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政府职能转变视角下的公共支出安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政府消费中的两个支出形式--公共教育支出和公共卫生支出进行了实证分析和国际比较.主要结论是:我国的公共教育支出和公共卫生支出都很不足;从社会公平的视角来看,增加公共卫生支出比增加公共教育支出更有利于改善公平的初始条件;从政府投资支出转向政府消费支出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
寻租理论揭示了公共教育支出与不平等程度之间的因果关系,公共教育支出领域的不平等具有显著的路径依赖性特征:它不仅会降低长期经济增长率,而且还会强化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共享式社会与更高的长期均衡收入联系在一起,并且较高的初始收入不平等程度也会降低长期经济增长率.由于在公共支出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存在寻租活动,导致即便实施了旨在促进共享式增长的公共教育支出政策,但结果也可能不利于低收入家庭.因此,在研究如何实施公共教育支出以实现共享式增长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初始收入不平等程度的影响,并对低收入家庭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政策.  相似文献   

3.
太谷县禅坊村作为山西省的一个农村固定观察点,从2012年起,对该村农户的收支情况进行了入户调查。根据2012年回收的56本有效账本进行了整理,重点对禅坊村农户收支情况和消费结构进行了调查分析。通过调查发现禅坊村居民消费从收支情况分析来看,支出结构以生产支出和生活支出为主;从消费结构的分析来看,农村居民仍以物质消费为主,精神生活消费有待进一步提高;从物质生活支出内部结构的分析来看,衣食的消费在农村居民物质生活支出中占很高的比例。最后针对禅坊村居民消费特点提出提升居民消费潜能的几点措施,如增加农民收入,刺激农民消费全面提升;完善政府职能,提升农民消费信心;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拓宽农民消费领域和层次。  相似文献   

4.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将民生性财政支出比重和效率纳入同一研究框架,实证研究了政府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居民就业决策和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民生性财政支出比重的提高具有显著的就业抑制效应,而民生性财政支出效率的提升则具有显著的就业促进效应,并且对于不同的就业类型,民生性财政支出比重和效率的影响效应具有稳健性.从不同群体来看,民生性财政支出对不同学历和不同家庭经济状况居民的就业具有异质性影响.从支出结构来看,教育支出比重和效率的提升均可以显著提高居民的就业概率;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比重的提升不利于居民就业,但其效率的提升却具有显著的就业促进效应;医疗卫生支出的就业效应并不显著.从就业质量来看,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居民就业质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工作收入上,对于工作时间和工作自主度的影响效果并不显著.因此,政府应从优化支出结构和提升支出效率两方面着手,切实保障民生性财政支出就业效应的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5.
政府在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支出不足是当前中国民生类公共服务供应短缺的主要原因.本文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验证了财政分权、转移支付、政府规模和竞争等因素对公共服务支出比重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分权、以GDP为基础的官员考核模式及其引致的政府间竞争诱使地方政府将大量财政资金投向增长效应明显的经济建设领域,明显挤压了民生类公共服务领域的财政支出.此外,政府规模、转移支付制度等也对民生类公共服务比重的提高具有明显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社会保障和公共教育是增进居民福祉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本文运用面板线性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二者对居民收入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首先,从线性关系来看,社会保障、公共教育支出对居民收入存在挤入效应,且公共教育支出对居民收入的影响存在明显区域性差异。其中,东部地区为正向促进作用,中部和西部地区为负向抑制作用。其次,社会保障与公共教育支出之间存在相互替代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公共教育支出对居民收入的负向影响。最后,从非线性关系来看,社会保障和公共教育支出对居民收入的影响显著存在基于城镇化水平的“门槛效应”,随着城镇化水平提高,二者对居民的增收效应也会有所提升。其政策涵义在于深化城乡社会保障和公共教育制度改革,实行差异化公共财政调控政策,发挥二者对居民收入的再分配功能。  相似文献   

7.
基于DEA模型的教育财政支出效率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EA模型用于测评一组具有多种投入和多种产出的决策单元(DMU)的绩效和效率。目前,DEA应用性研究已经渗入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大量领域之中,并大量应用在财政支出效率分析。本文用DEA模型,以各级教育毛入学率、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分别作为输出、输入指标,分析了广东省2000-2007年教育财政支出效率,得出结论是广东省教育财政支出效率总体不高,对提高各级各类教育毛入学率作用不明显,但有逐步改善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2012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终于达到占GDP4%比重目标,这与国家多年来持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密切相关,也表明了国家对教育投入的重视.本文通过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方法实证分析财政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通过实证分析得到的主要结论:经济增长是引起财政教育支出增长的Granger原因,而固定资本增长是引起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经济增长对财政教育支出存在长期正向响应,而对固定资本的扰动是短期的响应;财政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冲击贡献率持续增大.固定资本投资存在着短期的较好贡献,但长期影响小于财政教育支出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人口政策限制了农村社会未来人力资源的数量,解读当前农村家庭对儿童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和方式,提高其人力资源质量对未来农村社会的发展十分重要.在对西安市高陵县部分学生及农户调查的基础上,以健康和教育作为家庭儿童人力资源开发主要内容,分析了当前农村家庭的儿童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内容不均衡、时间支出不充裕及教育方式简单化等问题.研究表明.新形势下提高农村家庭的儿童人力资源开发能力和水平,需要政府、社会及家庭多方的相互协作与努力.  相似文献   

10.
一、黑龙江省农村消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落后的消费意识极大限制了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和消费增加.1.随着黑龙江省城市化进程加快,留在农村的大多是老人和儿童,而老人和儿童的消费能力不强,这种农村地区的老龄化趋势限制了农村消费的增长,而且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农民在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存在很多顾虑,储蓄意愿较强,消费意愿弱.2.由于黑龙江省是我国经济较为落后和市场化程度较低的省份,缺乏有效持续的农村消费市场,市场规模小,商品种类较为单一,质量差,市场服务也跟不上,加上黑龙江省部分农村地区交通不方便,限制了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的增长.3.黑龙江省农村消费的范围过于狭小,主要集中在实物消费领域,对服务业缺乏充分的认识.2012年黑龙江省农村居民在实物消费方面的支出占到消费总额的80%,对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支出较少.在实物支出方面,主要集中在吃、穿、用等方面,对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支出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