种战略思路.针对中国政府行政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通过信息共享破除“孤岛效应”,打造阳光政府;技术上,有必要以顶层设计电子政务架构、再造政务流程、遏制政治腐败,有效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政府运行效能.  相似文献   

17.
18.
19.
首先通过文献综述给出公共财政框架下财政监督的机制概念,又结合有关财政监督理论分析我国的实际情况,论证财政监督与公共财政的辩证关系以及实践工作存在的问题,随后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财政监督政策中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最终指出在公共财政框架下进一步修补政府财政监督的机制设计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并针对财政监督机制设计提供可行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