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1],是各个历史时代不同阶级、阶层的人们所共有的思想情感,是我们的”中国心”和民族魂,是最有号召力和感化力的一面旗帜,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重点是广大青少年.”激发青年一代爱国热情,让情感上升为信念,帮助他们树立献身于…  相似文献   

2.
在中华民族精神诸多内容中,爱国主义精神是一个核心。它深深根植于中国各民族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土壤之中,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集中体现。列宁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具体表现为:对祖国壮丽山河、悠久文化历史的热爱;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关心祖国的前途与命运,忧民忧国;为争取祖国的独立富强,自强不息乃至英勇献身的奋斗精神。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种精神渗透在中华各民族的  相似文献   

3.
一爱国主义是我国各族人民最宝贵、最崇高的感情之一,歌颂人民的这种感情,是我国文学的一种优良传统。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最先在《诗经》里得到鲜明的表现。我们伟大的祖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这是毫无疑议的。但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却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种族竞争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兄弟民族之间,特别是华夏族(汉族)和各族之间既有友好交往的一面,也有矛盾对抗的一面,所以在我国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上,各族之间曾发生过  相似文献   

4.
薪火相传     
正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五四运动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精神财富,就是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今天的中国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广大青年对五四运动的最好纪念,就是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相似文献   

5.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在现阶段,发挥中华民族精神的强大精神支柱作用,必须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统领。其中,先进生产力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石,先进文化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灵魂,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源泉。只有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华民族精神相统一,才能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增强民族凝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相似文献   

6.
近代以来的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党史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也沉淀着无穷无尽的宝贵智慧。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两史观",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的必然要求,是弘扬爱国主义的必然要求,是弘扬民族精神的必然要求。为此,必须教育并引导大学生通晓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的奋斗历史与伟大成就,学会用直观的历史之镜校正人生价值,提高历史文化素养,牢固坚持"两个不能否定",这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以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同侵略者进行英勇悲壮的生死战斗的历史。抗日战争的胜利,一举洗雪了19世纪4O年代以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创造了半殖民地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这一战争史上的奇迹,显示了处在进步时代的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是一曲爱国主义的颂歌,中国各族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斗争,团结一致,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再一次闪射出了不灭的光辉。抗日战争里中国各族人民的爱国主义同历史上其他时期的爱国主义有很大的不同。它克服了古…  相似文献   

8.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动员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为振兴中华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青年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障。20世纪80年代以来,青年爱国主义观念在不同利益、不同文化相互砥砺、冲突、交流融合中继承与发展、转向与重构,历经了复杂的演变过程,附带有明显的历史烙印和时代特征。全面记述并解读这一嬗变轨迹,对于引导新时期青年爱国主义观念及其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了全党的智慧,是新时期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目标,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必须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化,并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以此形成伟大的民族精神,成为凝聚中国各族共同奋斗的伟大理想和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0.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我们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弘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大力弘扬中、外优秀文化,将民族精神纳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教育的全过程,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出发点,并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团结和动员全国人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相似文献   

11.
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社会整合功能。中华民族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我们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胜利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我们党第一次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一个伟大的战略任务在党的件中正式提出,可见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华文化绵亘数千年而不中断,探究个中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如果我们将优秀传统文化同中国各族人民对生养自己的祖国的浓烈感情联系起来分析,那么,我们就会发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精神既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又渗透在优秀传统文化其他诸要素之中,爱国主义精神同优秀的传统文化同荣同兴,相互贯通。因此,我们在研究传统文化以弘扬民族精神时,有必要认真分析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因素,从而为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提供历史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而爱国主义教育则是其中一项最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国之不存,何以家为?”并且纵览古今,哪一个国家不主张爱国?哪一个国家不把爱国主义当作最伟大、最崇高的思想感情?对于一个生生不息的伟大民族来说,每一个时代都有严峻的挑战和宝贵的机会,每一个时代都有沉重的忧患和光明的希望,而支撑这个民族迎接挑战,驾驭机会、解除忧患、把握希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是亘古常新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当今中国正处在一个挑战与机遇、困难与希望并存的时期,要推动改革的深入,实现民族的腾飞,就需要广大青年学生,怀着对祖国的深厚感情,振奋民族精神,去迎接挑战,顽强拼搏,万众一心地建设好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使她似巨人般永远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相似文献   

14.
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引以自豪的传统美德。她是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伟大的凝集力和向心力。她是中华民族战胜各种困难,永远团结、充满生机的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列宁曾经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就告诉我们,无论哪个国家的人民,他们的爱国主义,都可以溯源到最古老的时代。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产生于何时呢?学术界尚无定论。我认为,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形成于国家产生之后,随着历史的发展,爱国主义也不断发展变化。就其内容和特点来分析,可以分为四种形态,即奴隶制时代的爱国主义;封建制时代的爱国主义;资本主义时代的爱国主义以及社会主义时代的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15.
靳诺 《中华魂》2022,(2):4-6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这是我们党历史上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全面回顾我们党百年恢宏壮丽的奋斗历程,深刻阐述了党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马克思主义、人类进步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承载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追求,体现着全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乎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复兴。乡愁里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道德传统,是一代又一代人美好记忆的传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滋养。赋予乡愁新时代的内涵和价值,使乡愁成为当今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的深厚源泉,让人们在记住乡愁中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爱国主义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种社会形态。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了国家,由于国家的客观存在,使人们在头脑中随之产生了爱国主义思想,各个国家的人民在心目中都存在着这种对国家的感情。如列宁所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集中地表现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表现为人们争取自己祖国的独立、领土完整、人民的繁荣富强而英勇献身的奋斗精神。爱国主义既是一个政治原则,又是一个道德规范,它是用来调节个人与国家和民族关系的精神动力。爱国主义既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又是上层建筑范畴,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在各民族的悠久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产生,又随着历史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阶级,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红岩精神作为一种民族精神,它体现了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无私的奉献精神,崇高的价值追求和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我们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和面临的任务与红岩精神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但红岩精神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激励我们不断加强党的建设,践行"三个代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是我国56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凝聚而成的命运共同体。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更高层面凝聚各民族智慧和力量的时代命题。这一共有精神家园应该具有超越内部各民族的边界,能够为各民族所认同,能够共建、共享等内在特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凝结着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不但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增进各民族之间价值共识和情感纽带的集中体现,在理论逻辑以及和谐民族关系的现实构建中都承载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人心归聚、精神相依"的重任。  相似文献   

20.
我国历史悠久,爱国主义传统源远流长。中国各族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彪炳干古的爱国事业,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光辉灿烂的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